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讣闻到入葬,感受魔都上海人的传统葬礼

尽管浦东新区实行火葬,但在丧葬仪式中,仍遵循着传统葬俗的礼节。其流程主要包括:讣闻、三朝、出殡、烧床祭、做七、入葬六大环节。其中部分环节会因信仰不同而存在细微的差别,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谈一下上海浦东的传统葬俗。

其一、讣闻:家中突遇变故,家属要把写有死者生卒年月、生平、葬日的通告分别送给亲友,俗称“报丧”。同时,死者的配偶、兄弟、晚辈等亲属要按辈分秩序戴孝,直系子女要为死者披麻,其他晚辈多穿白衣、扎白布、穿白鞋、戴白花。

从讣闻到入葬,感受魔都上海人的传统葬礼

其二、三朝:停尸三日后,入棺成殓,俗称“三朝入木”。等至亲到齐后,开始举行入殓仪式。入殓时应先由当地两名壮年男子为死者梳头、洗身、穿衣。穿衣一般要穿“三个领头”或“五个领头”,即三到五件寿衣。也有穿十余个“领头”的,无论穿多少,寿衣件数都应为单数。穿衣完毕,死者需在家停尸三日。死者入棺以后,家人根据死者生前的信仰,或请道士若干为死者诵读经卷,指引亡灵通往极乐世界,当地人称“分路头”;或请宣卷者为死者念唱佛号宣卷;或请基督教徒为亡灵唱赞美诗。

从讣闻到入葬,感受魔都上海人的传统葬礼

按照当地习俗,人死第三日,魂魄必返家一次。所以在这一日,家属要在灵前置酒供菜,谓之“做三朝”,同时要布置家庭灵堂,以备亲友前来吊唁,然后钉上棺盖。到了晚上要摆宴席款待前来吊唁的亲友,习俗谓之“吃豆腐饭”。

其三、出殡:三朝一过,家境富裕者开始筹办大规模的“出殡”,众亲友向遗体告别后,送遗体前往殡仪馆火化。随后将骨灰盒供奉在放有遗像、灵位和条品的祭桌上,依据主家的信仰,或请道土做道场,或请清音班热闹一番、 或请基督教徒唱赞美诗。

其四、烧床祭:迎骨灰回家当日,要把为死者另外准备的床铺、蚊帐、被褥、衣服、鞋帽等抬至野外,在床铺上铺好被褥,挂上蚊帐,将衣物照人形摆放在床上,点火焚祭,亲属们也随着焚烧纸箔,称为“ 烧床祭"。

从讣闻到入葬,感受魔都上海人的传统葬礼

其五、做七:入殓后,家属要为死者设灵台,供牌位,在家中替死者祭“七”,又称“做七”。按照传统礼俗,自死者离世之日算起,每隔七天为一个“七",共经过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断七这七个“七”,“做七”方算结束。

停灵期间,浦东人比较重视头七、三七、五七的祭拜,家境宽裕者会请道士来家中做道场,或请清音班来家中“闹忙”,或请基督徒为亡灵演唱赞美诗、祷告。其中又以“三七”或“五七”的仪式最为隆重,有的人家甚至要做三天或五天道场,以祈亡灵得以超度升天。

从讣闻到入葬,感受魔都上海人的传统葬礼

最后、入葬: 入葬,浦东当地人旧称“进山”,指棺木埋葬入土。现多在各镇的公墓中购买安放骨灰的墓地。也有人家先将骨灰盒寄放在公墓管理处,等购得满意的墓地后,在清明节或亡者去世的祭日,再埋放骨灰盒。

丧葬仪式后,至“百日”之期,丧家将灵台火化,称为“起灵台”。此后还有“做周年”,又称“摆大大”,即每年逢死者忌日,摆开祭桌,供上荤素菜肴、酒水等,同时焚烧纸元宝、冥币等祭奠死者,以表孝心和悼念之情,同时期望先祖能保佑家道兴旺。每逢清明、七月半、十月朝等时日,每家每户都会视自己的经济状况或丰或简地祭奠死者及其他家族成员的亡魂。

在浦东现代社区的丧葬仪式中,基本保留了“讣告”、“三朝”、“烧床祭”、“做七、“出殡”、“入葬”6个仪节,只是由于现代丧葬中实行火葬制度, 因此出殡的仪节排在三朝之后,而不是以往在“做七”以后出殡,随后送棺木入葬。(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