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國裡的中國軍團,幫助洋人攻佔北京,戰爭結束後被無情拋棄

從“鴉片戰爭”開始,每逢清朝與外國陷入戰爭之際,都會出現為洋人效力的“漢奸部隊”,他們或者充當嚮導,或者參與戰事,或者供應補給,其中最有名者,當屬八國聯軍侵華隊伍中的“華勇營”。那麼,“華勇營”是如何產生的?它都犯下過哪些罪行?最終的下場如何?一切,還要從英國強租威海衛說起。

1898年7月1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訂租威海衛專條》,藉此強租威海衛,並將其變為英國遠東海軍基地。由於沒有本國軍隊可供調遣,所以英國便仿效英屬印度的慣例,在當地招募農民或退役軍人以組建僱傭軍,即中國人所謂的“華勇營”。由於英國提供的待遇極為優厚,所以應募者甚眾。

八國聯國裡的中國軍團,幫助洋人攻佔北京,戰爭結束後被無情拋棄

“華勇營”士兵

​一旦加入“華勇營”,士兵們將簽訂3年的合同,如果表現良好的話,還可以再續簽1年。至於待遇,士兵每月可拿8塊銀元,隊長則是12塊,如果兩年內沒有受到處罰的話,還可以再獲得30塊銀元作為獎勵,所有這些錢都是足額髮放,不存在剋扣、拖欠現象。除此之外,將士們在服役期間的伙食費、服裝費全免。

由於軍餉標準高,再加上軍中不存在無故體罰、侮辱或苦役折磨的現象,所以服役的華勇自尊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跟一般清兵不可同日而語。正因如此,華勇們刻苦訓練、忠於職守,其表現令英國軍官刮目相看,經常稱讚他們“堅忍、耐心、聰明”,是“十分優秀的行軍者和挑夫”。

八國聯國裡的中國軍團,幫助洋人攻佔北京,戰爭結束後被無情拋棄

“華勇營”裝備精良,甚至擁有馬克沁機槍

​到1900年5月,“華勇營”的人數已達600餘人。這批精選出來的華勇,年齡均在23-25歲之間,平均身高5.7英尺、胸圍35英寸,在當時的中國人中,算是極為強健的一群。“華勇營”編制齊全,尉級以上的軍官皆由英國軍官擔任,包耳上校則擔任團長。至於裝備,“華勇營”配備的槍械全是丁尼·亨利式來復槍,甚至還有當時最先進的馬克沁機槍,裝備之精良甚至超過歐美很多軍隊。

“華勇營”成立之初,被用來鎮壓威海及附近地區的抗英鬥爭,並且屢建“功勳”。例如,在1900年5月,英國勘測劃界小組遭到當地民眾的圍攻,導致多人受傷,包耳上校聞訊後,火速率領“華勇營”進行彈壓。在衝突中,“華勇營”毫不猶豫地向同胞開槍,共打死中國村民20餘人,華勇們的殘忍冷血,由此可見一斑。

八國聯國裡的中國軍團,幫助洋人攻佔北京,戰爭結束後被無情拋棄

“華勇營”在行軍途中

​八國聯軍侵華開始後,由於英國兵力捉襟見肘,所以“華勇營”便被正式納入英軍建制,並換上了英國陸軍的軍裝,與香港團中的“華勇”和新加坡團中的“華勇”們,共同構成英軍的重要力量。1900年6月22日,“華勇營”192名士兵和10名軍官乘船抵達大沽口,隨即與其他7國軍隊一起,向天津發動進攻。

在天津攻守戰中,侵華聯軍戰鬥次數最多、作戰時間最長、最為血腥的一次戰鬥,莫過於7月3日攻佔老龍頭車站的戰事。在這場接觸戰中,據守車站的清軍和義和團士兵彈盡援絕,但依舊退入車廂內,跟侵華聯軍展開極為慘烈的肉搏戰,而最先衝進車廂內“掃蕩”殘軍的,就有華勇營。

八國聯國裡的中國軍團,幫助洋人攻佔北京,戰爭結束後被無情拋棄

“華勇營”的專屬軍徽

​7月14日,“華勇營”協同日軍敢死隊,率先攻佔天津南門城樓。事後,為表彰華勇們在天津戰役中的勇敢表現,英國皇家在1901年授予“華勇營”專屬軍徽,標誌主體就是天津南門城樓。佔領天津後,“華勇營”奉命為聯軍徵集船隻,居然徵集到將近100條大船和數百名船工,成績出乎意料。

攻陷天津後,聯軍又向北京挺進,“華勇營”的士兵們一路上幹著最苦最累的活,比如拉運大炮、運送彈藥槍械等等,其艱苦耐勞的品行,受到聯軍的高度“讚揚”。進攻北京時,“華勇營”又是一馬當先、援梯登城,在城牆上架起大炮,協同美軍敢死隊攻佔紫禁城。

八國聯國裡的中國軍團,幫助洋人攻佔北京,戰爭結束後被無情拋棄

“華勇營”在駐地防守

​8月28日,侵華聯軍舉行盛大的檢閱式,“華勇營”士兵身著英軍制服,與香港軍團最後出場,並得到其他國家軍隊的喝彩。紫禁城檢閱後,“華勇營”根據聯軍的統一部署,被派往通州和天津河西務駐守,在防區內曾多次制止俄軍的肆意搶掠、敗壞軍紀的行為,展現出良好的職業操守。

1902年8月,在英王愛德華七世的加冕禮上,為表彰“華勇營”在平定義和團運動中的犧牲,英國政府特意邀請12名參戰的“華勇營”官兵參加典禮,並由英王親自向他們頒發勳章,這也是英國史上首次為中國人頒發的軍事勳章。這一刻,雙手沾滿同胞鮮血的華勇,竟然成為英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實在是令人無語。

八國聯國裡的中國軍團,幫助洋人攻佔北京,戰爭結束後被無情拋棄

英王愛德華七世

​然而“華勇營”的榮耀並沒有維持多久,就在他們獲得英王授勳的當年,因為英、日締結同盟條約的緣故,終於迎來被裁撤的命運。1906年6月,成立8年時間的“華勇營”正式解散,部分士兵轉往南非、香港充當警察,部分士兵留在威海充任巡捕,另外還有一批人則選擇加入清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