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補數學,補著補著就補成不及格了呢?

ming劉


我在補習班教數學,經常看到補著補著就補成不及格的現象。補課就能提升成績那是不可信的,不能過多的依耐。

我們補習班曾經有一位學霸級老師,從小學到大學都是極其優秀的存在,畢業後在補習班混了十年,竟然沒有把一個學生的成績補上去。這位老師還是我們老闆要好的同學,可能老師太聰明瞭讓學生很壓抑,處處受挫吧。

想要通過補課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憑我的經驗是要關愛學生,讓學生對老師、對數學感興趣,至少不要太壓抑。老師要多瞭解學生過往的數學成績情況,薄弱點以及思維作答習慣。只要老師全面瞭解學生的不足以及優點,才能很好的安排課程,針對性補習,這樣的補習才有效果,才有效率。而不是使勁的做難題,講解難題這些外在功夫。這隻會讓學生的成績贏在一時,到了後面初中,高中越發困難。

數學成績不僅要學好知識,更重要的養成思維嚴謹,書寫規範,一步一個腳印的答題習慣,稍微一馬虎,可能整道題就做錯了。所以要把基礎打好,才能學跑,才能練飛。不然本木倒置,學得一團糟。

而補習班的課程內容是迎合市場的需要,是滿足家長的內心,並不是真正在做教育。快速提升成績,立竿見影才是最大的追求,兩三年以後的事情是不會考慮的。

因為補習班的學生是流動的,很多學生、家長基本一兩年就會換一個補習班,更換老師的更頻繁,而且補習班老師也極不穩定,教教就走人了,不可能費盡心力,更多的是做做樣子,矇混過關。我這裡特別想說一句,千萬不能隨意更換補課老師。那樣基本都是害了孩子,讓孩子更累,學習效果更差,以至於後悔都來不及。我經常看到家長為了所謂的名師或者經驗豐富的老師,最後搞得一地雞毛,而補習班所補償的也就是讓學生在輔導班加倍的練習。

總之,現在的孩子基本都去補習班,越補越差是很常見的現象,越差越補更是常見,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補習班所追求的就是大家最熱愛的立竿見影,拔苗助長,並不是搞真正的教育,當這一切起副作用的時候考不及格也就情理之中了。


以上個人經驗和見解,不到之處還望多多指教,歡迎交流評論。


徽鄉小居


這事兒我有親身體會。

兒子初二那年暑假吵著要去補數學,原因是班上成績好的都去了。

依我的本意,是不願讓他去的。一來,他數學很不錯,140+的成績,補個什麼勁?二來,他自己善於學習,萬一打亂了節奏,反而得不償失。

但兒子那時候倔,我跟他講的兩點他根本聽不進去,就覺得我摳門,捨不得花錢。

沒辦法,只好依他,找了家熟悉的輔導機構。

基礎挺紮實,就報了個培優班,攻一攻難題、偏題、怪題吧。

前兩三次送他去還挺高興,回來做老師發的試卷也挺積極。到了四五次的時候就感覺有點磨蹭了,做試卷開始發躁,然後就是要手機查題目解析。說他查手機不對,他更生氣,煩得不行。

第六次,考試,150分的試卷考了108,我還沒在意,培優嘛,肯定難。第八次,考了80,我覺得問題嚴重了,就準備讓他停課。兒子不服氣,說再上兩次,不成就歇。第十二次,居然只考61分了!

我二話不說,直接去輔導班把補課費一交,再也不去了。我知道,再補下去,孩子數學就徹底玩完了!

停課之後,我跟兒子談了一次話。讓他好好回憶一下以前是怎麼學數學的,自己的能力範圍在哪裡。

因為他嚐到了失敗的痛苦,所以更加渴望成功。

把培優材料統統扔掉,他一頭鑽到數學書裡,從初一的看起,看教材,做課後練習,總結題型,搞錯題集。初三開學第一次數學考試他還只有90多分,剛及格,到了期中,已經120+;第一學期末,130+;第二學期穩定在140+,自主招生卷100考了95,中考147。


講這件事,就是想說:

第一,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補課;第二,補課不能讓所有的人都提高成績。

既然這樣,就一定要精準補課,按需補課。

一是缺什麼才補什麼;二是觀察動向,隨時調整補課策略;三是根據孩子特點,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補課方式。

總結語

作為一名老教師,我個人一直不主張補課。我兒子高中階段再沒補過課,高考也考得不錯,全國重點。

我認為,學習這件事,一定要先靠自己,多靠自己,外力要少用,不得已才用。

以前,我認識的一個企業家,一雙兒女從小學補到高中,原本挺聰明的孩子,最後女兒二本,兒子三本。女兒比兒子補的科目少。


劍客談教育


首先來說說發生在我女兒及身邊的人的事情:

事件1、我家女兒下學期是三年級,是給他報了閱讀和寫作課,2年下來,除了基礎知識還算可以(平時在班裡也是不錯的),對作文還是和之前一樣,寫的流水帳,抓不住重點,和班裡他沒學過的同學根本就沒差別。
事件2、數學試卷最後一道附加題,班裡有很多同學是學過奧數的,但是從測評成績來看,學過奧數的不一定能做出來,我家女兒沒學過,在做對為數不多的同學裡面都有她的名字。
事件3、我們鄰居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學英語,現在5年級,她媽媽說,每次英語考試只能80幾分,在班裡中下水平。

當然這些事件不是說培訓班不好,在外面上培訓班的總有學的不錯的同學的,這邊我也分析了幾個原因,大家也可以對照看下有沒有說對或遺漏的。

1、孩子本身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包括對這門課的興趣或是對這個老師的興趣,我喜歡這個老師,她經常誇我或者她的課很吸引人,孩子當然也更願意學,認真聽。

2、孩子興趣班太多,根本來不及消化知識

從一年級開始,每個同學五六個興趣班是很正常的事,經常是這個興趣班剛下課就趕著去上另一個興趣班,明明課上老師講的都理解了,可是一到做題的時候因為沒有及時消化,都還給老師了。

3、興趣變成了壓力

本身孩子對這門課自己是很有興趣的,平時也會主動去研究發現問題,可是現在很多培訓班是用打卡等來鞏固教學的,這樣對有興趣的同學很被動,不是自己主動要學,是為了打卡完成任務去做這個事情。

4、大班化教學 和學校沒差別

一個興趣班至少每班10-20人,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樣,不能顧及到每位同學,孩子有不懂的也沒有及時問,以至於後面越學越困難,這裡我相信低年級的課老師還是應該有能力可以勝任的。

每個寶媽都是有焦慮心理的,我也一樣,平時女兒成績還不錯的,看著別的不錯的寶媽報奧數,報英語,心裡是很糾結的,特別是班裡還有已經說過三年英語的存在,咱們還是連ABC26個字母都沒念全,就像前面有寶媽回答的一樣,咱也怕她會了以後,上課就不聽了,注意力下降了。

我覺得我們家長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不能焦慮,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多陪她,不要她在看書的時候你在玩手機,分析她的問題所在,相信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的,都有無限的潛力!

我是蝸牛媽媽,讓我們靜下心來,一起成長!


蝸牛媽媽家庭教育


孩子補數學,補著補著就不及格了,怎麼辦?我以前是一個輔導班老師,不教數學,教的是語文和英語,我不是不會教,是嫌數學太繁瑣了。我來說說我們學校的一些現狀,數學老師是退休老師返聘過來的,按道理說資質過硬,應該能輔導好學生的,但是對於成績好的孩子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老師願意教學生願意學。但是對於基礎太差的孩子來說,老師就沒那麼大耐心了,我發現了幾次,數學老師讓差生抄別人寫好的作業。



有一次,因為一個學生不喜歡那個數學老師,不給他檢查,非要給我檢查,查作業的時候,我問了一句,左老師,這個孩子怎麼在抄別人作業啊!他說這個孩子沒辦法教,教了也聽不懂,抄抄還能記住幾個答案,這麼多學生,我不可能一題一題來教他!我頓時感覺不好了!這就是補習班老師,我可以說大部分都是這樣,成績太差的孩子老師都不願意教。


我家孩子最近在家有點不聽話,我給他去輔導班了,送去的是一家資質比較好的輔導班,一個月下來,孩子的成績不但沒有提升,更可怕的是下降了。老師查過的作業。我回來再查,發現還有錯題,我果斷把孩子接回家自己輔導!輔導班老師是一對十幾二十幾,沒有太多耐心輔導一個孩子,基礎太差的孩子,如果父母會教,還是在家輔導靠譜!


陪讀媽媽談教育


出現這種問題證明補習老師不適合孩子,家長需要反思一下,尋找原因,對症下藥。



我孩子在小學5年級下學期上數學輔導班的時候,數學成績突然變得極不穩定,到期末考試數學居然都沒考到80。當然,考到這個成績也與那次期末考試數學難度大有一定的關係,全班好像最高分是88。

用孩子階段性成績評估,輔導班不僅沒發揮正面作用,反倒發揮了負面作用:因為把孩子交給輔導班以後,作為家長的我一度成了“甩手掌櫃”,對孩子的數學學習從此不再怎麼上心了。



有了孩子那次數學成績的“滑鐵盧經歷”,我從此再也不敢當甩手掌櫃。那次經歷後我採取的對策是:小學6年級,我果斷停止了數學的週末輔導班模式,改為了:精選數學參考書,我親自監督他做習題+針對階段性錯題難題,請數學家教著重強化輔導的模式。這樣的方法調整後,孩子在小學6年級的數學成績就穩定了很多。

回到這個問題,家長切不可把輔導班或者家教老師當做“萬能鑰匙”,不可心安理得交給輔導老師了事。老師也需要跟孩子講究一個“投緣性”,別人認為的好老師和好的教學方法,並不一定真正適合我們的孩子。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是慧眼識人,幫助孩子找到真正適合孩子的老師和教法。另外,每週一次的高強度輔導班學習如果沒有平時的夯實鞏固,效果是很值得懷疑的,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在平時的環節做好監督和管理,滴水穿石,孩子日常的學習鞏固不可或缺。以數學為例,具體做法有:圍繞孩子的階段性學習任務,尋找相關練習讓孩子每天堅持做幾道,並讓孩子隨時保持“溫故而知新”的習慣。



現在孩子初一,在數學環節,我再一次恢復到了輔導班+自學+一對一家教重點強化的模式,而英語和語文則調整為放棄輔導班模式,改為家長監督下的自學模式。從孩子階段性考試成績而言,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證明方法對路,可以持續。

而要找到適合孩子的對路方法,就需要我們家長對孩子學習持續性的觀察和效果評估。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厚道地笑了:都說補課能補全短板,結果卻把數學這個科目補成了不及格,這是既可笑又可悲的事情——家長花不少錢去為孩子補課,卻補成這個樣子,家長的腎上腺激素上升的趨勢簡直擋都擋不住。我不知道這位家長到底找了哪一路“大神”為孩子補數學,應該不是體育老師吧?不過據我所知,有些體育老師的數學教學水平也是挺不錯的,比如我以前的一位同事,他是體校畢業的,但因為學校缺數學老師,所以他這些年一直既擔任體育課老師,又擔任兩個年級的數學科目教學,不過他每年的年段過關成績都相當不錯,他所任教的班級,數學成績位居全鎮前幾名。

孩子原本的成績如果是在及格線之上,而通過補課之後補成不及格,不得不說這樣的補課老師,在教學水準方面已經達到了“添亂”的最高境界:比如原本這個學生已經有了良好的數學思維,也可能有合理的數學學習方法,對數學學習原本也有一丁點的興趣,而這位補課的老師卻完美地把學生最後一絲的學習興趣消耗殆盡,讓其思維變得僵化,思考能力無法“在崗在位”。

我覺得並非每一個學生都適合補課,而且補課不一定能讓所有孩子的成績都能做到突飛猛進,因為補課出現成績倒退的情況,並非沒有。在補數學的時候,補著補著數學成績就不及格了,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方面,補課所補的內容深度很深,但對基礎的內容不屑一顧。

有些課外輔導機構的老師為了體現自身的水平,所以在為學生補課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找出最難的題目輔導學生,這對部分基礎非常紮實的學生來說無異於“錦上添花”,但對於基礎不怎麼好的學生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部分學生數學的基礎知識不夠紮實,這種學生一旦因為所學的內容過難,在對一些類似於奧賽題的題目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會對數學產生一種恐懼感。當學習興趣消散,學習上的恐懼感抬頭,數學成績能不退步嗎?

另一方面,孩子是被家長強逼著去輔導機構補課。

在多年以前,我表哥要賣一隻公雞,為了讓公雞的重量變得更重一些,賣的錢更多一些,所以我表哥拼命地往公雞的嘴裡塞地瓜,可是那隻公雞卻在不停地掙扎著,一口也吃不下去……這位家長的做法估計和我表哥的做法“一脈相承”:孩子壓根兒不想去補課,你卻一直逼迫孩子去補課,孩子心裡產生反彈情緒,對數學這個科目極為厭惡,能考好嗎?甚至我懷疑這孩子之所以考不及格,可能是因為他故意考那麼差,用這種方式來抗議家長把他當作“提線木偶”的做法。

如果你是家長,在孩子不情願的情況下,你會強逼著孩子去補課嗎?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補課和課堂,就好像零食和正餐的關係。當我們正餐正常,餓的時候吃一點零食,是有益無害的,但是我們正餐不吃,只靠零食,久而久之,身體就病了。這樣形容提問中的孩子,我覺得很貼切。

首先,補課是需要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這一點很重要,離開了這一點,補課就是浪費時間和金錢。我的一個朋友,週末和暑假,都有學生去他那裡補課,由於大部分的孩子是被爸媽逼著去的或者是隨大流去的,成績並沒有隨補課而提高,朋友起到的作用只是看管,而不是補課。只有極個別的孩子是自願的,朋友也能看出是自願的,會重點照顧他,因而成績得到了提高。

其次,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根據孩子自己的情況,針對性地補。

1.\t對於那些成績好,課堂知識完全消化的孩子,要報提高班, 這樣孩子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而且孩子也會有興趣去補, 否則就是重複勞動,反而打擊孩子補課的興趣。

2.\t對於那些成績一般,課堂知識沒有完全消化的孩子,則補習班的作用就是幫助這些孩子完成這一步,先做到課堂知識的融會貫通, 再考慮提高班。

3.\t對於那些基礎差,課堂都跟不上的孩子,則需要報小班,甚至一對一,需要補習老師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補基礎。記得朋友的上一屆孩子,在初三的下半學期,有一個孩子,科學基礎非常差,但孩子自己突然變得非常好學了,而且有了清晰的目標-考上高中,孩子的媽媽花了好大的精力說服朋友幫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補習,最終考上了普通高。又經過高中三年的努力,最終考上了二本大學。

補課,孩子自願是第一前提,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要有針對性,同時要重視課堂效率,這樣才有效果,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或者毫無效果。


老魚數學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您分享分析解惑。

為什麼孩子補數學補著補著就補成不及格了呢?這肯定是補的方法有問題,補的方向有問題。總之一句話,補的不對。



在這方面我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因為我經歷過這個事情。

在初中的時候,基本上我的成績還算可以,我們中學也沒有補習的習慣,大家也都跟著老師一塊兒做作業做習題。我也沒有補習的這個方法,也沒有補習過。也基本上沒有做過什麼課外習題。

在初三的時候進行過一次全縣的物理競賽選拔,每個鄉鎮要選拔出5名學生,然後統一在縣城考試再進行選拔,當時我們的鄉鎮大概有4箇中學,每個中學大概有4個畢業班,每個班大概有七八十個人,每個班參加10個人。當時對這個競賽也沒有抱什麼希望,因為全鄉鎮大概有1000多高三學生參與這個競賽,我們總共派出了大約20個人,但出人意料的是,我們20個人中有兩個就拿到了前5名,其中有一個就是我,我是第三名。

等到第2次化學競賽的時候,我們老是為為了重視這個事情,就專門給我們成績比較好的人進行培訓。結果一次也沒中

高中的時候我又遇到了這個情況。



高中的時候物理還可以,基本上也是前幾名。

高二的時候,據說要參加一個全國的全省的物理競賽,要先進行縣城的重點高中選拔,因此,我們那個在業餘的時間,晚上週末開始全面進行輔導物理。對競賽的物理和平常考的物理是不一樣的,題型偏難偏怪。所以就放棄了平常的物理題的考試和模擬訓練。

基本上所有的物理尖子生都放棄了,這方面的訓練都統一開始進行競賽培訓。那老師就是我們的物理老師。

結果培訓了兩個月,造成的結果是我們參加競賽的人全部名落孫山,一個也沒有選中。進行當時期末物理考試的時候,我們所有成績一落千丈,原來都考一百三四的水平,而到期末也就考一百一二。

可見物理老師的心情是多麼的複雜。現在還沒有培養出來一個人才,而自己帶的學生有全面考試全面失利。

補課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

每個人的聰明程度都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學習天賦是不一樣的,所以要針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針對性的補習,比如考試,60%大部分題是基礎題,屬於中等偏上的題,20%少部分題是有難度的題,有10%左右的題是特別難的題。


以60%的基礎題,大部分考生都能拿到90%以上的分數,而對於中等偏上的題。部分聰明的學生也可以拿到滿分。而對於10%特別難的題,基本上只有特別聰明的學生才能拿到分數。

其實我們學生10分鐘,大部分是的分數是60%的基礎題和20%的中等題。

如果我們放棄這一大部分可以拿到分數的題,不去針對性的訓練和模擬。這捨本逐末的去追求最後10%的難題。最終的結果是10%的難題,也可能只拿到很少一部分分數,或者一點也拿不到,而絕大部分的基礎題有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又大量丟分。

看見別人補習,你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沒有準對性的就去補習,那樣其實是得不償失,丟了西瓜也丟了芝麻。

那樣就越補越差越來越差。

記得高三的時候,我們很多學生都非常重視做後面的基礎大題,而對前面的填空題和選擇題卻不重視,後來老師就說一到道填空的一個選擇題是5分,兩個選擇題就是10分,最後一道大題,最多才15分,你好好的把三個選擇題都做對,遠遠超過你花半個小時以上做一道大題。

好比一個奧賽數學物理金牌選手,你讓他參加高考,他可能考不過一般的普通學生,因為他天天訓練的都是難題,而對基礎試題他並沒有訓練過。

針對孩子,需要針對孩子學習成績的缺點和優點,一定要有針對性,如果是基礎不好就加強基礎的補習,如果是基礎都特別好,這次不可能丟任何分,那再去補一些中等難度和高難度的題,這樣在,分數就可以進一步提高。



高校專業那些事


孩子補課,補著補著補成了不及格,這很正常。早些年,我們這裡有個孩子,上學前問他:“你姓什麼?"他知道回答:“我姓毛。"上學後呢?再問他:“你姓什麼?"他回答:“我姓劉。"

所以說,補課不是萬能的,上學也不是萬能的。


化龍263


我是高中數學老師,我來回答為什麼有的孩子補數學,補著補著就補成不及格這種情況。

一、及格並不是衡量孩子進步的最佳方式。

考試的成績與試題難度有關,難度大了自然分數就低了,用名次衡量比成績衡量更科學。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章節性考試,先前考的內容剛好是學生熟悉的部分,而後面考的是學生最弱的部分。這樣學生的成績就會比上一次低,甚至不及格。

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事並不是一兩次考次試就能說明問題的。


二、學生學習的主戰場在學校。

學生學習的大部分時間在校內,靠週末的一兩個小時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有的學生甚至本末倒置完全依賴家教班,周內上課時不認真聽,這是極其危險的。實事上只有抓主學校的時間才是最有效的,補課只能是一種補充。

三、有一種補課叫做“被動補課”。

有些孩子並不想補課,只是家長看到其他孩子補,自己一廂情願逼著孩子補,那結果可想而知。



四、學生與老師的配合問題。

老師的講課風格學生是否適應;老師佈置的任務學生是否完成,這都是影響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

五、學生的接受能力問題。

同樣是一個班的學生,智力有差異,接受能力也有差異。有些學生三更睡五更起,學習能壓斷板凳但就是不出成績,只因接受能力太差,當然只要老師有耐心,慢慢教她就會了,然而現實是高中時間緊,任務重(高一開九門課而且三年教材兩年完)容不得學生細嚼慢嚥。

總之,並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補課,補課只對那些自覺性差,偏科嚴重,基礎薄弱,自學能差的學生有作用,而且補課還應徵得孩子的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