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呢?

關東在傳統意義上泛指以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為主的東北地區,因這一地區處在山海關以東,所以一直被稱為“關東”。在清朝的前、中期,關東地區是個“小禁區”,不允許平臺百姓前往,而且還設置了關卡,所以,到關東去,是要“闖”的,因為那是越軌犯進的行為。直到1860年(咸豐10年)解禁之後,前往關東謀生才開始合法。由於“闖關東”一詞流行已久,所以,也就被傳承下來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呢?

“闖關東”的由來

遠在宋遼金元時期,就有關內地流民出關營生,當時並沒有限制,來去自由。清王朝建立之初,流民出關也不必闖,相反還得到清政府相當大的鼓勵,因為關東本來就人煙稀少,加上明末清初戰爭的影響,人們紛紛逃離此地,導致關外“荒城廢堡,敗瓦頹垣,沃野千里,有土無人”。然而,眾所周知,關東是大清朝的起源所在,被稱為“龍興之地”,為強根固本,清廷多次頒發詔令,命令地方官,招撫流民,開墾荒田。

1653年(順治10年),專設遼陽府,與此同時還頒佈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佈開放遼東。結果,全國各地的流民紛紛湧入,這又引起了清廷的不安。《條例》頒佈15年後,也就是1668年(康熙7年),清政府宣佈關閉山海關的大門,《條例》被正式廢止。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呢?

清廷“禁關”的原因

清廷為什麼要關閉山海關、斷了人們出關的途徑呢?原因還挺複雜的:

一,防止被漢化

這其實是最重要的一點

因為滿清入關後,在各個領域都受到漢族傳統的衝擊,尤其在文化上。為了保護滿洲的“大本營”,類似於“本朝龍興之地,若聽流民雜處,殊與滿洲風俗攸關”的上諭屢有頒發。在清廷看來,滿洲的尚武之風不能丟,滿洲的風俗習慣不能丟,可在漢文化的衝擊下,想要保存下來確實太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封關!

二,維護滿族利益

關東地區的特產是人參、貂皮等,這些在當時完全屬於“奢侈品”,由滿族人民把持著,是八旗百姓的生計所在。可是流民大規模進入後,上山偷採者成千上萬,屢禁不止,這觸碰到了滿洲人的切身利益;

三,維護皇家利益

皇家在東北有什麼?獵場啊,當時東北設有圍場,供皇家狩獵之用。圍場面積太大,而皇家去狩獵的次數又少,管理起來很不方便,更無法禁絕“遊民借開荒之名,偷越禁地,私獵藏牲”;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呢?

四,政治需要

大清入關後,全國“反清復明”的呼聲不絕於耳,反清運動更是此起彼伏,這不利於滿清的統治。而開放關東後,各地流民大量彙集,很容易形成反清力量,為了消除這種隱患,關閉山海關就顯得勢在必行

五,賦稅較低

因為東北地區是大清崛起的發源點,所以,即使在遷都北京之後,這裡依然被視為滿洲的“根據地”,因此,東北地區的賦稅在當時是最低的,有些地方甚至都不用繳納賦稅

......

在這麼多因素的綜合下,清廷頒佈的禁令一次比一次嚴厲,先是要求“永行禁止流民,不許入境”,後來在此基礎上再度升級,直接下達了“逐客令”。

1740年,也就是乾隆5年,乾隆皇帝頒佈上諭:

令奉天沿海地方官多拔兵稽查,不許內地流民再行偷越出口......令守邊旗員沿邊州縣嚴行禁阻,庶此後流民出口可以杜絕

(《大清會典事例》)

當然,清廷也清楚“閉關”仍不足以抵制“漢俗”的侵襲。因為在當時通往關東的途徑可並非只有山海關一條路,從海上可以進入、經蒙古也可進入,有鑑於此,康熙年間清廷又花了幾十年時間,設置“柳條邊”以其禁絕。可是,儘管清廷煞費苦心,但北方流民入關謀生卻屢禁不絕,而且呈不斷擴大的趨勢。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呢?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僅山東流民入關者就達到10多萬人;1776年(乾乾隆四十一年),據估計在關東謀生的華北農民總計達到180萬人,這些流民都是在閉關條件下、私自進入關東的,所謂“闖關東”即由此而來。

1860年,關閉的山海關大門重新向流民敞開,流民入關東謀生不再被視為非法。只因“闖關東”一詞已約定俗成,也就成為劉流民去關外謀生的代名詞了。

人們為何要“闖關東”?

闖關東的人群中,以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為多,而其中山東為“最”。1911年,東三省人口總計1841萬人,其中約有1000萬人都來自山東、直隸、河南等省;進入民國時期,“闖關東”浪潮仍然高居不下,據不完全統計,從1912年到1949年,流入關東的人口接近2000萬人,平均每年約52萬人,其中1927、1928、和1929年連續三年都超過百萬人之多。規模如此龐大,難怪“闖關東”被人視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也被譽為“全部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大舉”。

“闖關東”的浪潮持續了數百年,人們在驚歎其數量之大的同時,也會不約而同想到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多的關內人非要去闖關東呢?尤其是清朝前期,“闖關東”被認為是“違法現象”,那是要冒風險的,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還要去關東,是關東有太吸引的東西?還是自身所在地有迫使自己離開的東西呢?當時山東“闖關東”的人數最多,咱們姑且就以山東為例進行解析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呢?

安土種田,是中國農民的特性,山東作為孔孟之鄉,這種特性更是根深蒂固,可是山東人不顧一切“闖關東”之舉,到底有什麼迫切的理由呢?個人認為,其中有兩點尤其值得重視:

第一,人口壓力

清朝經過“康乾盛世”的發展,人口數量急速增加,山東尤為嚴重,出現的實際情況就是地少人稠,人滿為患。進入近代,人口壓力更大,1850年山東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5人,名列全國第四;1911年升為第三;1936年升為第二!雖然僅次於江蘇,但當時的山東無論是在經濟發達程度上,還是對勞動力的收容量上,都無法和江蘇相比。顯然,人口壓力是山東農民“闖關東”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第二,天災人禍。

山東是近代史上自然災害多發區,有人統計,在清代268年曆史中,山東曾出現旱災233年次,澇災245年次,黃河、運河水災127年次,潮災45年次。除僅有兩年無災外,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水旱災害發生,這些還沒有計算冰災、蟲災等。按清代建制全省107州縣統計,共出現旱災3555縣次,澇災3660縣次,黃河、運河洪災1788縣次,潮災118縣次,全部水旱災害達9120 縣次之多,平均每年被災34縣次,佔全省縣數的31%!這種災害的多發性、嚴重性,令人震驚,自然災害對百姓生活的影響也可想而知,為了生存,“闖關東”就成為當時的一條出路;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呢?

與天災結伴而行的是人禍。後滿清時期,山東兵災匪患連年不斷。在史書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西方列強動不動就將戰艦開進膠州灣,膠州灣在哪?膠州灣就在山東。而且在晚清時期,山東承擔了很大一部分不平等條約的賠償攤派額度,這些都增加著山東人民的負擔。當有些人意識到自己無法承受時,就不得不離開山東,到外地謀生。舉目無親時,關東,無疑又成了理想之地

第三,關東的優勢

清朝前期人們要“闖關東”的理由咱們已經說過,轉折點在1860年,清政府開放了山海關。地廣人稀、沃野千里的關東地區很快就吸引了無數人,人口的聚集很快就帶動了當地的繁榮;而且關東還臨海,不管是耕種,還是經商,都是流民的首選。

由於大量山東人聚集在關東,帶動了更多的山東人聞風而來,在當時的膠東地區,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還有些地區認為,沒有“闖關東”經歷的人,就是“沒出息”的表現。這時的“闖關東”已經不再是一種無奈之舉,而是主動選擇,這種積極性也讓“闖關東”在山東地區成為一種潮流。關東,簡直成了山東人的第二故鄉

山東,只是“闖關東”現象的一個縮影,其他省份的情況雖然沒有山東這麼強烈,但是,出發點和目的還是一致的,而且,山東人“闖關東”的理由也具有很大的代表性,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在當時熱衷於“闖關東”的原因所在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呢?

“闖關東”的影響

那“闖關東”又帶來了什麼影響呢?“闖關東”最大的影響就是改變了東北的面貌,為東北的崛起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首先,大量流民的進入使關東地區的人口數量一再增加。這是什麼概念?人氣!就像現在做生意,只要能把人氣拉上去,絕對不會虧本。關東也一樣,人氣上去了,才有談“發展”的資格;

其次,隨著人口的增加,關東的耕地面積也在不斷擴大。1873年,關東的耕地面積僅有2400萬畝,1913年就達到了12300萬畝。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關東地區“缺糧”的問題得到解決,“民以食為生”,只要解決了溫飽,就為其他行業的興起打下了基礎;

最後,人口的增加和農業的發展都為東北地區工業、貿易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這些行業的發展反過來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前往關東,這是個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

清廷關閉山海關,為何“闖關東”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呢?

尾話

現在談到東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名滿天下的“北大倉”,可如果沒有外地流民的進入,“北大倉”可能還要在“北大荒”的位置上停留很久。不管大家承認與否,咸豐,那個被人認為是“毫無建樹”的皇帝,他能夠認識到漢文化的大勢所趨,能夠意識到“閉關”對關東地區的制約,進而徹底放開對“闖關東”的限制,單從這個政策而言,他是英明的。沒有他,東北地區的發展可能還要滯後很長時間

“闖關東”的流行不但給關東地區經濟振興注入活力,也有效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和交流,這對地區的穩定、繁榮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由於“闖關東”的盛行,才有了今日東北的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