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评价苏轼?

小七将历史


你怎样评价苏轼?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想要真正地评价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那都是不太可能,毕竟想要真正地评价一个人,至少要与对方极为熟悉,也就是说要在同一时代,还有就是在文学上也是相当,至少我们离他已经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了,并且我们当下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与苏轼相媲美,所以说不可能准确地评价苏轼,也只能是稍稍谈一谈自己对于苏轼的看法,以及读他作品时的感受。

那想要系统地了解苏轼,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文学上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所以还是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谈起。

苏轼的少年时代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037年7月1日出生了四川眉山,可能在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他会成欧阳修之后,北宋中后期的文坛领袖。但是小时候的苏轼便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并且读书也是过目不忘,另外他家学深厚,父亲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人,只不过是在一直不太顺畅,所以也就把所有的希望都衬托在这个儿子身上。

少年时代的苏轼大概可能也是与很多的小孩一样,平时也比较喜欢贪玩,可是他即使是如此,却是极为喜爱学习,每当玩累了之后,便是会坐下来认真读书,为此他父亲对于他的这种行为也没有过多的评价,毕竟对于一个小孩,那自然是不需要太过于严厉,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

那苏轼也是一天一天地长大,学问自然也增长了不少,往往能够出口成章,并且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不仅诗写得好,文章更是一绝,于是到了嘉祐元年,也就是公元1056年,这一年他刚刚19岁,于是跟着父亲和弟弟离开四川眉山,去到中原参加科举考试,从此一位伟大的文学大师,也正式向我们走来。

初出茅庐

苏轼这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原本是信心十足,以为自己一定可以高中状元,可是谁曾想到,他并没有高中,只是获得了第二名。那这主要的原因,还是要怪当时的欧阳修,当时那场考试的主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一代文宗欧阳修,当他读到苏轼的文章时惊为天人,可是当他仔细思考过了之后,认为普天下之下能够写出如此绝美文章的只有自己的弟子曾巩,对于这一点他也是极为有自信。

可是当欧阳修揭开纸封时才发现自己看走眼了,原来那一份试卷正是苏轼的,所以事后欧阳修羞愧不已,还志门设宴席款待苏轼,并且写诗赞美他的才学,认为自己在过三十年后,再也不会有记得,而苏轼会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一定会在北宋的文坛上大放异彩,事实也正如欧阳修所预料的那样,他成为了北宋后期的文坛领袖。

由于”乌台诗案“人生陷入绝境

自从获得了欧阳修的赏识,以及他的提携之后,苏轼在文坛上开始大放异彩,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开始走红,比现在的那些明星还要红,所到之处到处都是他的粉丝,这对于苏轼来说无疑是一种奖励,所以他也开始成为了北宋文坛的骄傲,即使是连当时的王安石对于他也是大为欣赏,要知道王安石可是一位牛人,也极其的自负,能够入他法眼的北宋可能没有几个,那么苏轼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好景不长,随后他由于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了改革派的打压和排挤,为此他在湖州的任上给宋神宗上了一封《湖州谢表》,可是被人抓住了小辫子,认为他大为不敬,不仅是藐视王安石的变法,同时也讽刺了宋神宗,从而令他遭到了灾难性的打击,被打入了死牢,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也正是从这一事件之后,苏轼的发生则是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并且还差一点丢掉性命,幸好当时的王安石站出来为他求情,这才令他捡回了一条命,于是死罪饶过,活罪难免,也就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一生,先是被贬到了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此后又是岭南的惠州,再最后又是一叶扁舟,把他送往到了更为偏远的海南儋州。

苏轼的晚年

苏轼这些被贬的经历,也让他开始对于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写下了无数经典的名篇佳作,特别是在黄州时期,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题西林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等,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而这些作品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相信很多人也是极为熟悉。

1101年宋徽宗继位,他为了表示自己的仁爱之心,于是大赦天下,苏轼这才有机会返回中原,于是当他知道这个消息时内心感慨万千,为此连夜又是以一叶扁舟,开始从儋州回来,他沿着水路一路北上,可是到达了常州之后,由于诗人太累了,最终还是病倒了,直到第二年的8月份原本以为差不多好了,可是谁能够知道这是回光返照,到了8月24日这一天,一代伟大的文学大师在常州逝世,从此北宋的文坛也从这里结束了。

苏轼的评价

稍稍了解苏轼的生平之后,这样就能够更为直观,也更能够接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那么后世关于苏轼的评价有很多,各个朝代的文人对于他都有着极高的评价,所以我们也很难准确地评价苏轼。那以我个来说,谈一谈读他作品的感受,其实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苏轼的诗词,譬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些经典的作品。

那最为令我感动的则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悼亡词,那我们也知道他的这首词,也正是写给他的妻子王弗,两人十几岁时就结婚成为夫妇,并且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所以在这首词中,苏轼描写得极为深情,也很是伤感,通篇充满了一种悲痛之感,也最是能够让人感受到他的一片深情,以及对于妻子的怀念。

如果要让我说的话,苏轼是一代伟大的文学大师,也是一位深情的男子,同时也是生活中的强者。中国古代历来都不缺少伟大的文学大师,可是却缺少苏轼这种天才,他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外他身上的那种精神,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

曾经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苏轼为什么会如此地受到世人的喜爱?我说就是他身上的那种精神,其实直到今天我依旧还是这么认为,也正是他身上那种坚强的品德最令人感动,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下,他都是能够从容地面对,这也正是苏轼最伟大的一个地方。


品诗读词


我记得,从前我真真儿的是不喜欢苏轼的。

十年前吧,也是中午,阳光也像我现在码字的时候一样温暖。那阵子我还年轻,还在念书。一帮同学下了课,在去“革命食堂”的路上,有人说起宋词,说起苏轼如何如何的好。当时的我还被柳永“偎红倚翠”的调调死死的圈住,根本无心向苏轼这边投过去哪怕一个眼神——“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于是很不经意地回了一句:“反正我不喜欢苏轼。”没想到,居然把发言那兄弟惹毛了,摆出了个要跟我理论八百回合的架势,直到旁边有人打圆场说:“哎,哎,干什么呢?人家只说不喜欢,又没说苏轼的东西不好,总要给人家爱憎的权力嘛”。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上苏轼的。但是现在,每一学年的《宋代文学》,当我站在讲台上讲苏轼的《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的时候,都必须要提前在心里悄悄地提醒自己:“绷住啊,绷住啊,可千万别失声,更别掉眼泪啊,太难为情了这个!”

我猜想,如果我真的绷不住哭出来了,讲台下面的几十双眼睛九成九要甩过来一个惊诧甚至是鄙夷的眼神:“这奇葩,干嘛呢?”

抱歉啊,各位。我也可以像黄健翔一样为自己的失声、失态跟你们赔不是,但是如果再让我来上一回,我还会是这样:看了这样的东西我他妈就是想哭,怎么了?!

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真实而温暖的人,看到过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离别,意味着失去。失去,谁都怕。六年前,我在一天之内同时失去了自己的女朋友和自己最好的兄弟(当然,别恶意地把他们两联系在一起啊),当我坐在南湖的游船上惨兮兮地吹着北风,那感觉,套一句电影台词——这个世界上最痛的事,是痛到不知道什么叫痛。

可是命运的安排就是无常。有些人注定要失去,有些感情注定要终结,就像钱塘江的潮水,它来了,又走了,来来去去都不由人 说的。“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原来大神也是经历了无数的痛苦,直到老了才明白这个道理,才放下这份牵挂的。当我读到这儿的时候,好像听到一个和蔼的老人在安慰我:你还年轻,成长需要经历磋磨。

“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谢安的传记我原来读过一点。据说谢安早年是隐居在会稽郡的东山的。后来出仕做官,对这样的生活还念念不忘,总说有一天了结了天下的大事,还想回去东山寻找自己的归宿。可惜没能等到回去,他就死了。

功成、身退。连谢安这样出类拔萃的政治家都只做到了两个字,苏轼居然说他发愿要做到四个字!这正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苏轼不是于丹,不会用虚伪的心灵鸡汤来给我画大饼说“心灵的纯洁可以治好雾霾”。苏轼是现实的,他本来就是为了避祸从京城来到杭州的,这趟回去,凶多吉少,对于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苏轼来说,这点儿预见力应该是有的。但是无论再困难, 除非我不接这个工作,我要接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有志气!

但生活不是演戏。从前读严耕望的《治史三书》,他说老师钱穆总教导他做学问要往最高的目标去努力。我曾经和一个朋友讨论起这个话题,他说:“钱穆这样讲,那是因为他成功了,可是你没看到还有多少跟他一样努力的人被拍死在沙滩上呢?!”

对啊!那万一要是败了呢?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苏轼说,万一有一天我像谢安一样壮志未酬身先死,你可别哭啊:因为朋友之间的聚散,就像这钱塘江的潮水,来了,去了都让它顺其自然吧。

每一次读到这十一个字的时候,我脑子里都会浮现出“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场景。成功或许是上天的恩赐,但是即便不成,一个为之奋斗的人,难道他付出的努力就不值得别人的尊重吗?自刎的田横,总好过在钟室被窝窝囊囊地处决的韩信吧。失败了,我会带着自己的尊严骄傲地离开。

这样的苏轼,我不得不承认,真的是喜欢他的


晋公子


你怎样评价苏轼?

苏轼是个全才。

我们即使除了教科书之外再不读书,也知道苏轼在词牌方面的成就。苏轼在文学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对词牌主题的拓宽,在他之前的词牌体裁虽然在柳永的创新下一改短小的小令特色,开创叙事长调,但是整体的内容还是以闺阁相思、羁旅惆怅、离情别怨为主。

宋词中的高手很多,李清照、辛弃疾、叶梦得、张元干、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姜夔,可以说一个手掌数不过来。但是真正对词牌发展做出巨大推动的当属柳永、苏轼、欧阳修三人。

柳永在格式上拓展了词牌的空间,以一己之力为词牌打下群众基础;周邦彦借助大晟府的官方力量,在格式上集大成地规范了所有词牌,号称“词中老杜”;而苏轼开创了“以诗入词”的特色,让词牌的题材拓宽到世间万物,不再局限于“艳科”,开创了豪放一派,使得宋词终于成为可以与唐诗比肩的文学体裁。

苏轼在词牌史上的贡献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他的文学成就,又何止词牌一途。

在诗方面,苏轼的成就也数一数二。我们说唐诗宋词,只是词牌的成长和辉煌掩盖了宋诗的成就。有史以来,诗歌史上的三座高峰:唐诗、宋诗、清诗。宋诗在思想上、理论上的成就远远高于清史,甚至可与唐诗比肩。只是被宋词掩盖了风华。

王荆公的半山体算得上宋诗翘楚,接下来就是苏轼。苏轼的诗风上承庄子和李白,在散文化、议论化、理性化上贡献巨大,直接奠定了宋诗高冷、说理范儿的基本风格。宋诗有三大家: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如果只评宋诗两巨头,苏轼也在其中。

散文和赋就不用说了,“唐宋八大家”中,苏门三杰均实力上榜。苏轼沿着欧阳修的诗文革新之路,扫除晚唐五代的颓靡之风,为散文的发展做出范文般的贡献。他的《赤壁赋》流传千年,不减瑰丽。在形式上将赋散文化的同时,保持了部分骈文的词语优美,同时将哲思引入表达,提升赋的内容层次。

这些都是文体之上层次和创新,苏轼的动手能力也非常强,用李清照的话说是“学际天人”。在书法上,他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的字天然、随性,自开苏体一派。在绘画上,苏轼的成就和在词牌上一样,打开了山水墨画的新天地,中国国画史从他手上才真正发端。

真正的大学问家的境界,一通百通天下通。只要是文人涉及的领域,苏轼都是达到了当时的顶峰,并且做出了创新,不但集大成,还有新的高度。

更加难得的是苏轼性格天真浪漫,屡次被人陷害,弟弟苏辙劝他谨慎交友,他却说:“这天下全是好人,我谁都合得来。”而且相当自知:“这是我的毛病,改不了”。这种舒朗天真的性格也融入他的作品之中,所以我们看到苏轼的逆境中总是乐观的,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

而这种性格也决定了他的思想高度,苏轼的思想兼通百家,精通儒释道。最可贵的是他并不偏信哪家思想,不为任何一家的思想所局限。

不偏执、不沉迷,反而比一般人要领悟得更加深刻、通透。

这是一个最难得的学问家的态度,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而实际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这种独立思考的人,往往会出现脑袋决定屁股的行为,在表现上更像一个“没有立场”的人。

苏轼就是一个“没有立场”的人。王安石变法,他反对新法的激进,和王安石唱对台戏。王安石下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上台执政,全面废除新法。苏轼觉得新法有些地方是不错的,不应该全盘否定。于是又成为司马光的对头。

这样一个人,在世俗眼光中,就是“首鼠两端”,不知进退的傻子。苏轼何尝不知道呢,他自己都说,大腹便便,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知世故而不世故,坚持自己独立思考的人,唯独不是个会做官的人。做官需要能力,但是更需要站队。而苏轼反对新法的一部分,支持新法的一部分,他并非因为反对而反对,这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指导自己言行合一的人,在官场上是混不下去的。

但是却深受百姓喜爱,只因他是一个文学上的全才,还是一个正直而独立的人。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老有人邀请我回答: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都是伟大的诗人,但苏轼为什么不算一个伟大的诗人?

我想了很久,我想苏诗之所以不够伟大或许源于一种伟大而强烈的悲剧感的缺失。

陶屈李杜的诗,都可以发现一种悲剧感,被时代和社会排斥在外的悲剧感。这种悲剧感就像陈子昂《感遇》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屈原的悲剧在于君臣不相遇合,美政无法实现,无论是离骚还是九歌,都可以发现信仰的破灭,他所珍惜的一切的那个时代被碾压,人才变质,法度不正,君主不辨,尽管如此“路漫漫求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就越发高贵,这是一种壮烈的悲剧感。没有希望没有归属,这种悲剧只有死亡才能终止。我们不翻翻《离骚》,就翻翻《九歌》吧: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九歌·国殇》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九歌·云中君》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九歌·湘君》

儒家思想为屈原提供了行道的精神支撑,但并未其提供道不行的化解之法,一旦理想受挫,表现在作品中就是火山喷发式的激情和强烈的死亡意识。这是屈原的悲剧感。


陶渊明虽然看似静穆,实则未必全是静穆。考察反复的出仕经历,可知他的志向并非归隐。正如鲁迅所言:

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这才是完整的陶渊明,一个在政治黑暗的时代洁身自好归隐田园的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南山种豆的是陶渊明,猛志常在的也是陶渊明,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后者的升华。陶渊明的伟大正在于有这种悲剧的底色,而将对其进行审美超越,道之不行,吾将安归?那就归于田园,在最后一块土地保留心灵的圣洁吧。他的伟大还在于为后世不能行道的文人开辟了精神家园,而苏轼正是沿着这条路往前走的。这是另外一种伟大,伟大不只激情,还有坚守。



李白是个简单纯粹的诗人,正因为简单纯粹,所以仙气逼人,几乎在后世的诗人中很难发现一个比李白更为透明的诗人。李白的理想是先入世后出世,先兼济后独善,但李白哪样都没做到。李白不屑科举,不屑于庸碌,漫游十三载,是为扬名,扬名是为做官,做官是为实现理想。李白的理想是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

但显然在唐玄宗时代,李白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理想的,而实际上李白也没有太高的政治能力,李白好道也并非倾慕于道家思想,所以一旦在遇挫,就会吟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就会唱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弹琴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

也会唱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好道,但并非彻底,一旦有机会从政实现理想,便毫不犹豫从政去了,如入李磷幕府仍然唱,“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这是李白,一个充满激情、矛盾、挫折、豪气、仙气的李白,为什么叫“谪仙人”,就是对诗风的概括,也是对其悲剧性命运的概括。我们在读豪气如斯的《将进酒》时也会感觉到隐藏在文字下的深深的悲剧感。

杜甫的悲剧就在于作为一个纯正的儒家思想信仰者,他见证了开元盛世,又见证了安史之乱,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二首》)到“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眼睁睁看着梦破灭了,却无能为力,这种冲击感和反差对于杜甫来说,尤其难以接受。



杜甫与李白不同,杜甫自称“乾坤一腐儒”,是个纯正的儒家思想信仰者,存在的目的就是尽一己之力,辅助君王,仁民爱物。但显然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藩镇割据,国家分裂,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平时里所信仰的儒家思想在这种情况下一无是处,仿佛国家君主的合理性也值得怀疑,那么我该去信仰什么呢?我该到哪里去呢?

研究古代文学的都知道,由杜甫开始我们进入了另外一个时代,政治本体的合理性遭到怀疑,而杜甫就是在诗中表达了这种怀疑性,《三吏》《三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都是如此,在这个诗中他对百姓的命运的同情越深切,对信仰的怀疑也越强烈,理想和现实格格不入,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杜甫后期的诗中,《望岳》那种凌人胸怀荡然无存,只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其一)

那种人被抛到天地之间无所皈依的孤独感显而易见,但杜甫的伟大在于,他虽然孤独,但不并不自我隔绝,自我放弃,仍然执着为百姓悲苦的命运而写作,这是一个诗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传统士大夫人格的典型代表,在泥土里禹禹前行,并塑造了一座人格的丰碑。因为如此,他才伟大,但伟大,他的悲剧性也就更加强烈。


但苏轼不一样。但苏轼显然是个懂得自我排解和解脱的人。苏轼是比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更具哲思和理性的人,他的《东坡易传》就是哲学代表作,是列入《宋元学案》的,是宋代理学派别之一。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简单来说就是道的本质是变化的,世界也是变化的,自然即合理,人的情感具有合理性,(参考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艺术观》),既然如此,一切都是变化的,升沉起伏乃是人生常态,又何必如此执着而不知变通呢?苏轼常说“我手写我口”,那么既然内心无所滞碍,那作品又何来的强烈的悲剧感呢?

但苏轼的人生显然是个悲剧,《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元祐党祸,多次遭到贬谪,但并非一蹶不振。原因就在于他对现实的悲剧进行了审美超越,并从中建立起合理性和新的价值。人生本来便是寿夭不等,德不配位,祸福不均,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来未必有价值,但作为人类整体的一部分必须去建立价值,那么暂时的祸福在人类的总体命运来看又算得了什么,但个人必须去创造价值,这种价值不必依靠外来的价值判断,而是“我欲仁,而斯仁至矣”。在内心创造了新的价值系统和评判标准,那么外来的悲剧于我何伤?此心安处是吾乡!

那么超越了现实的悲剧,内心的丰满,何来的悲剧呢?即使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有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作品中满是一种宁静的安谧。一种哲人的睿思。就拿《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来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所见即是平凡也是生机,但代价正是丧失了那种伟大的悲剧性。

结语:虽然苏轼比起前四人来说,他的情感不那么强烈,他的命运比起前四人却更为曲折,可他却真正做到了仁民爱物,修苏堤,抗洪救灾,拯救溺婴,提携后生,更何况他哲学精深、词文亦妙、书画兼善,在诗坛或许他没有前四人那么熠熠生辉,那么伟大,但他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


烟曦子


如果要比较全面地评价苏轼,林语堂先生的总结是非常到位的了。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大部分知识分子们发自内心由衷的崇拜,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

但是,笔者眼中的苏东坡,还有另一种样子。

他还是一位美食家,一位对生活报以极大热情的老饕。

孟子说,“君子远庖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文人都认为,君子不应做这些不入流的“女里女气”的事。还有人觉得,食物不该成为自己关注的东西,他们应该追求更高尚的。

然而,这些观点在苏东坡这都不怎么行得通。

东坡先生是四川眉山人。眉山这地方呢,向来都是川内美食的聚集地。四川人对吃,好像骨子里就有倔,很不愿将就,也很喜欢创造。

而东坡先生,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东坡肉就让先生在美食界名声大噪。


除了大名鼎鼎的东坡肉,还有东坡羹。还留下了“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齑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的这首《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雨》。

虽然多次被贬谪,先生依然在贬谪之地寻找美味之物。东坡肉是在被贬黄州发明的。而在惠州期间,多甜食的惠州美食深得其心。而在詹舟,及今天的海南,即使当时那里还是蛮荒之地,东坡先生却在这里发现了好东西——牡蛎。甚至在吃过牡蛎之后,东坡先生觉得自己一个人吃实在是不厚道,于是提笔修书,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说:老爹在这里发现一个超级美味,你有时间一定要来尝一尝,我只告诉你一个人,千万别让那些大臣们知道了。这样的东坡哪还像位大文豪,分明就是位真吃货。
而先生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吃货,在常州时,先生就吃河豚吃到轻微中毒,却还说为了这样的人间美味,就是中毒身亡也不可惜。还写下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一佳作。

先生是位乐天派,才不会食之无味。先生更是位美食家,才发现了身边这些令人回味的美好。苏轼向来别具一格,不仅是诗词,更是这人本身。


邓海春


朋友们大家好,苏轼苏子瞻是我的偶像如果想要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了解苏轼,那么就看我的原创《大宋第一超男——苏东坡》收藏小齐哥, 以下是我截取的片段,保证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年轻时平步入仕,才华过人。“乌台诗案”(1079)让他的人生走上了被贬之路,凭着才华和人脉躲过了落地成盒的噩运。被贬黄州缺衣少粮的时候,她发现了城东坡上的一块空地,二话不说,抡起镐头就开干。从此以后苏轼苏子瞻有了他的另一个名字苏东坡。

他还开创了宋朝的“舌尖上的中国”东坡肉,东坡肘子你一定吃过,没吃过也一定走在要吃的路上。苏先生热爱生活他在逆境中,创造了各种美食。



收藏小齐哥


苏轼人生可谓跌宕起伏 ,苏轼二十二岁,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苏轼关心民众疾苦,他处处为民着想,也有能力的禁受住了种种考验

苏轼是可以和所有人做朋友的人,他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讨吃要饭的,眼见得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以赤子之心对待他们

在诗歌创作方面,苏轼古今各体兼善,而以七古为最优,苏轼对词的革新,主要是提出了“词的诗化”理论,也改变了词风,创立了豪放词风,宋朝以前婉约柔和的

苏轼还是一个美食家,比如大家熟知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饼等,咱苏东坡,可是荔枝的铁杆粉丝,估计苏轼还在暗喜,天天几百颗,真是爽到爆,但是荔枝这玩意吃多了上火,得了痔疮,苏轼到了海南更是蛤蟆,生蚝什么的通通不放过,还叫儿子别告诉朝中的那些当官的,怕他们来和他

苏轼经历过许多坎坷 ,但是他并未因此否定人生,用乐观旷达来面对这一切,并可以苦中作乐

苏轼也有缺点,说话太直,不吐不快,对人性的认知不足,其实他没什么恶意,只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而已

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紫陌看花始此回


用文字写作的人很多,象苏轼那样用文字来为民请命的人屈指可数。

苏轼的一生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几度被朝廷召来召去,还因为治国理念、主张政见不合,被人利用他的诗词来大作文章“穿小鞋”,而命险朝政。

在他被流放的岁月里,除了孜孜不倦的创作,留下许多杰出的文学作作品;还处处身体力行地为当地的百姓施以仁政、兴修水利等,无处不典行他以民为本的主张。

苏轼的文学成就,让不少人难以望其项背,人格魅力更是令所有人敬仰!我们从他的文学作品里既看到家国情怀的去处,也有人情烟火的所在。在他被贬到这贬到哪的所到之地,苏轼关注民生,体察入微,政绩斐然,树立人文关怀的最佳表率!

苏轼的政治抱负虽然无法在朝廷里如愿,可他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在民间发挥到极致!

他的美德和高风亮节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巾帼须美


评价苏轼可有很多角度,从苏轼与其弟弟苏辙人生态度对比的角度,可以窥见这位伟大的最为中国文人喜爱的大文豪的别样生命奥秘。

苏轼与苏辙,堪称手足情深的典范,而且也可以说是最高典范。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却迥异,一急一缓,一松一紧,一密一疏,一浓一淡。用现在的话说,他们是以不同的增加生命宽度的方式来增加生命的长度。

毫无疑问,苏轼是以不可一日闲过的方式增加生命宽度的楷模。因此,他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创造着,随处留下名垂千古的政绩就不说了,仅仅是他文艺上的全天才的成就,即使分在三五人身上,也都可以成为一流大师而绰绰有余。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而生活上的风流潇洒,放任不羁,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而同样颇有才气的弟弟苏辙却不这样紧紧张张过日子,也可能与他生育子女过多而磨其性受其累有关,他竟育有三儿七女。相较于兄长的锋芒毕露,苏辙显得内敛保守。他曾很认真当面劝慰兄长苏轼:“有一件事你知道吗?你留意过没有?一日空闲长似两日。所以人若一生七十年都在空闲中过,他实际上等于活了一百四十年。这是求长寿最容易的办法。”是啊,日子要过得清闲一些,越清闲无事,时光就显得慢,日子过得慢了,慢得一天长似两天,那一生下来就等于增加了一倍的寿命,这才是长寿之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慢生活。而苏辙在他的慢生活中也有不凡的业绩,虽然诗文方面的成就与其兄长差距甚大,但也是宋代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现在想想苏辙的放慢生活节奏的话也还是颇有道理的。日子过得太紧张,时间不够用,没感觉怎么过,人就老了,人生就过完了。细水才能长流,的确也是一种长寿之道,但却又是无所作为的长寿之道。如果一生无所作为,只是吃喝玩乐一通,那寿命再长,又有什么意义?

正因为如此,苏轼以紧日子快生活的方式,将生活增加到无限宽,创造了不可想象不可企及的人生价值,留下了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衣被后人,流芳至今,去世之后的千年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到他的生命鲜活的存在着,并且深刻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他就像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山川一样地存在着,这样的生命不是无限长了吗?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样收尾: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以此增加生命的宽度,这不仅是一种质的意义上的长寿,而且还能让生命永恒。


大洲文苑


说起苏轼,真的是男神一般的存在,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为“宋四家”之一;还擅画墨竹、怪石、枯木等。

 

用四个字评价他就是:“牛气冲天”。

 

不过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除此以外,苏轼还是一个资深的大吃货。

 

据有人统计,历史上以苏东坡命名的菜品多达66道,这些菜品中,有的是东坡居士自己发明创造的,有的是经过他改良的,当然还有一些是他钟爱的。

 

比如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凉粉,东坡豆腐,东坡羹,东坡茶。。。。。。

 

其中,又以“东坡肉”最为著名。

相传苏轼在黄州任协团练副使时,经常与友人一起吟诗对弈。

这一天,友人又来找苏轼下棋,好客(吃)的东坡居士立即放肉下锅,并以微火煨着,但后来因为与友人下棋太过入迷,直到结束,才想起锅里还煨着肉。于是,赶紧炮击厨房,揭开锅来看,只见猪肉色泽红润,鲜香扑鼻。

 

苏轼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肥而不腻,酥而不烂,还有淡淡的甜味。

 

打这以后,苏东坡便时常做这道红烧肉品尝。“东坡肉”由此而来,后来,这菜还到了杭州、海南等地。

我不由得想到了初中时候学的一首诗:

《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记得当时语文老师大肆赞扬前面两句诗的奇妙,而把后两句给“怠慢”了,如今想来,大吃货苏轼当时真正想的可能是:

 

这刚上市的河豚,用蒌蒿和芦芽儿炖一炖,味道一定很鲜美。

 

注:图片源自网络

我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旅行茶,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