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青岛即墨有个“大海南”村,这个名字有啥讲究?


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村庄位于青岛即墨的温泉街道境内,名字叫做“大海南”。相信不少朋友,听到这个名字会以为村庄位于“大海的南面”。实际情况是否如此,下面就到村里去看一看。

大海南村的交通很方便,从即墨城区可以乘坐126路公交车直达,而从青岛崂山方向则可以乘坐地铁11号线。

地铁的温泉东站,就在大海南村附近。

根据即墨地名资料记载,大海南建村时间很早,相传明永乐年间,刘姓就从“云南”迁来。而刘氏族谱追溯到的年代则是万历,即便是万历年间建村,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大海南村起初就叫做“海南”,后来村庄的旁边建立了一个小海南村,原来的村庄名称前面就加上了一个大字。从规模上说,大海南村的确也挺大,有六七百户人家,纪姓为大姓,也有尹、刘等姓氏。

大海南村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的房子比较新。

西边则能看到很多老胡同。

从现在的地图上看,大海南村并不靠海,并且海的位置是在村庄的东南方向,也就是说村庄叫做“大海北”比较合适,那为什么当初叫做海南呢?

按照地名资料和村里老人的说法,这其实与海岸线的变迁有关。在建村之初,村庄的北面是一片滩涂地,涨潮的时候就涌入海水。当时村庄位于海滩的南面,因此称作“海南”。而后来,海岸线后退,大海南变成了内陆村庄,与大海之间的方位也发生了变化,但村庄名称并没有更改。图为村庄北面的一条河流,当年这里其实就是海滩的一部分。大海南的变迁,也算是“沧海桑田”的写照。


现在的大海南村虽然已经不靠海,但村庄西面有一座红庙山,是周边的制高点,登上山坡,向南远眺,依然可以看到鳌山湾。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大海南”,也可以理解为“大海在南面”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