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小人?且看公孫弘

君子?小人?且看公孫弘

在前面幾篇文章中,筆者曾經反覆的提到評價人物的困難。人性本就是複雜且矛盾的,而人生經歷又又因時而異,立場也在不斷變更。從今人的角度去評價古人,頗有一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因此,我們只能不能對當事人的心理活動妄加揣測,單單隻看事件本身的積極影響。

讀《資治通鑑》漢紀部分時,丞相是繞不開的職業。正如陳平的定義一樣:"宰相者,上佐天子……;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換句話說就是充當著皇帝政策的代言人和執行者,輔佐皇帝治理國家內外,協調國家各部門平穩運行。所以,歷來擔任丞相的全都是智商高絕,情商爆表的非常人物。偶爾有些因為軍功或者親緣關係得以登臨高位的,也因為能力的欠缺很快就被人取而代之。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就是漢武帝時期著名的丞相公孫弘,但是翻開歷史評價,會發現公孫弘的評價並不高:"……而像公孫弘這種八面玲瓏、貌似忠厚的長者,卻一帆風順。和稀泥的人有福了,他除了關心自己的官位外,什麼都不關心。非關心不可時,只關心陷害忠良。(伯楊《柏楊曰》)"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來自寶島的學者如此貶低公孫弘呢?

我們先看看公孫弘的成長過程,公孫弘是漢朝從天下大亂一步步走向文景之治的見證者。最初的公孫弘只是做一名獄吏,後來因為觸犯法律而丟了唯一的生活依靠,沒有辦法只能放豬為生。這點倒是頗有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意味在裡面。但是放豬時的公孫弘並沒有滿足於"豬倌"的命運,蹉跎歲月幾十年,四十歲的公孫弘終於重新拿起來書本,開始刻苦研讀《春秋》這一類儒家經典,並且常常拜訪名師,終於小有成就。藉著漢武帝"求賢令"的東風,公孫弘第一次來到長安,這次的登場卻很快就落幕。

直到公孫弘第二次被舉薦,才開啟了他政治生涯新篇章。原本的"豬倌"一躍而起,獲得了奏對朝堂的機會。【是歲,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令,令與計偕。……川人公孫弘對策曰……《資治通鑑》】

公孫弘的對策,其實總結起來有以下三點:選賢任能;與民休息;君主修德。但是整個奏對中只能看到許多大而化之的道理,並沒有切中時弊,更沒有提出可行的改良方案。因此,負責評定的官員,將公孫弘的文章列為下等。但是此時的漢武帝政治經驗尚不成熟,更加喜歡這種儒家的調調,故而將公孫弘提高到第一名的位置,也正是因為漢武帝的欣賞,公孫弘獲得了博士的位置,負責顧問類的事務。

就這樣,獲得了顧問職責的公孫弘開始了自己的工作。漢武帝時期一改前任的無為而治的作風,以一種更加積極的雄心勃勃的姿態向外擴張。但是這種擴張的姿態卻並非一帆風順,西南的開發就引起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卻收穫甚微。公孫弘作為武帝的特使,前去四川一代考察調研,回來之後就強烈的反對西南擴張的政策,但是漢武帝卻並不聽從。

臣子的建議不被皇帝採納,一般採取的方式只有兩種,要麼以命相逼,冒死直諫;要麼就是依照皇帝臉色行事,一旦事有不對便立馬換了主張。公孫弘顯然不會這麼普通,他採取的策略就是不偏不倚的做好顧問的職責,每次遇到朝堂議政時,公孫弘只是講事實擺道理,從不越俎代庖替武帝拿捏注意,更不會大庭廣眾之下與武帝爭論。漢武帝因而覺得這個人忠厚老實,又熟悉國家制度法律和官府事務,並且會利用儒家學說對政策的施行加以文飾,對公孫弘越加信任,而公孫弘的官位也越做越高,一年之內就升到了左內史。公孫弘的這種方式,可以為許多身處職場中的朋友們所借鑑。

孤掌難鳴,身為一名臣子,自然不可能永遠只是一個人在和皇帝鬥智鬥勇,必然會選擇一位相互配合的同僚,而耿直黑麵著稱的汲黯就這樣成為公孫弘的僚機。最初的他們,配合無間,常常請求單獨覲見武帝,先由汲黯提出問題,再有公孫弘拾遺補缺提出建議,在這種模式之下漢武帝非常輕鬆的就採納了他們的建議。但是後來的配合便漸漸不再完美,因為公孫弘和汲黯商議的政策或者建議,在面對皇帝時公孫弘卻背棄了約定而迎合皇帝。這樣一來,自然使得汲黯大為惱怒,一代重臣竟然用"地域黑"的方式控訴公孫弘不是忠信之人,輕而易舉的就背棄盟約。公孫弘的辯解卻讓人眼前一亮:瞭解我的人認為我忠心,不瞭解我的人認為我不忠。這樣的一句話無疑是標榜自己立志作純臣,孤臣。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漢武帝的欣賞,從此以後,別人越是詆譭公孫弘,漢武帝就越加信任他。

漢武帝時期,曾經有項著名的移民政策,與漢文帝時期的移民實邊不同,漢武帝的移民主要是將關東即遠離京城的各地豪強富戶遷移到京城附近,一方面可以充實京城人口,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這些人積聚力量,圖謀造反。郭解,作為一個豪強自然也在遷移之列。但是他卻請動一位將軍以家境貧寒為理由他說情,幸好漢武帝睿智,才一眼看破謊話。但是郭解常常因為別人小小不不敬的舉動就奮起殺人,幾年下來許多人喪生在他的手中。只是在依法逮捕時,發現這些案子都是在漢武帝赦免令發佈之前做的,因此才沒有辦法做出進一步措施。但是有個儒生對此不滿,仗義執言郭解做下了許多違法犯罪的勾當,哪裡當得了賢能二字?郭解的手下聽到之後激憤之下就殺了這個儒生,甚至為了洩憤將儒生的舌頭割掉。官府為此來問責,但是郭解卻並不知道是誰殺了人,無法交出兇手,故而有人建議宣佈郭解無罪。但是公孫弘卻說:"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眥殺人;解雖弗知,此罪甚於解殺之,當大逆無道。"一個小小的平民百姓,略有摩擦就殺人報仇,視法律如無物,雖然郭解不知道殺人的是誰,但是他的罪比殺人還大,是大逆不道的罪行。於是就把郭解滅族。

這個事件有許多人批評因為公孫弘的一句話,讓郭解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受到牽連而遭到族滅,這是公孫弘小人嘴臉的佐證。但是從國家的層面來說,公孫弘這樣做無可厚非。首先,郭解違法犯罪的事實確實存在,只是由於法令原因無法追捕。其次,以郭解為代表的豪強勢力極大的危害了漢朝中央政府的權威和統治,只有將此類黑惡勢力徹底瓦解才能營造一個長治久安的社會環境。因此,公孫弘此處非但無罪,反而功在千秋。

漢武帝時期的名臣名士層出不窮,因為求賢令的發佈,讓懷揣夢想與才華的人士紛紛從山野的封印中解除,湧向長安。主父偃也是其中一位,他年輕時曾經遊歷於燕、趙、齊三國,在登臨高位時,向朝堂諸公揭發了燕王劉定國荒淫無道,擅殺官員的罪行,在朝廷官員的壓力之下,漢武帝同意誅殺劉定國,並且除去了封國;而主父偃曾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齊王,但是無論是齊王本人還是齊王太后都不同意。因此抓住齊王與姐姐亂倫的罪證之後,主父偃攛掇武帝對齊王動刀,最終逼得齊王自殺;此時的趙王害怕主父偃也會對付他,為了自保將諸侯賄賂主父偃讓子弟得以封侯的事情和盤托出。而漢武帝也懷疑是主父偃逼迫齊王自殺,因此將他打入牢中。就在漢武帝想要繞主父偃一命時,公孫弘出來說話了,他認為主父偃是逼迫齊王自殺的主要原因,而齊王自殺之後又沒有子嗣,封國被除名,封地併入漢朝直轄領地。如果不殺主父偃,無法對天下人交代。就這樣,又是一句話讓主父偃身死族滅。

公孫弘為何這麼說呢?筆者認為仍舊是出於維護漢朝統治的需要。經過幾次三番的打擊,諸侯王的存在已經無法對中央造成實質性的威脅了,因此主父偃的這樣大肆逼迫齊王自殺,又公然索賄,只會造成諸侯王人人自危,削弱中央的公信力,更會喪失諸侯王的向心力,讓剛剛平靜下來的漢朝又重新陷入危局,因此推出一個主父偃殺掉可以平息諸侯王的怒火和怨氣,維護武帝的統治穩定。

公孫弘的施政風格就是保守,這點從他對漢武帝經營朔方郡和滄海郡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公孫弘數諫,以為罷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他認為耗盡中原的力量去建設無用的地方,是弊政。好在後來漢武帝讓朱買臣和公孫弘當庭辯論,將位於北方朔方郡的好處和作用盡數剖析,最終讓公孫弘認識錯誤。但是仍舊堅持廢除滄海郡,這一點倒是讓漢武帝接受了。

作為高官顯貴,公孫弘常常衣著簡樸,生活作風十分清廉。而這一點也往往成為政敵詬病攻擊的地方,他們認為既然是身處高位就不必在故作樸素,這種做作的表現恰恰能說明公孫弘心中有鬼。公孫弘卻給予了正面回應,大膽承認:"有之。夫九卿與臣善者無過黯,然今日廷詰弘,誠中弘之病。夫以三公為布被,與小吏無差,誠飾詐,欲以釣名,如汲黯言。且無汲黯忠,陛下安得聞此言"。以退為進,強調與汲黯關係親密,也承認自己的作風過於矯揉造作,沽名釣譽。但是汲黯的忠心卻更讓人傾佩,如果沒有汲黯誰還會這樣直言不諱呢?

退一萬步來說,官員若真的如此"沽名釣譽",對於社會風氣的引導將起到一個極大的推薦作用,"上有所好下必行效",這個道理古今不變。

後來的公孫弘被漢武帝提拔為丞相,並且開創了後世丞相封侯的慣例。作為丞相的公孫弘做了兩件事,也正是這兩件事讓後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直落千丈。因為與董仲舒有矛盾,便向漢武帝建議讓已經養老的董仲舒去作膠西王劉端的國相,這個膠西王劉端是個無惡不作的諸侯,曾有殺害國相的先例;惱怒汲黯經常誹謗自己,就建議讓汲黯去作右內史,管理那些權貴之人,事實上這樣的地方素來因為貴族眾多難以管理著稱。兩件事都是一個目的,以公報私,手段都是借刀殺人。當然若是想強行洗白,也可以說公孫弘"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正是因為知人善用,才將這兩位安排在最合適的位置上。事實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當了六年丞相的公孫弘最後死於任上,或許也算得上是鞠躬盡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