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作者 | 章舟

導言

改革開放40年來,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理財”也從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變為舉國談論、實踐的時尚。而理財的方式多種多樣,從單一的儲蓄,發展到既有傳統的銀行理財,也有新興的互聯網理財,各有千秋。而銀行理財雖然渠道上比較傳統,但在互聯網渠道的衝擊下,也經歷了複雜的嬗變歷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40年銀行理財的發展史,以此致敬這個偉大的時代。

正文

10年前的夏季,赤日炎炎的上海,一位滑稽演員,開了一部名為《我為財狂》的演出,用自創的“海派清口”模式,不但創下了場場爆滿的奇蹟,也帶來了“拿伊做脫”這樣的風靡大上海,乃至全國的一句句金句。

其中一句經典段子,至今響徹大江南北:“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很多理財小白們,正是被這句話吸引得心癢癢,入坑理財之路。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的確,和每天兩點一線的“社畜”生活相比,能夠擁有“睡後收入”是每個人的夢想。而《我為財狂》演出後的十年,也是中國理財市場狂飆突進的十年。就連街上跳廣場舞的大媽,談起理財,也彷彿變身經濟學家般指點江山。

大媽們的“豪氣”背後,是理財途徑脫胎換骨式的變革:從餘錢存銀行,到現在形形色色的理財方式,每一次的變革,都有著旗幟鮮明的時間節點。現在,就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足跡,探尋中國人的財富增殖之路。

1、剛富起來的中國人:理財=銀行儲蓄

中國人富起來,彷彿就在昨天。

剛剛改革開放的時代,全國人民還掙扎在溫飽線上,過著“手停口停”的生活,不大可能有多餘的錢用來儲蓄, 1978年,全國人均儲蓄存款餘額僅為21元,按當時的外匯牌價,不到當時美國人均一天工資的一半。

而廣大的農村居民,“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甚至可能倒欠生產隊的錢。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國內銀行體系的組建完畢,加上經濟的發展,使得全國人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很多人手裡都有了閒錢,通過儲蓄“錢生錢”,才成為了很多家庭的首選。

和腐朽資本主義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行樂哲學不同,中國傳統文化一向奉行“量入為出”的價值觀。因此從有了餘錢開始,中國人的儲蓄率便如滔滔江水般上升。到了2009年達到51.84%的最高點。中國人每賺100塊錢,有一大半都用來儲蓄了!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1982——2023中國居民儲蓄率變化趨勢(圖片)

近10年來,由於各種投資理財方式的興起,一向熱愛儲蓄的中國人,儲蓄率不斷下滑,但絕對數依然在增長:截至2018年底,中國住戶部門的存款餘額達到72.44萬億元,平均每人存款約為5.19萬元,與2007年人均存款1.29萬元相比,10年來增加了3倍有餘。

不過“沒有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把錢放在銀行裡吃利息,表面上看起來穩妥保險,卻難逃通貨膨脹的貶值。曾經有過這樣一則新聞,有人在1975年存入銀行1200元人民幣,到了40多年後的今天,本息合計2600多元——本來能買一套房的錢,現在連一張床都買不到了。

2、本世紀初到2008年金融危機:百花齊放

1)債券、股市兩開花

和銀行儲蓄同時代發展起來的理財方式,是債券市場:1981年,中國首次發行國庫券,打破了銀行存款一統天下的局面。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國庫券仍然無人問津。

直到1988年,國庫券交易合法化,一大批“證券倒爺”應運而生。他們奔走於各大銀行、各大城市,把國庫券低買高賣,也造就了一大批百萬富翁——中國投資界楊百萬,就是靠倒賣國庫券,賺到了第一桶金。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國庫券,代表的是曾經的流金歲月(圖片來源:新浪博客)

進入90年代,隨著中國股票市場的重新開放,“炒股”成為造富的一個大風口。現在1100多元的茅臺雖然是A股第一高價,但和那個瘋狂的年代相比,完全相形見絀——首家異地上市的股票——鳳凰化工(600656),股價自發行以來一路上升,並在1992年5月25日,股價曾經達到過3700元/股,前後歷時18個月,累計漲幅1323%!

雖然“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是每位股民都知道的真理,但在瘋狂的財富慾望面前,理智的聲音顯得非常渺小:有人靠股票頃刻暴富,也有人因股票傾家蕩產。中國股民在此後的股市,反覆經歷了多次大喜大悲,直至今日。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一部電影,象徵著一個瘋狂的時代(圖片來源:《股瘋》)

2)銀行理財的萌芽

先富起來,交過多輪學費的中國投資者,開始尋求一條財富穩健增殖的道路,中國的投資理財行業,至此應運而生。 1996年,中信銀行在廣州設立了“私人理財中心”;到了1997年,工行上海分行向公眾推出了理財諮詢服務、外匯買賣和存款證明等,共12項與理財有點關係的業務。這時,“理財”一詞才正式走入大眾人群的視野。 對於人民群眾的理財需求,“央媽”也適時做出了回應:1997年6月6日,人民銀行成立了銀行間債券市場, 1998年5月26日,人民銀行重新恢復公開市場業務,開始參與商業銀行國債回購交易。公開市場業務亦逐步成為央行調控基礎貨幣的主要政策工具。而基礎貨幣的收放,直接影響到理財市場的收益率乃至發展。 但是銀行此時此刻並無心理財業務,因為,當時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壞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初期,由於法治的不完善,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各種瞞天過海的手段,把銀行當成了自家的提款機,政府的第二財政局,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和現在的“我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1999年,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陸續成立,接收了四大行和國開行共計1.4萬億不良貸款;並按照人民銀行債轉股指導意見,對不良貸款主體實施債轉股。銀行們此後便一身輕鬆,意氣風發,開始關注貸款利息收入之外的中間業務收入。 進入新世紀後,人民銀行放開了3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存款利率,打開了外幣理財業務的政策通道,中信銀行在國內率先推出了首隻對公“理財產品”——更準確地說,是對公外幣結構性存款。 而中國在“入世”後,承諾2006年底前實現金融業全面開放,取消外資銀行在中國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限制。當時,收入來源幾乎都是淨息差的中資銀行,不得不探索中間業務收入的新渠道,各大銀行紛紛開設投資理財業務。 不過新世紀的頭幾年,各家銀行的理財業務主要集中於外匯,而中國普通百姓持有外匯者鳳毛麟角,因而只有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才能抓住最廣闊的市場。

3)保本保收益——中國特色的“媽寶”式理財

2004年7月14日,光大銀行發行了中國第一隻面向個人客戶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標誌著中國式理財呱呱墜地。 為何說是“媽寶”式理財?因為TA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剛性兌付”的印記,而剛性的底氣,則來源於其盈利模式——利用市場化的銀行間利率、國債利率,和仍受管制的個人存款利率差,使得投資人名正言順地拿到了比同期存款更高的利息,並且由於票據和國債的極高安全性,這種理財產品一開始就以“保本保收益”作為賣點,並且也得到了投資人廣泛的認可——縱觀最近幾十年,還有什麼比“央媽”、國家背書更安全呢? 但是作為決策者而言,必須“醜話說在前頭”:比起事後救火的不可控,未雨綢繆才是關鍵。 2005年,為了規範理財業務的發展,銀監會發布了理財規定,將理財計劃分為保證收益型和非保證收益型,非保證收益型可進一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於是現實中就存在了表內保本理財和表外非保本理財這兩種形式的理財,前者成為了百姓心目中利息更高的定期存款,也使得“保本保收益”的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但是投資者躁動的心,是不會僅僅滿足於保本的收益的:2006年,監管層允許商業銀行受境內居民個人委託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是年7月,中國銀行搶發第一隻QDII理財產品。但由於人民幣的連續升值,使得後來多款出海權益類產品虧損連連,很多至今未回本。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從2005到2013年,人民幣從8.2附近,一路升值到6.2附近 隨著2006年開始的中國股市大牛市,一些銀行也發行了相應的打新理財產品,試圖分享股市暴漲的紅利:2007年,196只打新類理財產品平均回報率達15%。更有甚者,工行的一款理財產品回報率最終高達132%。此外,還有銀行推出了針對高端客戶發行的“藝術品投資”類理財產品。 總而言之,2004年到2007年的三年,是中國理財行業的“嬰兒期”,據金融監管研究院統計:

2004年作為理財元年,年末理財規模約為500億元;2005年~2007年,規模分別達到了2000億元、4046億元和8190億元,年度增長率分別為292%、105%和100%。這三年間,發售的產品數量分別為598只、1354只和3044只。產品種類也從單一的固定收益類擴充到非標投資類、權益類和另類商品類。 出來混,總歸是要還的。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深刻改變了中國的理財市場。

3、金融危機後的理財市場:擺脫“剛兌”的艱難之路

經歷了牙牙學語,蹣跚學步,中國式理財摸爬滾打著進入了童年期。期間產品創新也層出不窮,不僅會混跡股市參與打新,還會滲透進信託、藝術品收藏這樣的領域。但是缺乏監管的市場,出現問題是難免的。

1)2014年之前,快速擴張下的野蠻生長

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上證指數也從2007年的6124高點墜至1664谷底,因股市火熱而受追捧的權益類理財產品損失慘重,有些權益類理財出現了較大幅度虧損,一年淨收益132%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2008年,在人民銀行下調利率和“四萬億”刺激下,中國信貸規模急劇擴張。但當時,存貸比還沒有放開,銀行不得不通過發行理財搶存款。於是,理財產品利率水漲船高,存款也跟著大搬家。僅僅在2008年當年,共發行了6732只理財產品,理財規模達到了3.7萬億元,同比增速高達352%。 2009年的四萬億,也是銀政合作的開始。銀行需要放貸款完成指標,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需要資金促發展,因而銀行以信託作為通道,聯合城投債,共同將資金輸送給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政府提供顯性或隱性的擔保,這就是所謂的“城投信仰”,也被認為是剛性兌付的保證。 截止2009年末,98家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存續數量5728只,理財規模9744億元。2008-2015年,銀行理財迎來了歷史機遇期,各年均錄得高增長,增速最慢的一年都有43.8%。與此同時,高速發展也帶動了產品結構設計、投向拓展、客戶分層等方面的創新。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2008-2017年銀行理財淨增量、金融機構存款淨增量及增速(圖片來源:薛悌毓)

不過“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各家銀行為了爭奪存款及理財市場,產品期限設計得越來越短,甚至出現了1天,7天理財產品,雖然很快被監管叫停,但銀行又通過開放式理財產品的設計,將池子做得更大。自營與理財之間、開放式產品與封閉式產品之間相互交易,流動性管控得“如魚得水”,形成了龐大的表外資金池。

這種表外資金池的模式,使資產端和資金端期限嚴重錯配:一旦產品停止發行募集,銀行會立即面臨兌付問題。2012年後,剛性兌付、資金池、槓桿高企的潛在風險已開始顯現。例如,2012年11月底華夏銀行飛單案件爆出之後,銀監會要求理財產品“雙錄”,重點治理理財產品“飛單”問題。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2)之後的三年,各種亂象依舊頻出

高收益和高風險,永遠是相伴左右的。銀行理財也不例外。2011年以來,四萬億刺激政策激發的後續融資需求,和銀行盈利的衝動,再加上銀監會的“監管俘獲”導致了“銀行影子”的擴張,實現了銀行規模和利潤的快速擴張。 為了遏制潛在的風險,自2013年起,銀監會陸續頒佈了多部規章制度,旨在引導理財業務向資管本質轉型。這些監管規章制度主要目標有三點:一是規範理財資金投資管理,二是規範理財產品銷售的分類管理,三是逐步實現穿透式監管。 2014年伊始,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加強影子銀行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主要內容包括嚴禁過橋,通道、代持等繞監管的業務模式,嚴禁非信貸科目放款,嚴禁賬外槓桿等。這些“緊箍咒”,使得銀行理財在拓展業務時,多多少少有些收斂。 在影子銀行管理加強的同時,互聯網金融則悄然走進大眾生活,餘額寶、微信錢包、百度錢包等互聯網理財以前所未有的便利度,普惠中國大眾。而傳統銀行為應對互聯網金融的威脅,紛紛推出直銷銀行,拓展線上渠道。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以餘額寶為代表的的互聯網理財,給銀行帶來了強力挑戰(圖片來源:百度)

2013年6月,原銀監會下發8號文《中國銀監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限制理財投資非標規模不得超出其理財產品餘額的35%,理財開始將更多的流動性轉向同為固定收益的債券市場。 2014-2016年,國內債市迎來了歷時3年,被認為是史上最長、漲幅最大的牛市,債券收益率在震盪中下行。而2015年股市瘋狂後的暴跌,使得理財資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資產可投,只能委託非銀機構管理,投向了債券市場,再配合這央行流動性寬鬆,又成就了債券的牛市。下圖中,5年期評級AA的城投債收益率曲線很好地刻畫了這一走勢。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2011-2018年5年期評級AA的城投債收益率與3個月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變化(圖片來源:薛悌毓)

也許,正是這一波利率下行催生了同業理財的大發展。而與個人理財相比,同業理財有著天然的優勢:個人理財具有價格粘性,同業理財則彈性十足。和個人客戶的多變、不穩定相比,同業理財更能理解利率變化,也願意接受收益率下行。在這樣的背景下,同業理財發行規模節節攀升,一時風光無兩。 在繁榮的背後,是同業業務成為銀行投資非標的新渠道,銀行通過互買、騰挪等方式,將非標資產轉移至自營投資項下,一般計入“應收賬款類投資”,各種資管產品成為銀行信貸類業務的主要通道。許多銀行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打包成理財產品賣給同業專屬客戶,部分同業理財演變成銀行間相互隱藏信貸規模的重要工具,當然能隱藏的還有不良貸款。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銀行理財為非標通道大開方便之門(圖片來源:海通證券)

但是,理財亂象的根源並沒有解決,究其原因,還是在“媽寶式理財”的思維模式下,對銀行“保本保收益”的蜜汁自信:而這樣的剛性兌付“潛規則”意味著,一些理財產品即使是收益率不能達到預期,銀行也會自掏腰包補足,進而使得購買者缺乏風險意識。這種“打碎牙往肚子裡咽”“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實際上會在金融機構內部積累風險。 到了2017年,全國銀行理財規模已經近30萬億,儼然成為我國資管行業的巨獸,監管不得不重新審視理財的合規性與潛在的風險,開始全面規範。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30萬億的銀行理財規模,每出臺一項政策都要非常小心(圖片來源:法詢金融)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2017年銀行理財各類資產的比例(圖片來源:薛悌毓)

3)理財新規之下,理財機構被套上緊箍咒

正是因為形形色色的剛性兌付,蘊含著巨大的風險,2017年末,《資管新規》出臺,之前銀行承諾的“保本保息”的“預期型”理財產品都將要轉為“淨值產品”。而第二年7月理財新規的正式發佈,標誌著剛性兌付已經徹底走入歷史。特別是在新規下,銀行理財不能隨意設立或變相設立資金池,要投期限3年的非標資產,就只能去找願意放3年以上的錢,這導致理財非標投資很難進行。 據聯訊證券李奇霖研究發現,新規實施一年多來,銀行理財的收益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而產品的風險等級有所上升,這是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整改方向。但大行與中小行的理財業務也有一些分化:總體上中小行的收益還是高於大行,中小行封閉式非淨值產品所佔份額更大,說明中小行對封閉式非淨值型產品的依賴度更高。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圖】2019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的收益明顯下降(圖片來源:聯訊麒麟堂)

面對著資管新規的緊箍咒,各大銀行也在不斷整改中。以中國銀行為例,截至6月末,該行保本理財和存量待整改的表外理財產品規模合計1.15萬億元,較資管新規發佈時下降5500億元。

此外,在資管新規下,理財產品發售方必須盡最大可能履行對購買者的告知義務,否則可能惹上官司。今年上半年,建行就遭遇了一起這樣的案件:

2015年6月,A股正處高點,基民王翔經建行理財經理主動推介,在恩濟支行購買了96.6萬元“前海開源中證軍工”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隨後不久恰逢2015年股市大跌、基金大幅虧損。 2016年初,王翔要求贖回購買的理財產品,建行恩濟支行告知已虧損30餘萬元,此時王翔才瞭解到其購買的理財產品系第三方發行的高風險產品。2018年3月,王翔贖回該基金時,贖回金額膝斬,只剩38.95萬元。最終雙方對簿公堂。法院最終判建行敗訴。 多位基金業從業人士表示,此案的焦點在於“賣方盡責,買方自付”,應為資管行業敲響警鐘。若賣方未能盡責執行適當性管理辦法、識別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推介合適的產品,則會發生這樣的索賠案件。

從長遠來看,銀行理財的主要方向應該是服務於個人投資者,迴歸代客理財的本源,而不應廣泛被機構用於套利。因此,在新的監管環境下,隨著銀行理財本質的迴歸,銀行理財依然能夠在較長的時期內佔據財富管理行業的頭部地位,穩步增長。

參考文章

1. 70年人均存款從1.5元到5萬元,恩格爾係數達“富裕水平”;郭晉輝,第一財經,2019

2. 我國儲蓄率仍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陳果靜,經濟日報,2019

3. 消費觀念轉變致儲蓄率下降?我國居民儲蓄率全球排名降了嗎?融360大數據研究院,2019

4. 茅臺千元“失而復得”有何稀奇?歷史上高價股,竟然都這樣了;章舟,撲克投資家,2019

5. 弄懂G06,先要了解理財的整部歷史;劉誠燃,成於微言,2019

6. 銀行資管,年方二八;韓驍,薛悌毓;2019

7. 理財新趨勢;李奇霖,聯訊麒麟堂;2019

8. 建行代銷理財產品虧損被判全賠,是否開了資管行業剛性兌付的壞頭?郝昕瑤,界面新聞,2019

12月7~8日「撲克投資策略論壇」已經開啟報名。行情轉瞬即逝,如同與時間賽跑,時間在這裡會站在你這一邊。

2020年會出現拐點麼?宏觀經濟、大宗商品和二級市場投資方面有哪些前瞻性觀點?答案就在我們的「撲克投資策略論壇」中,掃描下方二維碼馬上搶購早鳥票,僅限200個名額!

從亂象頻出,到迴歸本源:盤點中國銀行業理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