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分論壇“讀懂中國”溝通世界

信息時報訊(記者 何小敏)10月25日至27日,“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召開。將為全球更全面、更深刻、更透徹地認識中國、理解中國,也為中國更好的理解世界、融入世界,再次打開了一個重要窗口。

站在今日之中國讀懂世界之中國

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百業待興到“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和社會變革的實驗室”,從現代化的追趕者到走出獨有的現代化道路,從溫飽不足到奔向小康,今日中國不僅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也邁進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

在全球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正視中國的發展邏輯、發展道路的同時, “威脅論”、“崩潰論”、“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也紛紛指向中國,這些雜音夾雜著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種種侵襲世界的寒流,已經給世界經濟和全球化進程蒙上濃重的陰影。

事實證明,即使面對烏雲陰影,世界仍然渴望瞭解中國、讀懂中國、走進中國。在本屆“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上,來自全球的數百位政治家、戰略家、理論家和企業人士相聚一堂,圍繞“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這一主題展開深入研討。他們普遍認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一方面是國際局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突出,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不容忽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成為影響世界和平穩定的突出因素;另一方面,則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全球治理體系正加速變革,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妥處分歧、形成共識、加強合作,已經成為越來越強烈的全球呼聲。

從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展望到“一帶一路”與產業合作,從數字經濟與全球合作新前景到中國金融開放和世界金融市場,從構建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到世界灣區市長圓桌會,從人文灣區與城市品質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文化創新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本屆“讀懂中國”會議共有8個分論壇同步展開,人們對當下的中國充滿興趣,也對中國與世界的互動寄予厚望。

“讀懂中國”為何花落廣州?

在連續三屆都在北京舉辦之後,已經在世界舞臺上享有盛譽的“讀懂中國”,為何花落廣州?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新一輪經濟的全球化和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這一主題和廣州城市的發展歷史非常地契合,應該說,廣州作為會議承辦單位,是一個不二的選擇。”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說。

攤開A字型的珠三角地圖,俯瞰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就位於灣區之頂,處於地理幾何中心。新中國成立70年來,這座“千年商都”東進南拓,一路向海,實現了從濱江城市到濱海之都的歷史性跨越。

如今,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廣州在對外貿易、營商環境、產業轉型、國際交往、社會治理等各方面,均具備堅實基礎。隨著中國的大門越開越大,廣州已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從國際生物島往北,經廣州科學城,到中新廣州知識城,一條跨國公司、領軍企業、技術精英雲集的高端產業軸線日益明晰。

一座渴望開放創新發展的城市,與一場思想火花激烈碰撞的國際論壇,就這樣形成“天作之合”。高裕躍說,大會的到來,既是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發揮好“兩個重要窗口”作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為世界讀懂中國提供城市案例的職責使命,更是廣州藉助會議平臺,貫徹落實廣東省委“1+1+9”工作部署,謀劃推進廣州市委“1+1+4”工作舉措,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加快推進“四個出新出彩”,增強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功能,推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全面上新水平,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講好廣東故事、廣州故事的重大戰略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