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茶社香飄百年

成都茶社香飄百年
成都茶社香飄百年

人民公園故事多,我們今天接到擺人民公園裡面的事。

我在《都曉得成都有個人民公園》一文裡,說到了人民公園裡的茶鋪,說到公園裡曾有著名的鶴鳴、枕流、濃蔭、綠蔭閣、永聚、射德會等六大茶鋪。

一個公園裡就有六個茶鋪,會不會生意難做?其實是不會的,因為這是在成都。

有句老話講,成都“頭上晴天少,眼前茶館多”,說的就是成都人喜歡喝茶。

成都人喜歡喝茶,還喜歡鬧熱,覺得一個人呆到屋子裡面喝寡茶寂寞得很,沒得味道,於是特別喜歡去茶鋪喝茶。

在茶鋪裡面可以一邊喝茶,還可以一邊擺龍門陣或聽人家擺龍門陣,手中的蓋碗兒茶還沒有喝白,那些家長裡短、天下諸事就都曉得了。

成都茶社香飄百年

況且那個時候,少城公園裡的這六家茶鋪各自都有自己的消費群體。

像學生娃娃些就喜歡去枕流喝茶,官員士紳偏愛綠蔭閣,射徳會大多是那些操扁掛打體育的在這喝茶,永聚多的茶客分兩類,除了做生意的愛在這喝茶,還有就是男女相親也喜歡約在這裡(看來,人民公園相親扇盒盒也是有傳統的)。

濃蔭也叫文化茶園,那些喜歡下棋的或逛公園逛累了的,也都喜歡來這裡。

那鶴鳴茶社又是哪些人來喃?鶴鳴平日裡倒也沒啥特別的,可一到每年陰曆的六月、臘月間,學校一放假,各中小學教師都跑到鶴鳴茶社來了。這裡簡直就成了教師的窩子。

這些老師其實不全是來喝茶的,而是在此等候學校的聘書。

那時,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是實行聘任制。而小學、中學是以學期計的,一學期就是半年,每半年校方都要給教師送一次聘書。

沒有接到聘書的就意味下個半年的口糧還沒落實,就得趕緊去找工作,於是這鶴鳴茶社便成了最有人氣的教師勞務市場。

由於競爭激烈,於是有人就將此稱為“六臘戰爭”。

今天我們主要是擺鶴鳴茶社的茶龍門陣,所以有關“六臘戰爭”的話題就留待以後再擺。

與公園裡其它茶社相比,鶴鳴茶社的位置最好。

茶社一側臨湖,就見湖間碧水靜怡,不時有小舟泛過。湖畔小山蓊鬱,楊柳依依,柳梢輕觸湖面。

臨湖品茗,更覺心曠神怡。

走進鶴鳴茶社,滿滿的就是川西壩子的壩壩茶模樣。

中式建築、迴廊、竹椅、小方桌、蓋碗茶、老虎灶……

還有掏耳朵的、看相算命的、擦鞋、按摩、擺龍門陣打衝拳的……

鶴鳴茶社裡,有一對黑漆柱子,柱上刻有燙金對聯:“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仔細琢磨一下,這才是成都人喝茶的精妙。

可見,成都人來鶴鳴茶社喝茶,並不完全是為那一盞蓋碗兒裡的香片,夥倒起龍門陣大家擺才是心裡的癢癢處。

話是這麼說,不過鶴鳴茶社的茶的確是香,要不然也不會勾引到那麼多的茶客,也不會成為百年老店。

茶自四川,川茶歷史幾乎就是中國茶的歷史。但在清朝之前,川人多喜歡喝綠茶。

要說成都人喜歡喝花茶的習慣,還是清朝的滿人帶過來的。

清自在北京建都後,也不曉得是從康熙他老漢開始嗎還是從康熙開始,反正就開始喜歡喝香氣撲鼻的茉莉花茶,於是整個清朝的上流社會就以喝花茶為牛鼻。

那時,宮裡的特供茶都是從福建弄來的。

都曉得那時候成都的滿人也不少,而且還專門有個八旗的滿城。也就把喝花茶弄成時尚了。

成都喝花茶是有條件的。除了原本就產茶,而且龍泉大面一帶的陽光、土質和氣候特別適合種植茉莉花。以至於倒後來,凡是有茶葉鋪的街道,附近居民幾乎都會栽種茉莉花。

因而,成都茶客漸漸就以喝花茶者而居多,並將花茶稱作“香片”。

據說曾有四川官員進京,就帶了成都茉莉花茶。那些京城的大腦殼一喝,就覺得比福建的巴適,就想從今以後都喝成都的花茶。無奈那時沒得灰機高鐵,還屬於“蜀道難”,就只得作罷。

這個被老成都人稱為“香片”的茉莉花茶,喝了之後究竟是什麼樣的意境?

那是有說法的: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看了這七碗茶,你是不是也馬上用蓋碗兒泡碗茶試一下,看看有沒得這種感覺?

不過說到現在的鶴鳴茶社,好多傳統的東西都被“水”場合了。

比如老虎灶沒得了,給你雕塑一個假的在哪擱起,居然還寫上“老虎灶”三個字,也不怕丟人。

成都茶社香飄百年

還比如摻茶的黑雞婆不在咯,蓋碗倒是給你端來了,隨即一把暖水瓶猛的給你往桌子上一杵,意思是“各人摻”,便揚長而去。完全沒了老茶館的韻味了。

過去坐茶館,最喜歡看的就是堂倌摻茶了。

你這邊招呼著,他那邊就一邊應著,一邊如流星般就梭了過來。

只見他右手握著長嘴銅茶壺,左手卡住錫託墊和白瓷碗,倏忽左手一揚,一串茶墊飛將而出,茶墊剛一停穩,“咔咔咔”的那茶碗不偏不倚,已然落入茶墊之中。

接著輕揚茶壺,壺嘴就吐出一柱滾燙的水來,恰如蜻蜓點水,那一圈茶碗,碗碗鮮水摻得冒尖,卻無半點濺出碗外。

好懷念當年那一聲悠悠“發葉子”的呼喚,又還聽得一聲“來咯”的回應,那才是資格的鶴鳴茶味道。

說起發葉子,說起摻茶的功夫,就不得不得說起當年鶴鳴茶社的“金字招牌”吳登芳。

那時,許多人去鶴鳴茶社,就是為了親眼目睹吳登方的絕技。

一副蓋碗兒,有茶船、茶碗、茶蓋三件。像你我這樣的,一隻手能拿多少?

平叔我就試過,戰戰兢兢的能拿三套,但是動都動不得。

人家吳登方一隻左手就能拿住19副,一共57個零件。關鍵是,他還能同時右手提壺續水,當即為茶客擺碗摻水發葉子,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吳登方有許多高難度絕技,如“手託蓮花”、“盤龍過江”、“霸王抱柱”等等,至今都為人津津樂道。

啥子是蟠龍過江?就是左手的一大摞配成套的茶具彎曲成一條蟠龍,右手茶壺為龍頭、壺嘴吐出的水柱,從茶桌的這端飛向桌子的那端,就如蟠龍過江一般!

吳師傅不光是摻茶功夫了得,他的“收碗功”也是讓人驚歎。

吳登方攤開一隻因常年練功而形成的“巨掌”,三隻裝有殘茶的蓋碗兒穩穩當當的站立於掌間,這上面再摞有兩隻茶碗,呈蓮花狀,是為“手託蓮花”。

這些霸道場面如今是再也看不到了,只能在記憶裡慢慢回味了。

成都茶社香飄百年

吳登方的絕技師承於其父親吳聯春。

吳聯春先生自12歲起就在鶴鳴茶社摻茶跑堂,就練得一身摻茶絕技。他的“隨手梭碗”功夫,也是名揚四海。

如今,聽說吳登方的兒子也在鶴鳴茶社,不知祖傳技藝能承乎?

百年鶴鳴,鶴鳴不絕。惟願鶴鳴茶香永遠飄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