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盖房?“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田园生活现实吗?

闫肖锋

回老家盖房?“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田园生活现实吗?

一次,饭桌上大家谈起了回老家建房子的事儿,尤其是老家有老宅的那些人。

是啊,不是有一种说法嘛,未来最有钱的人不是在城里有一套房,而是在乡下有一块地。

其中饭桌上的一位朋友也是我们群主,他已将回家盖房付诸行动了。他说以后一定要把家里的宅子修起来,还要在院子中盖个亭子,周边种些花花草草和蔬菜,安度幸福晚年。

我们这些60后70后,不少过去在乡下都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至少回老家也有过好印象。那时候乡下山清水秀,玩的地方多,又是吃啥啥香的年纪,自然就有个好印象了。

那位群主说他家的乡下是个依山傍水的村子,很是让人怀念,可现在修了高速公路,风水全都破坏了。更关键的还是人文生态的破坏。老家都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田园风光不复从前。大家不禁一起感叹。

回老家盖房?“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田园生活现实吗?

我将当今乡村归结为“三化”:

第一呢是乡村的孤寂化。农村大都是老人和小孩,青壮年老外出打工或移居城里了。所谓“389961部队”,38是妇女,99是老人,61是儿童,分别对应三大节日。只剩下“389961部队”能不孤寂吗?乡村青壮年们只是春节回家一次能建设成新农村吗?这是个有待破解的课题。

第二是攀比化。大家盖房子、娶亲都是要攀比,见面都问“在城里买房子了没有?”“挣多少钱?”,也是攀比。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城里打工族不愿意回家过年的原因,大家都不愿被问到这些戳心的事。加上发红包要透支自己的钱包,所以怕回家过年成了春节大家吐槽话题。

第三就是荒漠化。主要是人文生态方面的荒漠化,大家都觉得乡亲不亲了。过去无论红白喜事还是亲戚盖房,都是大家帮忙一齐上,你一砖我一瓦,特别热闹。别小看这些仪式型的活动,它们很能团结族群、融通关系。现在全都外包过去了,红白喜事外包,连哭丧都外包,盖房子更是靠专业建筑队了。

回老家盖房?“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田园生活现实吗?

“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丧”。大家不回去、回不去、不愿回。这难道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应该不是。台湾和日本都保留了很好的乡土文化,至今还不断有知识青年自觉返乡,保护祖上的那份传统。

那次聚餐,我问在座的各位,谁愿意告老还乡建设新农村?大家都是一片惘然。回去一两个星期可以,常住就得掂量掂量了。有WIFI吗?有抽水马桶吗?能常洗澡吗?关键是,有朋友圈吗?与乡亲打交道,时间长了难免找不着话题。

我的大舅子一直想要在河南老家重建祖屋,征求大家是盖一层还是两层好。祖屋的作用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毕竟这是家族的根。至于住不住人则两说着了。

老家的青壮年却忙着往外跑。因为在家乡呆着娶不上媳妇。据说现在河南农村娶亲的彩礼都不菲,动不动就是10万20万,而且要“一动不动”,移动就是要有汽车,不动就是要有房产,而且最好是在县城里有房产,否则根本就娶不着媳妇。我夫人的大舅二舅为了给儿子娶亲,孙子都打酱油了还都欠着婚债呢。我问娶亲需要多少钱。回答是至少得100万!这100万从地里是刨不出来的,所以必须往外跑、到外面去挣。

这也难怪乡亲们见面的时候要互相攀比,因为一切都是以金钱来衡量的。

回老家盖房?“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田园生活现实吗?

曾经“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田园生活渐渐远去,现在只剩下一句广告语,一个念想。但是我们还是断不了这个念想,因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回老家盖房?想一想是可以的。可有谁真把这事付诸实施呢?

我的一位朋友还真把这事儿实现了。这位老兄是我原杂志社的美术指导。他在湖南的乡下盖了一个大宅子,这几年没少往乡下跑。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理解,后来慢慢看出了这个家伙的用心良苦。

他建的宅子美其名叫“半亩园”,占地半亩,还有一口鱼塘,后面坡地栽上树,也算是“依山傍水”了。关键是他用的是土法建房,完全的土坯房,费时还费人工,不如瓷砖加铝合金窗的流行盖法经济。很多乡亲们一开始不理解,后来这个冬暖夏凉的房子成了当地的一个景点。他说他的后半生就是用这座房子和擅长的手工艺制品来教当地农民怎么样生活。按这位老兄的说法,现代人都不懂生活,乡下人更是追着城里跑,把老祖宗的生活智慧都丢光了。怎么样汲取传统文化里面的精髓,为现代人服务,这是一份传承和使命,也可以很享受。

看来回乡下盖房子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它伴随着一代人的觉醒与回归。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其中吧。

回老家盖房?“农妇,山泉,有点田”的田园生活现实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