老沈聊戏:进中南海唱戏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注京剧事业发展,经常邀请京剧院团进中南海演出,并和演员们交谈,展露出对京剧艺术的强烈兴趣和审美情趣。

进中南海演出被视为是无上荣耀的“政治任务”,因此每次演出的节目和演员阵容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安排的。

1952年8月12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安排了一场京剧晚会,三出戏《樊江关》(云燕铭的樊梨花、言慧珠的薛金莲),《红娘》(荀慧生的红娘、茹富华的张生、孙荣蕙的莺莺),大轴是《甘露寺》,梅兰芳的孙尚香、马连良的乔玄、谭富英的刘备、李少春的赵云、裘盛戎的孙权、肖长华的乔福、郝寿臣的张飞、叶盛兰的周瑜、肖盛萱的贾化。就看这个阵容之强大,不能说是空前的,但完全可以说是绝后的。

著名红生李洪春曾回忆周总理如何参与戏码安排和演员的搭配。一次武生名家历慧良在中南海演《长坂坡 汉津口》,历慧良照例是“一赶二”前赵云后关羽,但是总理说历演关羽不合适,要善演红生戏的李洪春蹲底演《汉津口》的关羽,最后定下的阵容是历慧良的赵云、李洪春的关羽、李和曾的刘备、袁世海的曹操、江新蓉的糜夫人、苏维明的张飞。

老沈聊戏:进中南海唱戏

(谭元寿、谭小培、谭富英)

梨园界曾盛传主席给谭小培点烟的故事。刚解放时,一天主席到一剧场听戏,著名老生谭小培坐在旁边陪同。谭小培之孙谭元寿后来回忆说,他当时扒台帘亲眼看到主席给其祖父递过一支香烟,自己也拿了一支,然后还划火柴给祖父点上烟。谭元寿之子谭孝曾回忆说,1962年谭富英祖孙三代一同进中南海演唱。主席尊称谭富英“谭先生”,称谭元寿“小谭”,而风趣地称谭孝曾为“小小谭”。主席对谭派的演唱十分赞赏,说他在延安就在收音机里听谭富英的演唱。

袁世海曾回忆说,1949年7月,他和李少春被邀请到怀仁堂演出《野猪林》。“演出结束后有人传话说:‘周副主席来看大家了!’ 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只见周副主席身穿一套灰布中山装来到后台,挨着个儿和大家握手,嘴上还不停地问候:‘辛苦啦!辛苦啦!’ 我和少春站在最里边,轮到和我们俩握手时,只听他说:‘我们解放区也有这出戏,叫《逼上梁山》,今天看了你们的戏,你们演得很好,很好。”

袁世海第一次近距离和主席接触是在上海,袁老回忆说:“那天晚上在锦江饭店有个联欢会,我和少春同桌。周恩来在会场上找这个、问那个,和大家一一寒暄后坐到我们这桌,主席就坐在我们对面三层台阶上的主宾席,有时下来跳跳舞。周总理说:‘上次看了你们的《野猪林》,很精炼。等一会儿,有机会我带你们去见主席。’ 待一支舞曲完毕,总理走过去对主席说了些什么,只见主席站起身好像‘噢’了一声,走下三层台阶向我们俩走来,我和少春赶紧迎上前去,总理介绍:‘这是李少春,这是袁世海。’ 主席听了有些打愣:‘啊?什么?你是袁世凯?’ 总理连忙解释:‘他是袁世海,大海的海。’ 主席笑了,和我们握手,很慈祥、和善。我和少春都很激动。”

老沈聊戏:进中南海唱戏

赵燕侠1956年参加中南海的一场京剧晚会,她的《穆柯寨》,李桂春的《薛礼叹月》和梅兰芳的《宇宙锋》。这场演出使赵燕侠的名声大振,原来许多不喜欢京剧的首长听她的唱念如此清楚,表演又那么优美,都夸奖她的戏与众不同,总理、彭真、陈毅、贺龙、邓小平、李先念等都成了赵燕侠的戏迷。

1961年裘盛戎和李多奎排演了《赤桑镇》,轰动了剧坛。不久,裘盛戎应邀到中南海参加晚会,他在晚会上演唱了《赤桑镇》选段,唱完了刚下来,就传过话来,叫他快到前台去见主席。裘盛戎回忆说,一见面主席就问我,“这出《赤桑镇》是谁改写的剧本?”“改得成功!”。然后,他把这出戏哪些地方改了,哪一句词儿改的好,都给你说出来了。

1958年,年轻的马长礼开始进中南海给中央首长唱戏。有一次,马长礼正在化妆,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一个人,看着特别眼熟,他定睛一看,是敬爱的总理,急忙站起来说“总理你好”。总理说:“我来看看你,你坐下化妆吧。” 马长礼说:“谢谢总理。” 一会儿,刘少奇主席也来了,刘主席还围着一个围脖。马长礼说:“刘主席你好! ” 刘少奇说:“你化妆,你化妆,你的戏唱得很好呀。” 化好了妆,马长礼他们见到了主席。主席问和马长礼一起去的杜近芳:“你挣多少薪金呢? ” 杜近芳说:“我比您挣得多。” 主席听后非常高兴,说:“应该的,你们比我辛苦嘛。” 主席给马长礼递烟,马长礼忙说“不会”,主席又爽朗地笑了,说:“不会好呀! ” 马长礼演唱了《文昭关》和《借东风》。主席一边听戏一边打拍子,还跟着唱。由于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主席,马长礼太激动,竟忘了台词。主席笑着说:“你唱掉了词。” 从中南海演出回来之后,剧团的领导找马长礼谈话:“你都给主席唱什么了? ” 马长礼吓了一跳,以为犯了什么错误,忙问:“我唱的是《文昭关》呀,怎么了? 出了什么事情? ” 领导说:“主席对你上次唱的戏非常喜欢,说下次让你还唱这个 (戏) 。”

老沈聊戏:进中南海唱戏

马长礼还回忆起文革中一件事,一天上边来通知,去中南海演出。马长礼和样板团其他人一块儿身着绿军装、手捧红宝书,走进中南海。见到主席,马长礼小心地问,“您要听什么?《沙家浜》?”。主席摇摇头,“那您听《红灯记》?”……“那我给您唱我们新排的《节振国》?”“不好!”主席回答,“你给我唱一段《奇冤报》吧。”马长礼一听吓坏了,这可是遭禁演的鬼戏坏戏啊。当时谁要哼哼一句,就非打成现行反革命不可!然而,主席就喜欢这些骨子老戏。

主席要听《奇冤报》实际上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即文革中对传统戏实施的严格禁令出现了松动迹象。果然,1975年戏曲界调集精兵强将完成一项高度机密的政治任务,重排一批传统老戏并拍摄录像。这批老戏中有《古城会》(高盛麟,袁世海),《独木关》(高盛麟,高盛虹,萧盛萱,张春孝),《长坂坡·汉津口》(高盛麟,袁世海,俞大陆),《盗魂铃》(李宗义,李慧芳,《大·探·二》(李宗义,李长春,李炳淑,赵炳啸),《法门寺》(李宗义,李慧芳,罗荣贵),《空城计》(李宗义,萧英翔),《斩黄袍》(李宗义,王泉奎,吴富友),《白蟒台》(张学津),《红娘》(赵燕侠)等。参加这次重排和录像的演员们都很激动,因为这仿佛是一次集体间接地进中南海唱戏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