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畫一條走廊,他這樣畫畫,因為對現象世界產生了的追問

司徒立是趙無極之後,又一位反哺式回國執教的法籍華裔畫家和藝術理論家。這位曾獲得法蘭西共和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的國際級藝術家,把具象表現繪畫引入中國。他給國內當代的油畫家帶來了汩汩鮮活的藝術源泉,受他影響的國內畫家如馬參軍、焦小健、章曉明等人的油畫作品已經呈現出清新離俗的某種特色。

十多年畫一條走廊,他這樣畫畫,因為對現象世界產生了的追問

焦小健畫作

這些畫家的作品因體現其對“觀看方式”的探索、對“視覺真實”的審問和對日常情境的眷顧與守望而形成鮮明的繪畫風格,得到畫界的關注和推崇。他們嶄新的繪畫意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恬靜親切的藝術魅力。細看這些作品的繪畫語言:筆意清新真率、繪畫形式平淡天真,站在這些作品面前,心頭頓時一震,一種久違了的精神境界直觸內心。

十多年畫一條走廊,他這樣畫畫,因為對現象世界產生了的追問

章曉明畫作

作為把具象表現繪畫引入國內的司徒立,他的繪畫創作經歷了怎樣的藝術啟蒙與傳承?他的內心有著怎樣的精神世界與藝術追求?他帶給國內畫壇的具象表現繪畫究竟是怎樣的繪畫理念呢?

1975年,司徒立單身匹馬去巴黎求學繪畫。初到巴黎時,如果他從世俗生存的角度出發,把東西方繪畫語言形式綜合折中一下,畫一批西方人心中具有東方情調的油畫作品,定會得到畫商們的青睞,這將為自己以後的生活前途帶來極大的物質便捷。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他清醒地瞭解內心的精神需求:來巴黎的目的就是想要找到藏在繪畫藝術中的真理,而不是追求單一繪畫樣式和風格。

十多年畫一條走廊,他這樣畫畫,因為對現象世界產生了的追問

司徒立畫作

他在巴黎找了一幢陳舊簡陋的房子安頓下來,開始了煉獄式的藝術苦旅。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法國巴黎,藝術思潮相當的活躍,各種藝術形式不斷推陳翻新,藝術家們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和技巧從各個角度、各個側面,表現出一種更高意義的真實——內心的真實,從而反映世俗世界的荒誕以及人類精神世界的真實。

這時的司徒立以東方人特有的淡定,躲避著各種新潮藝術、時髦藝術的侵襲,他渴望的是以繪畫語言揭露事物中被遮蔽的真理,他希望用質樸的繪畫語言,以直觀的觀看方式去追問、思考、表達自身所處的世界。

十多年畫一條走廊,他這樣畫畫,因為對現象世界產生了的追問

司徒立畫作

幸運的是,在這種狀態下他遇到了海德格爾的哲學。馬丁.海德格爾是二十世紀德國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在其多達百卷的著作中,大部分是他課堂上的講稿和所作的學術報告,海德格爾的特殊成就在於將哲學思想從傳統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同時又使傳統擺脫僵化,並使其得到新生。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思想家中,好多都是他的學生。按海德格爾的說法,直觀地看,就是讓人面對眼前的景象,如同以鏡照物般純淨的觀看。重要的是避免一切先入為主的意識介入。

十多年畫一條走廊,他這樣畫畫,因為對現象世界產生了的追問

此時的司徒立沉浸在靜物和風景畫寫生中,一次次燃起對藝術根本的追尋熱情。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他擺脫了對物象色彩與局部細節的刻意分辨,他平心靜氣,直接與物象、自然交融。他追求畫面意境有一種“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偉大”的境界。

在巴黎居住時,司徒立每天都會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裡光線幽暗,廊壁空曠,他在這裡一遍又一遍地畫那條走廊,竟達十多年。他在內心不斷地發問“一條走廊,在物質上只是一堆水泥石頭,連接著其它房間,讓人通行,可是它真實的本質又是什麼呢?”這樣的繪畫過程與其說是在作畫,倒不如說由於對眼前物象的觀看而產生了對現象世界的追問。(未完待續)(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