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4名将排名,很多人笃信,作为知百事通百理的今人,你是怎么解读的?

跨越时空—散发弄舟


作为今人,咱也不敢自称“知百事,通百理”,只不过是茶饭之余的闲聊,解解闷,全当清风佛耳。



要说到三国24名将的排名,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张辽,张郃)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五名将,打末邓艾姜维。”这是一首打油诗,出处不详,更无相关史料记载,不具有权威性,所以难免会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不过总的来说,不外乎就是武力、统兵和建功这个三个方面。



吕布排第一主要是他武力值太高了,比在榜各位多了一个甚至两个级别;赵云排第二个我个人觉得还算靠谱,论勇猛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论忠心刘备白帝城托孤,论打仗他是常胜将军,在《三国 演义》中赵子龙是个完美的武将,没有短板;至于典韦排第三,估计大家不服气,他虽然力大勇猛,但死的早,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就曹操那段,顶多算是曹操的“贴身保镖”; 关羽排第四无可非议,自温酒斩华雄起,就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立功无数,诛颜良文丑,水淹曹营七军,威震华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马超我个人很喜欢,英雄出少年,不但带兵在行,而且武艺也高强,单挑过诸多名将,曹洪、于禁、夏侯惇等皆不是对手,是最接近吕布的存在,有他镇守,羌人不敢越蜀半步;张飞排第六倒是蛮合理的,他也是刘备早期的功臣,带兵打仗还行,武力值也不低,就是为人太过暴躁,容易喝酒误事,鞭打士兵,此乃一弊;黄忠排第七,完全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先不说别的,单一手“百步穿杨”的箭术就差点要了关羽的命,更别说定军山力斩夏侯渊,宝刀未老,值得一赞;许褚和典韦相似,统领曹操近卫军,是员虎将,打先锋还可以,带兵就不行了,谋略不够,排第八有点多了;排第九的孙策,人称“小霸王”,自幼跟随孙坚行军打仗,为东吴开疆辟土,可以说是吴国的开国皇帝,连周瑜都对他心服口服,排前五都不为过;



后面的就不一一细说了,不过特别说下张辽、甘宁和魏延,张辽乃曹操的“五子良将”,文韬武略不输关羽,勇猛忠义不输赵云,跟随曹操讨伐昌豨、袁绍,屡立战功,能独当一面,合肥一役杀得孙权十万大军哭爹喊娘,威镇逍遥津,比吕布厉害多了;甘宁号称东吴第一高手,水战马战样样在行,箭术也不错,曾射杀大将凌操,最有名的是甘宁率百骑劫营,不折一人一骑;最后说说这个魏延,他虽然是中途才加入刘备的,也没被封为“五虎上将”,估计是受到诸葛亮的阻挠,但是刘备对他很是看重,封他为汉中太守,执掌兵权,这个位置不是谁都能坐的,至少赵云没有,要不是长有“反骨”,入五虎上将又有何不可,替代黄忠应该是没问题的。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主要是以《三国演义》为准,结合少许史实,毕竟通读东汉到三国再到晋魏的全部史料,还是有些难度的,没有一万字,分析不了,所以,不必深究,浅尝即可。


文化百说


《三国二十四名将》看看就行了,没必要太当真。

《三国二十四名将》是网上流传的一首打油诗,里面记录了三国时期的二十四个武将: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张辽,张郃)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当然,《三国二十四名将》也有一些不同版本,主要区别是赵云和马超换了一个位次,把马超放在了第二位,赵云则到了第五,也有部分版本把邓艾换成了文鸯。

因为三国的故事以《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最广,所以很多人都会把《三国二十四名将》当作《三国演义》里武将的排名,然而这个说法并无依据,而且这个排名明显和《三国演义》里的记录不符。

像庞德曾经和关羽战平,但是排名很低,而太史慈和张辽战平,排名却远高于张辽,颜良、文丑都击败过徐晃,排名却低于徐晃。更搞笑的是在《三国演义》里属于打酱油角色的张绣,连于禁都打不过,居然堂而皇之的上榜。

从张绣也能上榜看,《三国二十四名将》应该是综合了所有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而成。毕竟在评书里,张绣也能和赵云打上三百回合,自然有资格排进去。而这些民间故事版本众多,说法不一,有典韦击败过张飞的,有张飞击败过吕布的,甚至还有曹彰一人独占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人不落下风的。

本来《三国演义》里武将武艺的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再混杂进其他民间故事,所以大家对《三国二十四名将》争议一直很大,因此看看就行,没必要太较真。


不沉的经远


三国廿四名将比较约定俗成的排位顺序有哪么几句诗: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请看,其中没有周泰,如果说周泰早丧,那么应该有东吴名将凌统,非但没有凌统,且无吕蒙。还有一位文鸯,更是厉害,也没列入,那姜维姜伯约呢,钟会、邓艾也没有。总之,见仁见智,只有自己心领神会了。


老顽童374236889


三国名将排名,有民间的演义排名,也有官方的正史排名,不该混为一谈,曲解其意。

所谓的“二十四名将”排名,便是以演义来排的,所依据的是演义中将领的武力值来定义的。与其说是“名将”排名,感觉更像是“猛将”“战将”“武将”排名。

而正史中,真正能名垂青史,受武庙供奉的三国名将,就屈指可数了。只有:诸葛亮、邓艾、张飞、吕蒙、陆抗、张辽、关羽、周瑜、陆逊,区区九人。而且正史上的名将排名是根据将领的统兵作战能力来定义的,与谈论武力值的演义排名有较大差异。



在讨论名将排名时,应分清楚演义和正史、武力还是统帅,不应混为一谈,或厚此薄彼。现今网上的歪风邪气,以正史讨论演义,或以演义讨论正史,都是不可取的。


首席水军大都督


三国二十四名将是我们通过对三国演义解读后,通过对各位猛将的表现掺杂个人喜好的排名。

三国志是大家认为正史记载三国历史的史料,很多名将在正史中可能就是一句带过,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罗贯中,通过文笔让这些猛将,性格完整,有血有肉,吕布:武力的巅峰,关羽:忠义的化身,赵云:浑身是胆,张飞许诸:勇猛无敌,典韦:力敌百人等等。

三国中的统军将领,作为将军,应该不会有很多单挑的机会,然后他们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是不同的,三国演义三分虚,七分实,武将排名是后人对这些武将的热爱。




逐浪历史感悟人生


就问一个问题,老黄忠老了居然刀法上逼得二爷用拖刀计赢了他,但射术精良,这样一位猛将为何年轻时没有人提过?换言之,黄忠老时都能居五虎上将之位,那他年轻时岂不更牛逼?可没听过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