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广西钦州清朝末年出现了两位欢喜冤家式的英雄人物,一位是清朝大官广西提督冯子材,另一位是农民起义黑旗军领袖刘永福。他们曾经是官匪势不两立的死对头,后来却成为了抗法战争生死相依的战友,他们一同留给钦州这座城市一个历史的传奇。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刘永福,广东钦州防城司古森垌小峰乡人(现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扶隆乡小峰村人),生于1837年9月( 清道光十七年),卒于1917年1月9日。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1867年秋,清政府派广西提督冯子材调集兵力重点进剿桂西南农民起义军黑旗军,刘永福受挫后,只能转入越南,苟延残喘,寻求生机。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1873年11月,法军进犯河内。刘永福应越王之邀率部在河内郊外罗池与法军开战,击毙法国主将安邺及其部属百余人,取得了“罗池大捷”,法军被迫退出河内。越王擢升刘永福为三宣副督。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1883年,法军先后攻占河内和南定。刘永福率领黑旗军直抵河内,击毙敌酋李威利及以下官兵200多名,取得“纸桥大捷”。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正式对法宣战以后,收编了黑旗军,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黑旗军在刘永福统帅下,屡败法军。

1885年,清政府以恩威兼施的手法,先赐予刘永福“依博德恩巴图鲁”和“三代一品封典”的荣誉,后强令其率部回国。1886年春,清廷任刘永福为闽粤南澳镇总兵。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命刘永福赴台帮巡抚邵友濂办理防务。清政府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后。刘永福继续在台岛领导台湾军民英勇抗击日军,最终兵败退回大陆。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1897年春,刘永福回到钦州三宣堂颐养天年。他晚年倾向革命,1911年7月,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7年1月9日在钦州老家溘然长逝,终年80岁,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刘永福旧居是钦州市现存最宏伟、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居位于钦州市区板桂街10号。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刘永福旧居又名三宣堂,是因为刘永福援越抗法,在战争中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主管越南宣光、兴化、山西三省军事。“三宣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这段光荣历史。头门临江向东,有醒目的“三宣堂”大字匾额。门两边的对联是:“枝栖古越,派衍彭城”。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刘永福从越南回国后,利用回乡省亲扫墓之机,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边境)选地择吉日兴建住宅,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住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

房屋占地面积约659.75平方米,建筑面积602.86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房屋宽32.5米,进深20.3米,两层砖瓦结构。共十二间,分上下座,上下座中央为厅,厅中央横梁左右刻有正楷:“全家吉庆”“金玉满堂”八个大字。上下座之间中央为天井,天井两则楼附房。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进头门,经过30多米的龙眼飘香过道,便是一座两层楼房的二门。门顶上原来悬挂着“建威第”的金字大匾,配以“恩承北阙、春满南天”的对联。二门内是开阔的广场。广场南面是一个巨大的照壁,上书“卿云丽日”,字迹圆润秀雅。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刘永福旧居四周有高墙炮楼,正屋前有广场照壁,四周有花草树木,是一座气势不凡、宏伟富丽、典型古朴的建筑,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非常值得一游的胜地。

广西钦州清朝牛人刘永福,从河内打到台湾抗战往事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与您的作品有雷同之处,请留言以便修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