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道德经》这一句:无中生有,便可洞察人生大道,实现趋利避害

《道德经》第四十章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

读懂《道德经》这一句:无中生有,便可洞察人生大道,实现趋利避害

这是《道德经》中最短的一章,但是,却高度浓缩了道家的哲学精髓,不容忽视。

如果说一个人希望能够以最短的时间了解道家和《道德经》的核心精神,或者说希望以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对《道德经》的认识,非此句莫属。懂得了这句话,一生信守,受益无穷,天地万物皆可看破,人间万事皆可找到破解之策。

何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认为大道时刻都在运行,承载着万物的来去与生死,大道运行的方向是反向的,与我们常规思维不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感觉的事物都是越增越多,比如钱越攒越多,人越长越高,官越当越大,房子越盖越高。

但是,老子认为,大道不是按照这个方向前行的,我们人看到的只是局部的变化,或者一时的变化,真正站在整个事物的发展过程看,事物都是向与自己期待相反的方向发展。

读懂《道德经》这一句:无中生有,便可洞察人生大道,实现趋利避害

比如,我们生下来,貌似生命的开始,其实,我们实际上却是走向死亡。我们为爱而结婚,总觉得婚姻是爱情的结晶,但是,婚姻往往是浪漫爱情的结束。我们总觉得多捞一点钱才能保证一生富贵,但是,真正长寿的往往是穷人。我们总希望获取高位,以收获人生的尊严,但是,得到了才知道高处不胜寒。

人的欲望之不可控,就是人总是喜欢局部地看问题,所以,拼命向世界上去索取什么,争强好胜,争凶斗狠,到头来,往往适得其反。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我们一厢情愿。个人如此,家庭如此,社会如此,国家亦如此。

读懂《道德经》这一句:无中生有,便可洞察人生大道,实现趋利避害

有人说拿破仑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二字,而滑铁卢之战又说明了什么。西特勒疯狂,墨索里尼骄傲,日本军国主义野心无际,最终也是被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当年美苏争霸,争到最后,也是两败俱伤,昔日辉煌终成往事,世界正在朝着多元化格局而前进,这是大道。

百家讲坛李清泉老师亲授道德经全面上线,点击下方进行学习

所以,大终化为小,强终变为弱,生终归于死,得终伴随失,你中有我才是你,我中有你才是我,世界本来混沌,莫要唯我独尊。本人愚测,未来的世界,如果我们中国人自己内部保持团结,将自己的文化吃透,能保持千年不衰者,唯中华民族,这是文化基因使然,不是什么样的民族都能做得到。所以,中国人当前最需要的是自信、是坚守、是团结、是融合、是自力更生式的创新。

读懂《道德经》这一句:无中生有,便可洞察人生大道,实现趋利避害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才强调,“弱者道之用”,如果把大道的精神吃透,在现实中获得收益,一定懂得“用弱”,这是个最简单的法则和技巧。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国家,在很多问题上,都采取了一定的守势,这是蓄势的必要,尽管表面上受了一点委屈,但是,收益还是明显的,我们收获了很多朋友,拥有了很多机遇,这就是用弱。

用弱不等于真弱,而是把锋芒收藏赶快来,以圆润一面对待他人和事物,为了更加长远的利益,勇于在很多问题上做出暂时的让步和牺牲,做人做事,不能时时刻刻都咄咄逼人,让人没有退路,如果这样,也会把自己带入绝境。

读懂《道德经》这一句:无中生有,便可洞察人生大道,实现趋利避害

基于上述认识,老子接着讲,“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这是道家一个最基本的宇宙观则:无中生有,有又生无。

对此,庄子有一个形象的表述:“一旦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万物相刃相靡,其形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庄子意思很简单,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旦成形,等待他们的唯一结果,只有消亡。人如此,树亦如此;山如此,水亦如此;天如此,地亦如此;这是无法改变的。

至于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消亡,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是定数,或许正是带着这种危机感,我们开始探索遥远的星际,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生存家园,但是,岂不知,人类自身也在这种宿命之中。

读懂《道德经》这一句:无中生有,便可洞察人生大道,实现趋利避害

所以,庄子讲,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岁月天天流逝,青春不断远去,我们却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他,看着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看着那些英雄和我们爱戴的人不断远离我们,我们爱莫能助,这不就是人间之最大不幸吗?

面对这样的现实怎么办呢?活着的时候我们就珍惜好每一天,爱一个人就好好去珍惜,想做什么就要勇敢去做,不要期待明天,明天会来,但那是别人的故事。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当然,历史也有很多人,想要打破这个法则,希望自己能与天地同寿,比如秦始皇、汉武帝、雍正皇帝等帝王,费尽了心机,最后也是枉然,只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笑柄。

去年秋夜读书,忽心生伤感,感觉到自己也人生过半,不觉心路茫然,黯角神伤,提笔写了首词,即是思考,亦是自励。

贺新郎·秋夜暇思

月明惊乌鹊,啼声声,残岁将过,满城霜叶。曾忆春来凭栏处,群芳闹个不歇。到而今,只余空阁。何言悲秋自多情,只为那静里朱颜说,雪染鬓,霜满额。

蓦然回首几十载,多少梦,醒了又做,疲于奔波。陋室空往千年史,镜里花,水中月。到头来,几人参破。余生何被功名锁,泼墨处,但把豪情写。诗一首,词一阙。

读懂《道德经》这一句:无中生有,便可洞察人生大道,实现趋利避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