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在千呼萬喚中,《少年的你》來了一個史上最“突然”的定檔,將上映日期定在了3天之後。而且,在各大平臺,都取得了不錯的口碑,豆瓣更是給予了8.6的高分,這應該是流量擔當主演的電影中評價最高的一部。伴隨著口碑而來的,是首日破億的超高票房。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當然,這樣的成績並不讓人意外,無論是陳可辛、導演曾國祥,還是監製許月珍,抑或是編劇林詠琛、李媛、徐伊萌等人,都是當年《七月與安生》的主創,如今再次合作,無疑給電影的質量提供了保障。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陳可辛、許月珍、曾國祥、許宏宇(並非電影主創)

1、

這是一部關於校園霸凌的電影,講述在高考前夕,被校園霸凌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守護彼此成為想成為的成年人的故事。

電影的女主角陳念,她擁有一個並不是非常靠譜的母親,欠著大量的債務,而好友胡曉蝶被霸凌的事實也讓她十分痛苦。她活在黑暗世界之中,彷徨掙扎,渴望長大,擺脫一切。而小北則在其他人眼裡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混混,在這殘酷的世界裡,他靠著野性與混不吝的性格讓自己能夠活在這個世界。他的心裡也有痛苦,也有一片柔軟,父親拋棄了他,母親拋棄了他,從13歲開始就沒有人再關心過他。這也讓學會了偽裝自己。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兩個之間的邂逅,源於陳唸的善良,雖然活在黑暗的世界中,可是她卻依然溫柔地對待整個世界,而這份溫柔也讓她遇見了將她帶出黑暗世界的那束陽光,在看見小北被打之後,她選擇了報警,而這促成了她和小北之間的邂逅。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整部電影的主題,我覺得楊絳先生的這段話十分貼切:

如果經過不同程度的摧殘和折磨,彼此間加深了一點了解,孳生了一點同情和友情,就該算是那一片烏雲的銀邊或竟是金邊吧?——因為烏雲愈是厚密,銀色會變為金色。

常言“彩雲易散”,烏雲也何嘗能永遠佔領天空。烏雲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記憶裡不易磨滅的,倒是那一道含蘊著光和熱的金邊。

在小北和陳念相遇之後,導演特意給了一段空鏡,在一大片烏雲之下,金光透過烏雲,撒向大地。陳念救贖了小北,小北保護了陳念,讓她得以在校園霸凌之中得以堅強支撐,從而挺過高考。尤其是最後在車上,兩個人之間的交談,陽光灑向兩個人。象徵著兩個人都從暗黑的世界中得以逃脫,走在光明的大道之上。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2、

這部電影中,周冬雨的演技已經可以說爐火純青,自從《七月與安生》之後,周冬雨的演技可以說得到了質的蛻變,她把陳念從懦弱、到勇敢、甚至爆發,最後與小北之間的互相救贖,都展現的淋漓盡致,她的痛、她的愛,她的青春,也都鮮明地表現在了大銀幕上。從這個角色中,你可以鮮明感受到生活在陳唸的內在苦痛、掙扎以及渴望。周冬雨的演技在一眾90後女演員之中,可以稱得上是頂級了!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作為電影新人的易烊千璽的表現實在讓人訝異,他純屬的表現實在讓人難以想象這是第一部他擔當主演的電影,而這部電影也象徵著易烊千璽從“偶像”走向“演員”。

小北是一個很複雜的角色,他是一個小混混,他充滿血性又帶著少年獨有的叛逆,可是他也渴望溫暖,他很自卑,覺得自己是活在陰溝裡的人,所以在看見攝像頭的時候,他不自覺地帶上了帽子遮住了臉。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小北在電影之中大部分時間裡臉上都帶著傷,他崇尚用暴力解決問題,從而讓自己可以生存生活,所以在他的眼裡,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欺負人的人,一種是被人欺負的人。

直到他遇見了陳念,在看到他被人打之後,選擇了救他,而在看到他經常受傷之後,會問他疼不疼,並且阻止他再去打架,想要帶著他一起回到光明的世界。正如在書本上的那句話一樣:“即使生活在陰溝,也想著仰望星空。”陳念給予了小北以希望與溫暖。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小北這個角色因為成長的環境始終是壓抑著自己的情感的,所以在他躺著和陳念講訴自己的身世的時候,經過語調還很平靜,甚至整個臉部都很模糊,可是眼角的淚卻出賣了他內心的創傷,易烊千璽在演繹這段的世界將情緒的遞進與層次拿捏的十分到位。

正是這樣一個複雜的角色,易烊千璽卻完成的非常不錯,他讓我們相信,這個就是小北,而不是易烊千璽。尤其是在電影裡,曾國祥多次用逼近角色面部的特寫鏡頭,以及非常多的手持與跟拍,還有碎片化的剪輯,表現電影中所呈現的壓抑、不安、混亂、躁動,以及角色內心的絕望、孤獨。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這樣的敘事手法很高級,因為他沒有直接地通過敘事與角色臺詞來進行煽情表現這樣的氣氛,而是通過細節的處理、鏡頭的運用來呈現電影的氛圍,以及豐富角色的性格。

而這樣的特寫鏡頭無疑是非常考驗演員的演技,你的每一個表情細節都會被放大呈現在熒幕之上,任何的瑕疵都會被放大,當陳念偶遇被打的小北,小北滿是創傷的臉的特寫中,那眼神中呈現的痛、孤傲還有一絲的苦與訝異(他不明白為什麼陳念會想救他),全部呈現在了眼睛裡。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而在最後,陳念探視的那場戲,兩個人的臉在電影的處理下互相交織,兩個人之間的表情又哭又笑,將兩個人之間的悲劇與苦難表達的淋漓盡致,這種壓抑而未徹底宣洩的情感,反而將觀眾的心徹底攪動,被這情緒浸染。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如此複雜卻又層次化的表演,盡然都被易烊千璽拿捏的不錯,你難以想象,這個被稱為“流量”的少年居然有如此大的野心與抱負。但是又仔細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

而最後,小北與陳念走在路上,儘管還是在背後默默地跟隨,但是這個時候小北已經不怕攝像頭,他已經從陰溝裡出來,走在了光明的大道上。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這場戲是電影難的的歡樂的片段

3、

一個演員,如果真的想成為一名演員,就必須要離舞臺遠一些,凡是參加真人秀多了之後,那麼你的真人形象離觀眾越近,那麼你的角色形象就離觀眾越遠。

這兩年不太好的情況就是,流量時代,許多老演員為了獲取曝光度而不得不上綜藝節目,一個是為了錢,另外一個就是像通過獲取曝光度來獲得更多的劇本,從而有一個選擇權。這是目前非常不太好的情況。電影電視劇的選擇像流量傾斜。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當然,目前來說,網絡上的確對小鮮肉主演的電視劇熱度更高,你看,《情滿四合院》網絡上有人討論嗎。這放在前幾年是不可想象的,以前每年的爆火劇都是質量為上,比如《金婚》,比如《潛伏》等。

所以現在的很多小鮮肉壓根就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演員訓練,就開始演戲,演技怎麼樣不管,劇本怎麼樣不管,反正有粉絲尬誇,如果好就全身偶像的功勞,如果不好,那就是導演的鍋。所以現在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擠佔了演員的生存空間,而且因為它們頻繁的活動、代言、綜藝從而讓他們壓根沒有時間磨練演技,從而陷入了一個惡循環。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但易烊千璽這兩年除了舞蹈類節目,基本上沒有上過真人秀。都是出席一些晚會。可以看出易烊千璽對於綜藝這塊還是很謹慎,沒有為了流量和曝光惡意消耗自己。刨除一些以前的客串,特別演出,這幾年接的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少年的你》都是具有一定深度的劇集,角色性格、難度都比較大。

而在前段時間上映的《長安十二時辰》之中,易烊千璽對於演戲的天賦已經野心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整部電視劇共拍攝了217天,大量半文半白的臺詞,演員還需要親自騎馬追逐,這些對於演員的付出與考驗是非常大的,另外,如此考究的臺詞以及偏慢的節奏,還有整體的劇情,都註定了這部電視劇很難大爆,一般流量都不會選擇這樣的影視劇,但易烊千璽還是接下了這部電視劇。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長安十二時辰置景

而李泌這個角色在易烊千璽的演繹下,具有不一樣的光彩,儘管演技當是還略有些稚嫩,卻可以看出他的努力。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而在這部《少年的你》中,易烊千璽的演技又得到了質的蛻變,完全打開自我,任由角色藉助它們的肉身傳達情緒控制觀眾。從而與整個角色融為一體。作為一個演員,能夠擁有這樣的一個經典的角色,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要有運氣。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大家看一下這個眼神

如果每一個流量都可以向易烊千璽一樣,將自己毫無保留地交給角色,與角色融為一體(這其實對於身體的創傷很大,很多原因因為沉浸在戲裡走不出來而精神出現問題),那麼對於觀眾而言,這會是一種多大的幸運。

但是,在塑造整個角色的時候,所要拋棄所要忍受的一切,又有幾個流量可以做到呢?畢竟有些流量拍電影連頭髮都不願意剃,

這部電影之後,讓我們為影視圈多了一個實力演員“易烊千璽”而喝彩!

《少年的你》之後,請叫他“演員”易烊千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