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獲建築大師獎為何遭群嘲?對行業缺乏敬畏之心

10月21日,江一燕獲得美國建築大師獎的消息又引發圍觀。隨著質疑其獲獎真實性,以及該獎項含金量的聲音四起,22日晚,江一燕髮長文回應此事。昨日,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業內人士瞭解到,其實江一燕得獎本身並沒有問題,大眾對於演員“跨界”獲得建築專業獎項似乎有些不理解。那麼為何公眾會對江一燕的“設計師”人設反應過度呢?

江一燕获建筑大师奖为何遭群嘲?对行业缺乏敬畏之心

問題1:確實獲獎了,但突出個人不合適

事情已經發酵了3天,從獲獎到公眾質疑,再到引發群嘲。江一燕從低調認領“跨界設計,獲建築界大獎”,到高調回應,迎來了更大公關危機。昨日,揚子晚報記者撥打其工作人員齊小姐的電話,一直處於通話中狀態。

江一燕確實得獎了。記者查詢“美國建築大師”獎官方網站發現,獲獎項目LJ別墅獲得的是“建築設計/住宅建築大獎”,獲獎單位為詹姆斯建築工作室,其中首席建築師為“雷加·貝爾斯”,設計團隊名單共有四人,江一燕的名字“Yiyan Jiang”排在第一位。

10月24日,美國建築大師獎的宣傳主管通過媒體回應江一燕獲獎一事,稱建築大師獎(AMP)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設計師和有創意的思考者開放。他們相信優秀的建築通常是團隊合作的結果,AMP不考察每個設計團隊成員或客戶在設計過程中的個人貢獻水平。該項目是因其自身卓越的設計而獲獎的,而且獎項也頒發給了整個公司和團隊。獎項是為了褒獎團隊,因此,江一燕突出個人的做法並不合適。

問題2:獎項含金量不足,獲獎者眾多

關於這個獎項的含金量,有的建築設計師在採訪中對揚子晚報記者語焉不詳,不去過多評價,原因就在於該獎項身邊不少設計師朋友得過,若評價其不夠權威顯然會得罪同行。據介紹,“美國建築大師獎”於2016年由一個伊朗人在美國創立。獎項的申報門檻很低,只有年齡限制——全世界超過18歲的所有人士均可以報名參選,前提是繳納300美元的報名費即可。除了門檻低,獲獎項目的數量還特別多,2019年度一共有278個作品獲獎。

此獎項的含金量的確值得商榷,若要論“行業裡至高無上的榮譽”,業內人士比較認可的獎項包括不少權威獎項,比如有建築界諾貝爾之稱的普利茲克獎,美國建築師協會AIA,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IBA、亞洲建築協會的阿卡汗獎、密斯獎等。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獲獎名單中不乏多箇中國項目,基本都是樓盤售樓處。一般設計大獎中很難有售樓處項目入圍。這類似國內一些房地產圈自我娛樂的獎項,更偏商業運作。

問題3:業主身份曝光,對行業缺乏敬畏之心

江一燕參與設計的獲獎作品綠色“夢想家園”,是一座與自然完美融合的城市中的理想花園。

但有網友深扒項目發現,江一燕在其中扮演的真正角色不是設計師,而是甲方。該項目6年間前後換了五任設計師,最後找到德國設計師雷加·貝爾斯,與她的想法高度契合。在網站的項目視頻裡,江一燕詳細講了這個別墅。

甲方向設計師提需求,就算參與設計、能跟著拿建築相關的獎項嗎?不僅拿了獎,還署名第一位,這又是什麼操作?而在江一燕最初微博中,並沒有提及真正參與建築設計的三位設計師。

這刺痛了為項目熬到脫髮的建築從業者們的心。建築設計專業本科培養要五年,課程涉及力學、結構、材料等多個專業領域,不是空有靈感就能隨便被跨界的行業,於是在江一燕微博評論區有網友靈魂拷問:“執業是需要證的,圖紙是需要蓋註冊章的,您有麼?”

業內人士認為,江一燕的問題在於,沒有對“隔行如隔山”產生足夠敬畏,導致翻車事故發生。有網友調侃,“姐姐千萬不要寫代碼學編程啊,給程序員留條活路,畢竟我們頭髮也不多。”

問題4:“全能人設”遭扒皮,做好演員才是完美

面對輿論旋渦,江一燕的回應更多是為其“全能人設”提供支持:支教十年、熱心公益、愛動物、獲攝影大獎……

事實上,這些人設在之前就曾引發爭議,比如獲得國家地理攝影大獎,就曾被扒出全稱叫“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華夏典藏獎”。“華夏”代表的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中國版權合作方華夏出版社。當年,他們在中國邀請了15位包括明星、媒體人在內的名人參與,最終獲獎的還有演員李光潔、塗松巖等。與其他人繼續在影視圈耕耘作品不同的是,江一燕從此在自己的履歷上加上“拿攝影大獎”這一筆,並以此為基礎出影集、開影展,藉此強化自己文藝、全才的個人形象。

此次人設風波,令江一燕的私生活、散文隨筆都被網友研究了個遍,由於她熱衷於在文章中夾雜英文單詞,並在後面用括號標註中文釋義,還誕生了“江一燕體”。但她的本職工作反而是被提及最少的部分。“江一燕獲美國建築大師獎,網友:她只是抽空做了個演員”這樣的說法看起來十分諷刺,入行17年的江一燕,上一部電影作品是2017年的《暴雪將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