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唐山農村低保標準達年人均4824元

原標題:今年我市農村低保標準達年人均4824元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今年以來,市民政局通過提標、擴面和農村特殊困難群體兜底保障三項措施,積極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相結合,形成脫貧攻堅合力,在助力全市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該局通過持續提高農村低保標準,為高質量脫貧打基礎。在我市農村低保標準已高於扶貧標準的基礎上,2019年提高到每人每年4824元,比2018年增長12%,高於城市低保標準的增幅10%,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高質量脫貧奠定了基礎。目前,全市農村低保人均月補差(實際人均發放低保金)323元,農村低保標準和補差水平均居全省前列。

為了大力提高低保保障率,努力擴大兜底保障脫貧攻堅覆蓋面,市民政局多次進行工作調度和專項督導檢查,每月通報擴面工作進展情況,並抄送縣級人民政府。針對農業人口較多的大縣,不打招呼,直接下沉到鄉鎮,走村入戶,點對點、面對面查找問題,現場解剖,督促整改。目前,全市農村低保61683人,較上半年淨增2709人,保障率從上半年1.44%提高到1.5%,圓滿完成省定指標,避免了“漏保”“錯退”,防止群眾因“兩不愁”問題滑入貧困人口。

同時,該局全面貫徹省民政廳等三部門《關於推進農村特殊困難群體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困難老人、未成年人等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農村特殊困難群體,參照單人戶納入農村低保。脫貧攻堅期內,納入農村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後,給予1年的漸退期,確保不影響其穩定脫貧後再退出低保範圍。堅持應保盡保的原則,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範圍,保障其基本生活。

目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23人,其中納入低保2351人,納入特困供養707人,民政部門充分發揮了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趙俊傑 趙立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