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如何“骗”孩子

欢迎来到今天的辣妈日子,“骗”这个字不太好,生活里谁也不想受骗,当然也不能去骗别人,那么为什么说优秀的父母都是高明的骗子呢?其实“骗”并非欺骗,而是让父母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或者说是给予孩子鼓励和希望,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今天辣妈就跟大家聊聊为什么优秀的父母都是“骗子”。

“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如何“骗”孩子

案例:

一个学生语文只考了13分,妈妈问他为什么考不好,他说对语文不感兴趣,上课没认真听。妈妈骗他说:“你不感兴趣,没认真听都能考13分,说明你太厉害了。如果稍微花一点儿时间的话,一定会考得更好的。”

接下来这个孩子考了20分,妈妈又说他很聪明,稍微用点儿力就进步这么多,如果努力再多一点儿,那真是不可思议。在妈妈的“骗术”下,他一直不断努力,成绩越来越优秀。

“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如何“骗”孩子

分析:

心理学家曾经研究得出结论:想让别人变成什么样的人,就以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对待他。这句话换一种方式就可以这样说:“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骗’他是什么样的人”。比如用尽方法告诉孩子他是热爱学习的,并且平日里也把他当成是爱学习的孩子对待,那么孩子就会去尝试一下爱学习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孩子有任何爱学习的表现,我们就立即予以肯定,那么孩子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长此以往,孩子给你的惊喜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如何“骗”孩子

有一个世界级的大骗子,叫罗森塔尔,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次他到一个学校,随便挑了十几个孩子,硬说他们是天才,结果八个月后,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真的发现这些孩子进步明显,慢慢变成了天才。

这个骗局后来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待效应”,几乎任何一个学教育的老师都知道这个骗局,凡是能从中悟出点道理的,掌握这个骗术的,都成为优秀老师了。

“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如何“骗”孩子

这种方法不用责骂、不用体罚,就可以将孩子逐步引导成热爱学习的人,因为孩子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爱学习是他本来就有的状态。当然,我们要注意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一切情况,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我们不能用此方法“绑架”孩子,比如孩子喜欢音乐,却偏偏告诉孩子:“你是个绘画天才。”那是不行的。

“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如何“骗”孩子

总结:

“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能不能恰如其分地“骗”孩子。如果希望你的孩子优秀,那么就“骗”他说:“你是非常优秀的。”如果希望孩子是做事努力的,那么就“骗”他说:“你做任何事都很努力,我希望你保持这个优点。”我们遵循这个方法,就意味着先把孩子定位为优秀的、聪明的、有爱心的,等等,说到底是一种对孩子的期许,并鼓励他相信这种期许,以鼓励孩子逐渐地往这方面靠拢。

“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如何“骗”孩子

这种“骗”并不是哄骗或者欺骗,“骗”的本质是爱。其实这是一份相信,相信孩子,并让这种相信的力量感染到孩子,当孩子沮丧无力的时候,当孩子自信缺失的时候,我们可以“骗一骗”,点亮孩子生命里那团向上的火焰,让孩子一往直前,毫不畏惧。家长做高明的“骗子”,就会有优秀的孩子。

“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如何“骗”孩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你不断告诉孩子他不够优秀的时候,其实你也是个骗子,只不过把孩子骗成了一个不优秀的人而已。原来“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你如何“骗”孩子。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优秀,请你“骗”他说,他就是优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