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帝與嬪妃的相處不像電視劇那樣?

大夥兒應該都知道,在清宮劇裡面還有更多的細節部分是歷史不曾上演過的,此外,也有不少戲劇情節是錯誤的,與歷史不同的。例如大清皇帝是不會摟著寵妃過夜睡覺的。因為按照大清宮廷的規矩,侍寢嬪妃是不能夠整夜和與皇帝睡在一起,而皇帝更不會前往東西六宮中任何一位嬪妃的寢宮中過夜,畢竟身為萬民之主的皇帝,也得遵照禮制規矩在走,而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不過,其實我們可以自此看出,除了像商紂王那般的昏君喜愛妲己這樣的妖媚女子之外,真正的明君所寵愛的嬪妃多半是具備良好婦德與傑出才華之人,也就是所謂的侍奉公婆甚勤、能夠操辦好一家大小事務或懂得分擔家人及夫婿煩憂的賢淑女子。

大清皇帝與嬪妃的相處不像電視劇那樣?

清朝皇妃

那麼大清法律有沒有明定清代皇帝得在何時召幸誰呢?其實,清宮內有一套安排程序,需要一一執行。

話說皇帝的後宮其實得依據規定,配好一定數量的嬪妃,而皇帝在一年內確實有三天是被明確規定該與誰度過的。例如每一年大年三十的除夕、正月初一與初二,皇帝在這三大節日中是一定得在皇后的宮中度過的。皇后畢竟是六宮之首,皇帝再寵愛某妃,也豈能不討個吉利順遂。倘若真刻意在這喜慶的三日中捨棄皇后離去,不僅有違先例,亦擺明帝后萬分不合,這準要生事了……。

不過,皇帝畢竟是掌有萬民之上的強權,除了這三天的法定規矩,其餘時間終究得順著皇帝的意見。皇帝瀏覽過綠頭牌後,若想要誰侍寢,就翻她的牌子。總管會記好牌子,並通知該嬪妃做好準備。

因為皇家實行兩餐制,所以皇帝約莫在下午三點用過晚餐後,敬事房的太監會奉上讓帝王決定今晚的侍寢嬪妃的“綠頭牌(綠頭籤)”。綠頭牌上面寫著該嬪妃的資料:年齡、旗籍、封號等,而像是生病或生理期來的部分嬪妃的綠頭牌,是會被事先撤下,所以並不會呈遞到皇帝面前。這種事兒的負責人是皇后,因是她的職責所在,故得預先把關。其實,統管六宮的皇后也不是如大家想的或是如戲劇上演的那樣,一旦掌權就會暗地裡興風作浪,或暗地裡探聽到各宮的瑣事。

然而,皇帝瀏覽過綠頭牌後,若想要誰侍寢,就翻她的牌子。總管會記好牌子,並通知該嬪妃做好準備。

大清皇帝與嬪妃的相處不像電視劇那樣?

清朝妃子

此外,受到多位清帝喜愛併入住的養心殿的後頭,東西方各有兩片圍房,圍房內各三間房,能夠同時入住六名嬪妃,此處正是嬪妃侍寢的值班房。由於侍寢的嬪妃不能整夜與皇帝處在一塊兒是清宮規矩,所以嬪妃最終是得離開的。這規矩是為了維護皇帝的安全,避免皇帝在熟睡時遭到枕邊人行刺。再者,是為了皇帝的健康。因為皇帝在嬪妃離開之後就可以好好休息了,這樣也可以為明日的早朝養精蓄銳,以免精神不繼而無法思緒清晰的處理政務。

不過,也有研究者持其他意見,認為主因是基於滿清宮廷的規矩:除了後宮之主——皇后以外,其他嬪妃不準與皇帝一同過通宵。這裡面暗藏的意義,正是古人十分謹守禮儀制度的道理存在。

大清皇帝與嬪妃的相處不像電視劇那樣?

清朝服飾

既然嬪妃無法與皇帝過夜,那麼皇帝自然是不會留在任何一位后妃的寢宮內。正因如此,電視劇裡出現了嬪妃伺候剛睡醒的皇帝更衣上朝,是不符合正史的。想來是劇組因應劇情需要,特意拍攝此景,要刻意強調戲劇中的人物情感。其實,歷史上並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由於,影視劇作得強化某部分的狀況或是某些人物之間的緊密聯繫,所以詮釋出來的景況並非等同於真實的,因此觀賞戲劇的民眾得先認清楚這一點,這樣才不會曲解了歷史而不自知。

此外,影視作品中不乏皇帝幸宮的細節:得到通知說今晚成為侍寢人的嬪妃得光著身子,再以毯子包裹著,接著被太監們送往養心殿。很多人都說,此舉是為了確保皇帝的安全,畢竟一絲不掛的嬪妃是無法對皇帝出手的。

關於這一種論點,清東陵博物館副館長李寅表示,皇帝沒有大家想像的這麼危險。然而,這種“運送嬪妃”的方式是不可能的,因為大清皇帝很務實,也沒有外人想得那麼專制。他們算是很尊重女權,不會這麼不顧慮嬪妃們的感受。所以,這又是一起因為影視戲劇的關係而讓眾人對歷史產生了誤會的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