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記憶(玉米麵饃 酸菜 玉米糝湯)

小時候,我們那地方包穀是主糧,包穀糝子和包穀面饃就是主食。

鄉愁記憶(玉米麵饃 酸菜 玉米糝湯)

苞谷糝是將玉米曬乾以後在磨面機上磨成不規則的小碎粒,色澤金黃,這種活一般是父母拉著架子車去或者父親抗著包穀袋子我跟在後面去的。做包穀糝時候,舀上一碗生的苞谷糝,等水燒開之後,一手端著碗往鍋裡一抖一抖的倒,再放進少許鹼面,一手用鐵勺在鍋裡慢慢轉圈攪拌;然後蓋上鍋蓋,用柴火火燒開,連續燒開、攪動,連續四五次苞谷糝就熟了。當然鹼面要放適量,火候大小也要掌握好,最好是柴火火或者是秸稈均可;一般在爐子或電飯鍋裡熬的苞谷糝缺少那種香醇的味道。

從小到大,印象中一直都在吃包穀糝,1999年以前,白麵很少吃,大部分還是以包穀面饃和包穀糝為主,記憶最深的就是在家裡吃和在學校吃。

鄉愁記憶(玉米麵饃 酸菜 玉米糝湯)

在家吃包穀糝,記憶最深的是冬天,放了學,踩著二三十釐米厚的雪,揹著小書包,咯吱咯吱、晃悠晃悠走著,路邊老桐樹枯枝上的雪“啪”掉下來一蛋子,掉在脖子裡,那個冷啊,渾身一縮,頭往下一低,拿棉襖袖子慢慢的蹭出來,用袖子再抹一把鼻涕,屁股一撅一撅趕緊往回跑,後面小同學在喊,“走滑雪去吧!”,我也不理了,因為我還沒有放學時候就肚子咕咕叫了,我要回家吃飯了……跑進院子,除了房子、樹幹、院牆還有青灰的色調,其它都是白色的,好靜啊,剛跑兩步,樹枝上的喜鵲飛起來了,又是啪啪的雪蛋蛋掉下來……進了房門,灶火的柴火燒的噼裡啪啦,籠圈和籠蓋的蒸汽不斷向外冒,感覺暖和多了,媽媽趕緊給我拿掃炕笤帚拍掃了身上的雪,把書包拿下來,籠蓋一接,是熱騰騰的包穀面饃,下面不用說就是包穀糝子了,一人一碗,爸爸又在酸菜缸裡撈了一碗酸菜,澆上油潑辣子,一拌,我迫不及待的動了筷子,剛夾了一口,好涼啊,就把饃翹巴巴的掰開,把酸菜夾進去,媽媽問:“你的手咋了?”,“老師打了”,“拿什麼打的?”“教棍……”,“那臉又咋了?!”,“同學抓的……”,爸爸趕緊說“趕緊吃飯吧,小孩麼,那有啥!”,就這樣,我們彼此懷著不同的心情吃著那最美最普通的童年飯……包穀糝子吃完,媽媽把鍋底那一層用鍋鏟剷起來,焦黃焦黃的,放在碗了,等晚上了一炒還能吃,我們把這東西叫“ge zou zi”,呵呵。

鄉愁記憶(玉米麵饃 酸菜 玉米糝湯)

再就是在學校吃包穀糝子了,三年級就開始住校了,我和二哥年齡相仿,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總是寄居在他的宿舍裡,這樣他可以照顧我,我倆吃飯也方便,但是因為作息、打掃衛生等原因為,學校老師找過他談話,同學也和他鬧過意見,但最終還是出於同情吧,就那樣一直從小學三年級到他初三畢業。那時候小學和中學的主食都是包穀糝子,二兩票一碗,用舀水的馬勺,一馬勺剛好是一碗,稠稠的,端到宿舍,打開箱子(那時候住校生人手一個箱子,裡面都是碗筷,饅頭,簡單日用品等),拿出一個罐頭瓶,裡面裝的酸菜,或者是鹹菜,就著菜,宿舍裡面木板床通鋪,坐兩行,胡嚕呼嚕吃的很香,吃完碗底一溜一溜,就和剛開春犁過的地一樣,規則有形。那時候,學校條件有限,洗碗就在學校後面的河裡,碗拿到河裡,碗底的糝子就黏住了,不好洗,就把碗泡在河裡等,等著等著就發開始愣了,或者也是在聽我哥和他們同學聊天吧,等過一會人家都洗碗呢,我發現我的碗不見了,瞅了一圈,發現是被水沖走了,那個急呀,那時候一個碗可是好幾毛錢呢,就踩著一高一低的石頭蹦蹦跳跳的追,碗也是走走停停,一會看著到岸邊了,一會又順著水流旋轉到深處,眼看著過了白小,到了東大橋,還是拿不到手裡,一著急,直接跳進水裡……碗拿上了,棉鞋卻溼了,棉褲也溼了,哇哇的哭著就回學校了……

鄉愁記憶(玉米麵饃 酸菜 玉米糝湯)

上了高中和大學,就很少吃到苞谷糝了。學校灶上饅頭和米飯居多,吃不上苞谷糝的時候,我心裡挺難受的,因為我知道父母在家裡還是經常吃包穀糝子的,於是常常想念老家的苞谷糝,更是想那個院落和那兩個人。偶爾到了寒暑假,一會家就要吃包穀糝或者攪團,父母總是訓:“還沒有吃夠?回來了,給你做點好的吃!”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在外面比他們吃的好……

鄉愁記憶(玉米麵饃 酸菜 玉米糝湯)

上班了,父母很少進城,但總是託人捎來大包小包的小米、包穀糝、紅小豆等,有我姐的,有我哥的,都分的好好的,斤兩都一樣……

現在,我去飯店或者飯館叫飯從來不說要稀飯,就說來一碗糝子或者米湯,服務員笑我,朋友笑我,笑完,我像孔乙己一樣淡淡的說,那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