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昆山市,顾炎武的故乡,光听名字就令人向往的古镇

虽然自小长在北方,但对于江南水乡古镇却却格外的喜爱,也许是那古朴的石板路、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建筑,亦或小桥流水般的柔情,无不吸引着我前去。自从在南方工作生活后也曾走过不少古镇,但唯独这个古镇更让我着迷,它就是千灯古镇,有着江南水乡古镇的清丽婉约与古朴宁静。

隶属昆山市,顾炎武的故乡,光听名字就令人向往的古镇

千灯古镇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传言是古时第1000座烽火台在此建立,后来才改名叫做千灯。这里是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又是昆曲的发源地,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

隶属昆山市,顾炎武的故乡,光听名字就令人向往的古镇
隶属昆山市,顾炎武的故乡,光听名字就令人向往的古镇

明末清初著名爱国学者顾炎武就诞生于此。因此此地有顾炎武的故居,故居占地60亩,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朝东落西,为五进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自东而西依次为水墙门、门厅、清厅(轿厅)、明厅(正厅、楠木厅)、住宅楼,北侧有背弄连接灶房、读书楼和后花园。

隶属昆山市,顾炎武的故乡,光听名字就令人向往的古镇

镇北余氏典当,为明末清初徽商的老宅,当时算镇上的大户,五进徽派建筑很气派,屋内摆放着红木家具,门上有精美的雕花。徽派建筑所共有的灰瓦白墙和高大的门楼,门楼墙壁有精致的雕花,屋顶的雕花更为精致美丽,整个建筑里有一套贯通的水系,再加上绿树成荫让你有种置身仙境感。

隶属昆山市,顾炎武的故乡,光听名字就令人向往的古镇

千灯古镇有一个著名的景点“三桥邀月”,分别是三个时期不同的桥。东边的方泾浜桥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

隶属昆山市,顾炎武的故乡,光听名字就令人向往的古镇

昆曲就被誉为“百戏之祖”,作为昆山腔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元末明初著名的戏曲家顾坚就是千灯古镇人氏,至今这里还保留着顾坚故居和纪念馆。

隶属昆山市,顾炎武的故乡,光听名字就令人向往的古镇

延福禅寺和秦峰塔都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后代屡毁屡修,高七层的秦峰塔是古镇的地标,老远地在古镇入口就能看到,可惜出于保护的需要不能登塔。寺庙的玉佛殿中还可以看到“世界第一卧佛”,这尊来自缅甸的玉佛长8.9米,镶嵌有1500多颗红宝石、蓝宝石和翡翠。

隶属昆山市,顾炎武的故乡,光听名字就令人向往的古镇

漫步在千灯古镇里,脚下有一条长达1500多米的石板街。这条小街始建于南宋,南北贯穿古镇,算起来已经有将近1000年的历史了,是目前为止江苏省内最长,而且保存最完整的一条石板街。石板街,南北贯穿古镇,并连接各支路,呈蜈蚣形。全长1.5公里,主干街道长800米,由2072块长条形花岗岩铺设而成。石板下面设有既宽又深的下水道,与古镇各处的河埠、河滩相连通。因此,即使下滂沱大雨,石板街上从不积水,转晴即干。

傍水而居,摇橹为生,因水而兴。一桥又一桥横跨,一枝又一枝杨柳拂荡,一声又一声吆喝唱响,岁月静静流淌,似乎不留痕迹,唯有凿自南宋的青石板路承接起一代又一代或沉重或轻快,或忧虑或欣喜的脚步。

隶属昆山市,顾炎武的故乡,光听名字就令人向往的古镇

如果这篇文章让您阅读愉快,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哦,关注作者了解更多古建风景,感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