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常用 藥對總結

中藥常用 藥對總結

藥對是中醫臨床常用的相對固定的2味中藥的配伍組合,

是中藥配伍應用中的基本形式。

中藥的藥對配伍能體現一個處方組成的框架,幾個不同的藥對組合在一起,

可構成不同功效的處方。

通過藥對可以加強對中藥的理解,藥對需在中醫師指導下,辨證服用。

以下選用部分常用藥對,供臨床參考。

威靈仙、葛根

通絡祛風、解痙止痛,適用於頸椎病之頸項強痛病證。

海桐皮、豨薟草

祛風溼,適用於風溼痺病。

附子、肉桂

溫陽祛寒,適用於命門火衰證。主治命門火衰。

附子、乾薑

溫陽祛寒、溫補脾腎,適用於陽氣衰微、陰寒內盛之裡虛寒證。脾腎陽虛適用。

桂枝、附子

溫陽固表、溫陽化氣,適用於風溼表虛證、腎陽不足之腰痛。

棗仁、柏子仁

養心安神,適用於血虛失眠證。

龍骨、牡蠣

鎮驚、收斂,適用於肝陽上亢之驚、癇病,滑洩不止諸證。重鎮心肝生用,固攝收澀煅用。

磁石、珍珠母

定驚安神,適用於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代赭石

降逆滌飲,適用於痰飲嘔吐、咳嗽氣喘病證。

全蠍、蜈蚣

息風止痙,適用於各種痙病。

地龍、殭蠶

抗癲癇、止痛,適用於肝陽挾痰之癲癇、頭痛。小兒按年齡適當減少。

川芎、露蜂房

散風止痛,適用於劇烈的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僅可治標,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蠍、露蜂房

適用於邪躆脈絡、久治不愈之病證,有毒,只宜暫用,不能久服。

殭蠶、蟬衣

祛風除疹,適用於風熱癮疹之病證。

代赭石、牛膝

滋補肝腎、降逆下行,適用於肝陽上亢之眩暈、耳鳴。

陳皮、青皮

理氣健脾,適用於肝胃氣鬱之脘痞病證。效果較小。

枳實、厚朴

除脹消痞,適用於氣滯溼阻之痞滿證。效果較好。

香附、川楝子

理氣止痛,適用於肝鬱氣滯之脘協痛、痛經病。治氣分瘀滯。

延胡索、川楝子

理氣、活血、止痛,適用於氣滯血瘀之脘腹痛。治氣滯血瘀。長於止痛。

柴胡、鬱金

行氣活血,適用於氣血瘀滯之協痛、閉經病。長於疏洩。

川楝子、路路通

疏肝通絡,適用於肝鬱之疝氣。

檳榔、沉香

理氣降逆,適用於氣滯氣逆證。藥力峻猛。

小茴香、沉香

理氣止痛,適用於肝鬱氣滯之腹痛。藥力和緩。

莪術、三稜

行氣散血,適用於血瘀氣滯癥瘕病。

雞內金、三稜

消癥瘕、通月經,適用於血瘀型閉經、癥瘕。要節房欲、忌冷物、勿勞乏,堅持數月才能奏效。

桃仁、紅花

濡潤行散、活血化瘀,適用於血瘀證。

五靈脂、蒲黃

利溼祛瘀,適用於瘀溼相兼證。祛瘀之力大於利溼之功。

澤蘭、益母草

活血調經、利尿退腫,適用於血瘀挾溼的鼓脹、閉經病。此對藥性平和,有久服不傷正之特點。

乳香、沒藥

活血止痛,適用於血瘀痛證,特別是跌打損傷痛證。此藥對味苦氣濁,易致噁心嘔吐,有胃病史者慎用。

三七、血竭

祛瘀止痛,適用於血瘀型血證。

水蛭、虻蟲

破血消癥,適用於血積癥塊、婦人血積經閉。為峻猛破血藥,孕婦禁用,體質虛者應加入益氣養血藥。

麥芽、谷芽

消食健脾,適用於食積不化。此藥對含酶量較高,若炒焦則降低酶的活力,影響其療效,故以微炒為好。

牡蠣、玄參

軟堅散結、消瘤廮,適用於陰虛挾痰熱之廮證。

熟地、當歸

養血填精,適用於精血不足證。

熟地、白芍

補血填精,適用於精血虛弱證。此藥對主靜守純養,陽氣未衰,脾運尚健時,方為合適。

雞內金、白朮

補脾健胃,適用於脾胃虛弱之病證。

蜈蚣、當歸

扶正養血、祛風通絡,適用於虛痺證。此藥對與蜈蚣、白花蛇藥對相比,均有通絡治病效用,此藥對之扶正祛邪較佳,彼藥對之通絡搜邪力強。

附子、人參

大溫大補、回陽救脫,適用於陽氣欲脫病證。

玉竹、生地

滋陰養津,適用於肺陰虧損之乾咳、陰虛津涸之消渴、陰虧失養之痺證。此藥對為純陰藥對,胃陽尚健時可用之,否則需和他藥配合。

麥冬、天冬

滋養肺胃腎之陰,適用於陰虛之消渴、乾咳病。胃家素寒者應慎用。

何首烏、仙靈脾

平補腎中陰陽、生精強身,可用於精子異常之不育。

益智仁、補骨脂

收澀、溫脾腎,適用於脾腎陽虛之洩瀉、勞淋。

蛤蚧、紫河車

補益肺腎,適用於久哮、久喘勞嗽之病證。哮喘久嗽之病證,以正虛標實為多,故使用時應加些祛邪藥。

菟絲子、枸杞子

平補腎中陰陽,適用於腎精不足證。

當歸、丹參

補血活血通經,適用於閉經、月經過少病。

山茱萸、山藥

益腎澀精,適用於男子腎虛遺精、女子腎虛帶下。以不熱不燥、補而不滯、能補能澀為特點。

仙靈脾、仙茅

溫補腎陽、興陽道,適用於腎陽不足之男子陽痿、女子宮寒不孕。和蛇床子、石楠葉藥對相比,此藥性較緩;和肉蓯蓉、巴戟天藥對相比,均有補腎助陽之用,彼藥對溫補柔潤,此藥對溫補燥烈。

肉蓯蓉、巴戟天

補腎助陽,有溫而不燥,補而不峻之優,適用於腎虛證。和仙靈脾、仙茅藥對相比,均有補腎助陽之用,此藥對溫補柔潤,彼藥對溫補燥烈。

覆盆子、紫石英

暖宮補腎、固精止帶,適用於腎陽虛寒證。

鹿角、巴戟天

益腎助陽、溫通督脈、填補精血,適用於腎督陽虛病證。須防傷陰之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