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北疆林海踐行生態礦業

經濟視野網10月25日電( 記者牛海洋 劉飛龍 文/圖)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兩會上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重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是新時代下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探路的再次把舵,尤其為礦業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堅持生態礦業就是保護和發展礦山的生產力。

為了迅速跟進國家關於“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的步伐,黨的“十八大”以來,現已奪魁中國第一產金企業的山東黃金集團將“以最小生態擾動獲取最大資源量”的綠色礦山理念融入了企業的發展戰略,向全世界傳遞了“山東黃金、生態礦業”的名片。在山東黃金“向外開發”的十年征戰中,呼倫貝爾山金礦業有限公司(簡稱山金礦業)作為山東黃金挺進北疆林海的戰鬥堡壘,更得將鉛鋅礦產的開發化入對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無聲的擾動中。近年來,山金礦業在呼倫貝爾市政府及山東黃金集團的支持領導下,通過以山金生態觀為統領、以科技創新力為驅動、以礦山環境治理為促進、以礦地和諧為保障,向著自治區級和國家級綠色礦山突圍,在淬鍊高質量發展的硬功夫中扛起了集團在北疆開發的大旗。

生態理念,厚植綠色礦山根基

對生態的禮讓與尊重是新時代礦業發展的剛性要求,綠色礦業十多年的探索為傳統礦業的粗放開採和利用劃上了句號。只有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觀,才能為高質量發展找到出路。

山東黃金集團在總書記“兩山論”的實踐中,登高望遠,率先將企業戰略靶心定到 “山東黃金,生態礦業”的高位,集團董事長陳玉民對山東黃金的生態觀做出了詮釋“積極承擔生態環保責任,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努力以最小的生態擾動量獲取最大的資源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清潔生產,使每一座礦山都花常開、樹常綠、水常清”。深居北疆根河市得耳布爾鎮的山金礦業在把“山東黃金生態觀”帶進大興安嶺的西麓時,便把森林的底色烙在每位礦業人的心中。

早在2011年1月,第一批山金創業人進駐北疆林海,以股權併購方式盤活了黑牛王礦業,併購以來,該公司共實現工業總產值9.39億元,上繳稅金2.59億元,向集團公司和地方政府上交了滿意答卷。近年來,該企業先後斥資8億多元,啟動了3000 t/d採選改擴建工程項目,2016年該項目投產至今實現產值5億多元,佔工業總產值一半以上,為創建自治區級綠色礦山奠定了堅實基礎,立竿見影的經濟數據得益於山金生態觀在林海的紮根、開花和結果。

綠色礦山是集團公司實現“爭做國際一流,勇闖世界前十”戰略目標的必經之地。呼倫貝爾山金礦業自組建之初,便將資源利用、保護環境與礦區和諧作為綠色礦山建設的工作核心。三河Ⅱ號礦區作為山金礦業綠色礦山建設的主戰場,公司在2017年3月就成立了綠色礦山工作小組,編制了《三河鉛鋅礦Ⅱ號礦自治區級綠色礦山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2018年12月該礦區順利通過了自治區級綠色礦山驗收。

科技創新,引領生態礦業發展

科技創新是綠色發展的第一動力,生態礦業與傳統礦業的顯著區別是其高新技術的支撐。山金礦業深知,在礦業市場風雲變幻的新常態下,緊跟礦業高新科技的發展趨勢就能切中提升礦企競爭實力的脈搏。為打開科技創新局面,山金礦業一棋佈局在技術引進的基礎上搞自主創新,另一棋佈在產學研合作過程中實現借船出海。

數字礦山建設是礦山信息化的必然趨勢,其必將引領礦山建設的未來。目前該礦山的作業面已實現了機械化裝運,大大加快了採掘工程施工進度。2018年山金礦業投入3000 萬元啟動了數字化礦山建設完善工程,優化井下安全、有線通訊調度、監測監控系統。同時採用智能控制技術,實現了設備控制的信息化,基本形成了安全管理監控網絡體系。後續將進一步完善井下安全“六大系統”,建設有線通訊調度、壓風自救等系統;設置統一數據交換平臺,在實現各子系統即插即用的基礎上,年內將所有技術流程數據全部匯入主控中心統一指揮調度。在自主創新方面,該公司還引進半自磨機改寫了呼倫貝爾市選礦機械記錄,運用礦石互磨原理,一改過去大量加鋼球磨礦石工藝,不僅提高了生產能力,而且還節約了能源。同時,公司通過提高浮選技術水平將鉛鋅礦中伴生銀最大限度地回收,實現了伴生礦的吃幹榨盡。

2016年以來,隨著3000t/d項目工程的竣工,山金礦業的探礦、採礦、選礦、安全控制等工藝亟待升級換代,公司把科技創新的重點集中在研究有色金屬礦採、選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上。公司近三年以“克難題、重實效、降成本、增效益”為導向,共投資300多萬元,在極寒氣候和複雜地質條件下研究了優化採礦工藝的《不連續薄礦體採礦方法研究》、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的《採場殘留礦石回收方法》、《提高高寒地區低品位鉛鋅資源及伴生有價元素綜合利用水平的研究》等,並委託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編制了《呼倫貝爾山金高寒地區尾砂膠結充填系統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2019年將開始充填站建設,實現採礦高效填充。同時,增加礦產儲量的《三河礦區鉛鋅銀礦床構造疊加暈研究及深部盲礦預測》和安全管理智能化的《井口爆炸物品智能監控裝置研究與應用》等項目的研究應用 ,也為山金礦業的科技創新立下了汗馬功勞。

生態優先,實現環境最小擾動

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標配,在森林覆蓋率為91.3%的得耳布爾鎮打造綠色礦山,除了對科技創新的依賴更得考慮是否打擾到千年流淌的得耳布爾河和大興安嶺的陣陣松濤。

“三廢排放”的處理能力才是檢驗生態擾動量的第一標尺。對於山金公司而言,實現抑制粉塵就掐住了大氣汙染的源頭,該礦地下采掘作業採用溼式鑿巖來抑制粉塵,各產塵點實行局部密閉並在關鍵作業處設置噴水點和布袋式除塵器,選礦採用皮帶輸送並外設封閉廊道,運輸車輛灑水並加蓋篷布,燃煤鍋爐均採用除塵效率在99%以上的袋式除塵器和脫硫裝置;井下和選礦廢水的循環利用讓礦山環境與生產實現了雙贏,一切井下廢水經收集沉降後所得清水均可回用於採礦、選礦和除塵綠化,選礦汙水經濃密後的清水回用於生產,廢水利用率達100%,同時在浮選車間設有地下式事故水池和選廠設汙水處理站。

山金礦業在獲取光鮮經濟數據的同時把撫平礦山生態傷疤作為呵護綠水青山的優先任務,按照“三同時”原則該礦區詳盡編制了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並對礦山的自然生態進行科學治理和休養生息。為不傷害森林的飛禽走獸,在新尾礦庫礦石堆場四周設置網圍欄,並在庫底及四壁鋪設防滲層;懸掛警示牌禁止人員活動,並安排專職分管人員及時進行沉降監測;尾礦庫壩體安裝了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當發生異常時依託智能監測軟件及時提醒礦方管理人員啟動預案。“見縫插綠、逢空硬化”的美化綠化理念,使山金礦業的“花園式”礦山建設目標近在咫尺,辦公區通過栽植喬木、灌木實現綠化面積達10000 m²,行政生活區綠化總面積2300m2,礦區完成了外部道路硬化7.5km,廠區道路硬化2.6萬m²。

當輾轉於“房在園中、路在林中、人在綠中”礦山環境中,可捕捉到天鵝飛過的掠影,可享受清澈溪流刺骨的冰涼,能聽自然律動與鳥鳴獸叫的原聲,能觀白樺素顏與藍天碧水的原色,此時工業文明的人為元素已成為林海生機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内蒙:北疆林海践行生态矿业

美麗生態礦區

凝心聚力,保障礦山和諧共享

礦山和諧的基礎是人與人思想理念的和諧。自併購以來,山金礦業將黑牛王礦業“以人為本”的本土理念與山東黃金“生態礦業”的現代理念進行無縫融合,通過凝心聚力為礦山的浴火重生注入了山金靈魂。工會組織就是山金礦業職工的“孃家”,2018年該公司已經設立了職工活動中心、職工書屋、小網吧,併購買了大量活動器材。為讓員工都有穩定持續的就業保障,公司與每位員工都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保;為使職工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公司不斷改善職工食堂、住宿、洗浴、通勤條件;為豐富職工枯燥的礦山生活,企業經常與根河市工會、森工集團組織開展聯誼和文體活動。此外,公司通過37名黨員組建的2個黨支部築牢企業和職工的思想陣地,定期開展民主生活會學習黨的思想理論和政策方向。公司先後獲得 “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工人先鋒號”、山東黃金集團“先進基層黨組織”、“民族團結獎”等榮譽稱號。山金礦業的紅利不僅屬於企業和職工,更要與得耳布爾周邊百姓共享。2015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森工集團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公司解決了由此而導致的部分下崗人員就業,目前公司本地員工比例已超過50%;為結束外圍施工隊依活動板房而居的歷史,建設三層宿舍樓供700多名職工居住;2016年至2018年,公司共計發放救助款項5.3萬元,幫扶地區貧困人員13名。

今年全國安全生產形勢極為緊張,尤其西烏旗“2·23”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後,礦山安全生產已成為人人頭頂高懸的利劍。山金礦業首先在2017年、2018年兩年共投入1600餘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規範化管理和設備升級改造;其次從思想上為職工安全守好閥門,結合礦山實際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把學習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崗位危險有害因素、現場應急處置和自救互救等作為培訓重點,2月23日以來培訓人數已達738人次;再次今年復產復工以來,重點對頂板管理、提升運輸系統、排水系統、通風系統、供用電系統等開展了專項檢查和整改,計劃2019年11月之前達到安全質量標準化二級礦山的目標。

呼倫貝爾山金礦業作為山東黃金集團公司北疆縱隊中重要一員,始終把生態理念的囑託、礦業科技的創新、大興安嶺的林海和北疆人民的安危放在企業決策和生產經營的優先位置,這不只是綠色礦山建設的要求,更是山東黃金在向北疆開發中的安生立命之道。

資源富集的內蒙古地區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能源保障基地,山東黃金集團把礦山開採的戰線推進到蒙北地區可見其戰略眼光的前瞻性。如果說綠色礦山建設是山金礦業併購股權以來的二次創業,那麼其第三次創業將從智慧礦山開啟,在人煙稀少、氣候極端的林區從事枯燥單調的生產工作,實為企業留人用人增加了極大難度,只有打造智慧化的數字礦山才能大量節約人力、提升生產效率,方可為山東黃金集團對外開發的下一個輝煌十年做足戰略支撐。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經濟視野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