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迫使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太子和齊王並非無才之人

唐高祖李淵公元618年逼隋恭帝楊侑禪位給自己,建立唐朝。稱帝后,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李建成能被立為太子,除了歷史上皇位交接的“立嫡立長”的原則外,本人也是很有才幹的。他早年奉李淵的命令在河東一帶招兵買馬,後來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平定山東。唐朝建立後,主要的是負責協助李淵治理後方。

李世民在被封秦王后,掌握了軍事大權,並且戰功顯赫,可以說,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李元吉在東征洛陽等戰鬥中,屢立戰功。

這麼看來,李淵的這三個兒子都是很有才幹的。那麼為什麼會發生後來改變中國歷史的“玄武門之變”?

什麼原因迫使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太子和齊王並非無才之人

首先,李淵這個人有點“信口開河”,而且政治手腕不怎麼高明。他為了能夠使秦王李世民安心的打仗平天下,曾經對李世民表示過對李建元的不滿,並且答應李世民等他立下不朽的戰功後,可以立他為太子。等到天下平定,李淵又忌憚李世民的勢力,拉攏李建成、李元吉對他進行打壓。這樣一來,造成了李世民強烈的不滿。

第二,在皇帝李淵的公開支持下,太子李建成對秦王李世民處處掣肘,甚至想用齊王李元吉來接替他掌握兵權。李元吉是太子的死黨,曾經向李建成提出誅殺李世民的計劃,但是被李建成否決了。這中間可能是李建成對親情還有點眷顧,也可能是對李世民手下部隊的忌憚。總之,一開始李建成就沒有準備殺掉李世民的,而只是要削他的權。即使是交權,這個也是李世民萬萬不能接受的。

第三,李世民手下能人很多,並且都是在以往的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現在天下已定,他們肯定是希望秦王能夠繼承王位,這樣自己加官進爵、榮華富貴肯定不在話下。一旦李建元當了皇帝,李世民失勢,那麼像他們這樣秦王的手下,肯定不會被重用,甚至會遭到打擊報復。

在李淵的打壓、太子的威脅和部下的慫恿下,再加上沒有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不願意當皇帝的,所以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什麼原因迫使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太子和齊王並非無才之人

公元626年7月2日, 李世民先是到李淵那告了太子一狀,並且吵的不可開交,逼得李淵答應叫李建成來當面對質。

李世民先是用自己的親兵控制了李淵,隨後收買了玄武門的守將,安排伏兵與門下。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抵達門下,八百伏兵一湧而出。李建成和李元吉是受父親李淵傳召,根本就沒想到李世民會發動叛亂,所以只是帶了隨身侍衛。

此時,得到太子和齊王被困的親兵,立刻組織來救。太子和齊王在京城的部隊是遠遠多與李世民這八百人的,這時候反而將這幫人團團圍住。危機時刻,尉遲敬德展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眾軍士看到首級後,皆覺得大勢已定,這才停止了攻擊。

什麼原因迫使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太子和齊王並非無才之人

玄武門之變之後不久,李淵就傳位給李世民。李建成被追封息王,諡號隱;李元吉被追封巢王,諡號刺。兩人的子嗣都被誅殺。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是通過一場血腥的政變奪得的皇位,但是他後來的文治武功締造了歷史上一個強大的王朝,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堪稱歷史上有名的一代聖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