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满清后为什么没有像皮岛三位将领那样被封王?

一德格天1


投降时机不一样,归顺时的资本不一样,建立的功劳不一样,待遇自然也不一样了。



先说时机和投降资本。

孔有德、耿仲明在崇祯六年归顺后金时,当时后金军与明军还在辽东进行拉锯战,装备远不如明军。

而孔、耿二人此时率一万精兵以及后金军当时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归顺,不仅帮皇太极树立了威望,招揽一部分汉人的民心。而且还帮助后金军扩充了实力,建立了完整的火炮部队,使后金军在攻城和野战当中,具备了与明军火炮对射的能力,缩小后金军与明军的装备差距。

试问如此巨大的功劳,以及如此恰到好处的投降时机,他们怎能不封王?


相比于孔、耿,尚可喜和后来的吴三桂归顺的时间虽然稍晚一点,但他们也是在最佳时机归顺的。尚可喜归顺于皇太极称帝前,吴三桂归顺于清军入关前,都属于老资历。并且他们也都是“带资入股”。尚可喜带了五万人和广鹿、大小长山、石城、海洋五岛军资器械归顺。吴三桂带了四万关宁铁骑归顺。

从时机和资本来说,尚可喜和吴三桂甚至比孔有德和耿仲明要更大。他们封王,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孔、耿封王,那么尚可喜和吴三桂也应该封王)

另外,孔、耿、尚、吴都有嫡系班子,从上到下如铁桶一般,都是奉行投机主义的以原明军为主的军事利益集团,清廷很难分化他们。对这四位,清廷不裂土封王根本笼络不住。而没这四位,清军想拿下南明又是白日做梦,就以满蒙八旗那点人,怕是连划江而治也做不到。(即便是如此笼络,后来也一样爆发了三藩之乱)


而祖大寿和洪承畴就不一样了。

祖大寿是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锦州被围困,且援军又不来的情况下才归顺的。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明朝的援军是不会来了,而锦州城破只是时间问题,祖大寿投降与否并不影响整个战局的结果。如果他这种情况都能封王,那明朝降将几乎都可以封王了。清朝也给不出那么多王爵。

至于洪承畴,他的情况更尴尬。

他是文臣带兵,原本就没多少本钱。并且他还是兵败被俘而降,自己的嫡系曹变蛟等部被打得全军覆没,可谓孤身一人而降。

虽然说他有很强的军事战略头脑,但他手下无兵,纯粹就是一个打工仔。清廷多他少他的就那么回事。皇太极极力劝说他投降,不完全是爱惜他的才华,更主要的是想利用他的投降给关内的汉官做样子。

需要用他时,就拿他出来用,不需要时就把他扔一边去,不必担心他会造反。



再说功劳。

有清一朝,无军功不封爵。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封王,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是他们带兵归顺。最关键的是,他们在清营中,都立有很大的军功。

祖大寿虽是个武将,但他投降后,一是年纪大了(64岁),二是清廷不信任他,所以他在归顺清朝后,并没有立下旷世军功。皇太极封他做汉军正黄旗总兵,其实已经是高抬他了。

至于洪承畴,投降之前是文官,投降之后依然是文官,最高做到大学士,正一品。他在清廷的工作履历上并没有真正带兵打仗的经历,都是诸如节制几省督抚军务的,抓宏观的工作。

所以,洪承畴别说是封王,他应不应该封爵位都是个问题。

当时支持对洪承畴赐爵的人认为,洪承畴是明朝降清最高级别的官员,no.1,不封难以服降臣之心。并且洪对平定南方,经略中原也参谋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建议办法,对稳固天下确实有功。

不支持赐爵的则认为,他没军功,就是不应该封爵位。

最后,几经争论,议政王大臣会议才以洪承畴确实有功劳为由,在洪承畴退休后,封了他一个级别非常低的三等轻车都尉。

这个爵位有多低,我就不多说了,看下面这张表就知道了。



轻车都尉,而且还是第三等……

当然了,清朝统治者并不认为给洪承畴一个三等轻车都尉是羞辱。

因为在当时被封爵的明朝降臣中,除了洪承畴等少数几个人是文臣外,其余的人都是军官出身。按理来说,洪承畴不该封爵。给他一个低等爵位,已经是开恩了。

PS:资深汉奸范文程是子爵,但洪承畴的地位远不如范文程。


Mer86


清初三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大名鼎鼎,或者说恶名昭著。

降清的将领多如牛毛,比他们名气更大,职位更高的也不计其数,比如蓟辽总督洪承畴、左都督祖大寿,论名气,论战功,论能力,都要超过三人,为何被封王的是他们三个呢?

小院看来,主要有二个原因。

一、对清军的意义。

三人的归降,最大的意义是军事上的,他们为皇太极带来了梦寐以求的战略武器和兵种——红衣大炮和水师舰队。

在此之前,八旗军吃够了红衣大炮和水师的苦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次对宁远的围攻,都在城头红衣大炮轰击下败下阵来,还弄得损兵折将,士气低落。

皮岛的毛文龙则靠着水师三天两头在后方骚扰,努尔哈赤只能干瞪眼,因为后金压根没有水师,宁远之战后觉华岛之所以被屠,还是因为海面结冰,八旗军得以踏冰而过。

这样的战略武器,皇太极当然做梦都想拥有,无奈后金技术力量太薄弱,靠自制根本不可能,只能依靠别人的力量。

在三人归附之前,皇太极也尝试过靠俘虏的工匠自造,虽然也仿制了出来,但在技术上终究底蕴不足,无法形成足够的战斗力。孔尚耿三人的来投,带来了丰富的嫁妆——熟练的工匠和丰富的军械、物资和人员,其中包括红衣大炮和水师舰队,还有手下的军民两万多人,这些都是皇太极所急需的。

听到孔有德和耿仲明来投降的消息,皇太极有多激动呢,他亲自跑出沈阳十里外迎接,见到两人就给了他们一个熊抱——别误会,这是女真最隆重的礼节“报见礼”。

一年后,尚可喜的到来,皇太极也如法炮制。

皇太极至于这么开心吗?太至于了。

八旗军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始终缺少攻坚能力,面对城池,在之前基本上只有靠城里内应的接应、围点打援、长期围困等办法,如果明军守城意志坚定,又没有内应,那清军的进攻就很难奏效。

而这三个人的到来,有了资源,又有了人才,清军有资本发展大炮这种攻城利器,到崇祯十六年的时候,锦州、盛京已经成为了清军的火炮生产基地,驻扎在锦州的清军拥有大炮百门,甚至,清军拥有了专门的军种——乌真超哈,也就是炮兵为主的汉军。

清军的红衣大炮,不能说是完全来自孔尚耿三人,不过这三个人的归降,无疑对于清军火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皇太极能不高兴吗?这三人的王爵,是拿这么多人才和物资换来的。

二、投降的时机。

孔有德和耿仲明在崇祯六年归附皇太极,尚可喜在崇祯七年渡海来投。

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正是皇太极掌权后进行改革的时期。他是个善于学习的人,逐步改变了努尔哈赤时期喜好杀戮辽人的恶习,讲究以文化来笼络降人。如果说努尔哈赤统治下的后金还是部落制为主的国家,到了皇太极这儿,就逐步改革为了君主专制制度,一整套的国家机构,都效仿明朝设立起来了,他对明朝投降的官员的原则是“一切勿得侵扰。”,不论你之前跟后金作战多狠,只要投降,概不追究。

这样开明的形象,对那些心猿意马,在明朝混不下去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他手下的汉军也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汉军八旗。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个人,之前在毛文龙麾下长期与后金作战,没少砍人少抢东西,现在他们来投降,皇太极必须要做出姿态,表示既往不咎,并且还能得到重用,加上这三人确实给他带来了急需的东西,为了统战工作的需要,他加封三人为王,更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来投奔他。

而时间越往后,皇太极已经稳定了局势,经常翻越长城到关内主动出击,投降的明将也越来越多,手底下人才多了,这个王爵也就越来越稀缺,不舍得随便给出去了,直到后来为了交换吴三桂献出山海关,才封出去个平西王,此后再没有汉人得到过清朝的王爵。

再说两句洪承畴和祖大寿,他们的情况还是不太一样。

假设洪承畴在崇祯六年左右这个时间点来投降,很可能也会被封王,他在明朝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表率作用更加明显。

而祖大寿不可能被封王,他投降清朝从来都不是真心,和他外甥吴三桂截然不同,是实在走投无路下本能的自保行为,考虑到祖家世镇辽东,根深蒂固,皇太极没有杀他也是从大局着想,但也不可能再重用他。

换做是你想想,曾经假投降又逃回去组织抵抗,最后实在坚持不了才再次投降,这样的人敢用吗?养起来不给他权力就算完了,别说封王了。


小院之观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咱先说祖大寿,1629年,他跟着袁崇焕驰援京城,结果好不容易抵达京师城下,却被崇祯皇帝拒绝入城。皇太极分兵进攻,一路进攻袁崇焕,另一路进攻满桂。满桂和袁崇焕本是明军此时不可多得的猛将,然关系却极糟糕。更为可怕的是,身为天子的崇祯却不能公正调解,导致满桂战死(甚至有一种说法,满桂是在和后金军的血战中,被袁崇焕部射中五箭,箭疮迸裂而死)、袁崇焕遭凌迟处死——明军将士为国浴血奋战却遭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心寒。崇祯、满桂、袁崇焕三方谁是谁非,暂且不论,但结果便是,身为袁崇焕部将的祖大寿,对明廷从此深为恐惧——袁崇焕进城之后,崇祯不容分辩就将他下狱,随行的祖大寿浑身发抖。据此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认为祖大寿必反,并说他三天之内就会反。袁崇焕下狱第三天,果然祖大寿率关宁军径直离开京师回师辽东。而此时满桂已全军覆没,为解京师之危,崇祯不得已,只能让下狱的袁崇焕写信将祖大寿召回。

可以肯定的是,是非且不论,但祖大寿的危险是毫无疑问的,回到锦州前线之后,他从此不轻易离开军营,生怕被东厂番子暗中抓捕,就是这个缘故。

随后,祖大寿奉命修复大凌河城以便将关宁防线前推,不到半个月,城墙还没修完时,便被皇太极亲率大军包围,祖大寿仓促应战。三个月困守,弹尽粮绝之下,他只能出城投降。

但这一次,其实是诈降。随后祖大寿便向皇太极建言:自己妻子儿女均在锦州城里,趁锦州不知自己已投降,愿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夺取锦州城。皇太极欣然同意,结果祖大寿一入锦州,便组织防御,抗击清军。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居然也没有治罪,反而下令提升祖大寿为左都督,只是旋即他又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有袁崇焕的先例,祖大寿岂敢重蹈覆辙,他始终坚守在锦州城里,委婉地拒不入京。

而在后金那边,皇太极居然很有耐心地继续游说祖大寿,留在后金军营中的祖大寿之子祖可法等人,也没有被杀,而是一直以礼相待,并且频繁给祖大寿写信。

1638年,皇太极亲征,还派使者并释放明军俘虏给祖大寿带话,说:"我在大凌河释放了你,我的大臣都说我看不清人。现在,将军应该出城与我相见,证明我没有看错你。"

1639年,皇太极再次进攻明朝,祖大寿移兵宁远驻守。皇太极又让祖大寿的妻子诱导祖大寿投降。祖大寿依旧不理,后金退兵之后,祖大寿又进入锦州驻守。

1641年,皇太极再围锦州。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吴三桂等八总兵领兵十三万来援,驻扎在松山。1642年,松山城破,洪承畴投降清朝。而此时,被围困了整整一年的锦州已经粮尽,穷极无奈的祖大寿,也只能在三月初八开城出降。

可以这么说,祖大寿真是很难,一方面他无法信任崇祯皇帝那一帮昏君奸臣,另一方面他又决心继承袁崇焕遗志捍卫辽西;一方面他坚决抵抗后金,但另一方面势力不支的情况之下,他也真的无可奈何。

和他的外甥吴三桂以及耿仲明、尚可喜不同的是,祖大寿虽然投降之后被授予汉军正黄旗总兵的职位,但实际为皇太极效力甚少。应该说,这件事,错在崇祯,非祖大寿。而既然祖大寿没有给皇太极做出什么重大贡献,不封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于洪承畴,他更擅长的其实是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偏偏明廷无人可用,拿他来对付皇太极。而到了前线,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各部总兵官却纷纷主张南撤,最后十数万人土崩瓦解。无奈降清之后,皇太极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终皇太极一朝,除咨询外,也没有任以官职。直到多尔衮时代,才真正有所任用。而既然是这样,封王也就没指望了。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是被动的,皮岛三将领投降清军是主动,他们投降的政治意义不同,待遇当然不会一样。



皮岛三将分别是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三人都是毛文龙部下,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掉后,对皮岛高层进行洗牌,他们因为是毛文龙的人,不受袁崇焕重用,因此有了二心。

孔有德先是率众投奔孙元化,后来发动吴桥兵变占领登州,接着进攻莱州,被大明官兵围剿,从山东逃到辽东,接着投降清军。

耿仲明在吴桥兵变时,背叛朝廷,与孔有德里应外合攻破登州,后来和孔有德一起投降清军。

尚可喜和袁崇焕安排的皮岛守将沈世奎矛盾激化,带领部下直接投降清军。

综上所述,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都是主动被叛大明投降清军,皇太极对待他们的投降,相当重视,出城十里迎接,并给投降者很高的待遇,封他们为王。皇太极的这一举动,是告诉明朝将领们,主动投降清军,好处大大的,都赶快来吧!其政治意义相当大。



祖大寿和洪承畴完全不同,他们是被迫投降的,他们心里有抹不去的民族情结。

祖大寿在修建大凌河城时,被清兵围困,城中粮食吃完给了,出现人吃人现象,如果不投降,最终得全部死光,祖大寿无奈开城投降。

祖大寿投降后,欺骗皇太极,让皇太极放他回锦州,他可以里应外合帮助清军拿下锦州,结果皇太极放他回锦州后,他立刻固守锦州,抗击清军。



皇太极围困锦州,崇祯派洪承畴救援锦州,被皇太极打败,锦州之围已经没有任何希望被解,城里又出现了人吃人现象,祖大寿再次开城投降。

洪承畴被俘后,要绝食自杀,经过大量思想工作,才答应投降。

在当时,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的真心是受到质疑的,因为担心杀了他们会堵塞大明旧臣投降清军之路,所以皇太极才不杀他们。但是重用他们,给他们封王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存在极大风险。

祖大寿投降后,一直没受重用,洪承畴也是在多尔衮时才得到重用,既便重用也是当顾问,没有实权。


豫有得


这个问题应该先看看祖大寿和洪承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投降清朝的。

祖大寿有两次降清的经历。一次是在大凌河,一次是在锦州。祖大寿的内心里面是对大明朝无限忠诚的,虽然有两次投降的经历,但是看看他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投降的!第一次是被围,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了,而且根本看不到有援军来救援,与其饿死,不如再想办法,这就是祖大寿第一次被迫投降的想法。而且投降以后,迅速欺骗皇太极又逃回了锦州,继续与大清朝作战。第二次投降是看到松锦会战大明朝的军队被清军彻底消灭了,也是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手下将士和城中百姓的生命,才投降的。可以说清朝对于祖大寿不会完全信任。

再说说洪承畴的情况,洪承畴是在松锦会战中被俘后,经过了许久的劝降和才投降的。洪承畴在大明朝的地位比较高,而且也是准备玉石俱焚的心态下,被劝降的,所以清朝对于洪承畴开始也是不太信任的。

这两个人和皮岛投降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人完全不同。皮岛投降的人,是因为主帅毛文龙被杀,怀着复仇的心态投奔清朝的。而且是主动投奔的,因此大清朝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再者皮岛三王是早期投奔大清朝的,祖大寿和洪承畴他们比较晚,而且祖大寿有过反复的经历,所以说不可能给予祖大寿和洪承畴王位。

看看皮岛投降的三王,他们在大清朝平定神州大地的过程中的积极表现,也足以让大清朝给予王爵的奖励。




亘辰


我也来吹一波

明朝末年,官府腐败无能,残酷剥削百姓,狼烟四起。作为中原地区的山东省,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崇祯剥削的重灾区。

皮岛的老岛主,毛文龙,本是山东人,被迫卖身到东北李成梁手下做奴隶,这个时候他和努尔哈赤同为奴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推翻腐败凶残的大明朝。

努尔哈赤逃回白山黑水,和古老的北地女真结盟。

毛文龙回到胶东半岛,他跟着当地的渔民出海,发现了青岛至皮岛的航线。从此,山东半岛活不下去的百姓,通过青皮航线,源源不断的偷渡到辽宁。

那边,努尔哈赤接受这批活不下去的汉人,他们共同努力,山东汉人带去了孔子,技术,文字,教育,后金越来越强大。

袁崇焕袁蛮子是广西60多年唯一的一个进士,被江西江苏浙江出生的内阁排挤,流放到到山海关。

袁崇焕实务能力很强,通过间谍和抓捕的后金俘虏发现了毛文龙的勾当。

于是袁崇焕单刀赴会,在经过激烈的辩论后,袁杀了毛文龙。

努尔哈赤和毛文龙有结拜之义。毛帅的义子自然也是老奴的子侄,也就是皇太极多尔衮的异性兄弟,作为山东籍八旗的头领,封三个王,成为三个汉军旗的旗主,也是他们应得的奖励。

皇太极穿越呼伦贝尔大草原,从嘉峪关进入京城,然后绕道去山东,最后通过青皮航线,带走大量的战利品。对于皇太极的大军中的山东人来说,回家报仇,是人生一大快事,所以进行得非常顺利。

总之,明朝无道,人民自救,是清朝创立的根本原因。国号为清,为的是纪念白山黑水渔猎的满族祖先,纪念青岛作为发源地之一,纪念青皮航线贡献。

清朝是一个纯粹的儒教国家,非常重视教育,跟山东尊孔重教是一脉相承的。满人不只会骑射,更加会读书。文学家老舍就是读书人出生。


天堂160590167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用现代企业间的一个例子做比较。

有两家公司正在做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家是曾经垄断行业的传统企业,但是管理陈旧、内部混乱且危机不断,已经走上了下坡路,而另一家则是刚刚兴起的创业型公司,正在努力的抢占市场。

而这个时候,传统公司内部的一个团队,由于受到了内部其他团队的排挤,主动选择跳槽到这家创业型公司,并且,他们不是“光杆司令”过来空手套白狼,而是带着团队、带着资金、带着技术过来的,甚至带来的团队人数差不多是创业公司现有团队人数的十分之一的样子。而在转投之后,这些团队解决了创业型公司的许多曾经无法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并且在抢占市场的过程中表现极为出色。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必然会获得很好的待遇,或者说,这些人拿到的原始股,享受到的是创始人团队或者核心管理层的头衔。

与之相对应的是,同样是这家传统公司内部的团队,在公司即将破产的边缘,与创业公司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商战,不仅拼的血本无归,团队的领导也被逼得走投无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选择了投奔这家已经逐渐做大做强的创业型公司。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的,这些人纵使再有能力、曾经在传统企业再有辉煌的业绩,如今在这家公司也仅仅是级别高一点的职业经理人,地位、待遇必然无法同之前的人相提并论。

通过这则示例的类比,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三顺王”即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就属于前者;而洪承畴、祖大寿,则恰恰是属于后者。


“吴桥兵变”,“三顺王”归降,可以说是打破明清之间战局平衡的一个重要节点。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曾经是明朝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部将,同时他们也被毛文龙收为了养孙,被赐姓“毛”,分别叫做毛永诗、毛有杰和毛永喜。在毛文龙麾下,他们也得到了重用和提拔,开始担任军职。

但是在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时任蓟辽督师的袁崇焕“计斩毛文龙”,并安排陈继盛等人协管东江。

可以说,袁崇焕在杀掉毛文龙之后,并没有非常妥善的处理后事,对东江镇进行有效的安抚和安置,而这也成为了后来“吴桥兵变”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爆发,皇太极率兵将祖大寿镇守的大凌河城团团包围。接到朝廷的旨意后,登莱巡抚孙元化急令孔有德率军北上支援祖大寿。

然而,孔有德率领的辽兵与山东本地的登莱军队矛盾颇深,且天气寒冷,孔有德军队的后勤寄养出了问题。随后,孔有德的手下因为一只鸡与朝中要臣王象春结怨,进而开始受到了各方的排挤与打压。在这样的情况下,孔有德在部将的劝说下,发动兵变,带兵重新杀回山东,并且在耿仲明的帮助下,夺下了登州。

这便是著名的“吴桥兵变”。

“吴桥兵变”后,在以孔有德、耿仲明、毛文龙之子毛承禄等人为首的一众辽东旧将的带领下,迅速拉起了一只近万人的队伍,开始在武装割据,时间前后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致使山东半岛被打得的一片糜烂,让明朝政府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和代价。

之后,明朝政府调集各方力量,开始镇压叛军,包括祖大寿的兄弟祖大弼,吴襄、吴三桂父子,以及后来非常有名的刘良佐、刘泽清等人,皆参与了镇压孔有德、耿仲明的战斗。

而最终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孔有德和耿仲明选择从海上出逃,横渡渤海湾,最终在鸭绿江口,向后金剃发称臣,于后金天聪七年(1633年),正式投降了后金。

当皇太极得知孔有德等人率众投降后是兴奋异常,不仅出城十里相迎,更是让孔有德、耿仲明自领所辖兵马,并赐名“天佑兵”。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尚可喜也在被百般刁难和排挤后,选择投降了后金,皇太极同样对尚可喜的到来予以了热烈欢迎,并将其军队赐名为“天助兵”。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投降后金后,可以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首先,跟随他们投降的有一大批懂得制造火炮和船舶的工匠,而这就使得明朝在火器和海运上的绝对优势,变得荡然无存。

其次,三人所带的兵马,扩充了后金的兵员,并且在此后的一系列战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皇太极对于三人的封赏,也极大的刺激了明朝的官员和将领,而他们也为后来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将领们,做出了榜样和表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

而皇太极对于这三人也是恩宠有加,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改元称帝,建立大清王朝,并将这三人册封为王,其中孔有德为恭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至此“三顺王”正式诞生,而在顺治皇帝时期,这三人的头衔也变为了定南王、平南王和靖南王。

他们之中,除了孔有德在桂林战死,全家在桂林被屠戮,仅有一女逃脱,进而被取消的王爵世系外,耿仲明和尚可喜的后人皆参与了康熙朝时期的“三藩之乱”。


相比于“三顺王”的主动归降,洪承畴和祖大寿的投降,则是被俘后的投降。

清崇德七年(1642年),决定明清之间命运走向的松锦大战以清朝大获全胜,明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将洪承畴被俘的结局结束。

此时的明朝已经是走在了灭亡边缘,本来关内地区已经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搞得是满目疮痍,如今又遭遇了“松锦大战”的惨败,领地尽失不说,精心打造的九边精锐更是丧失殆尽。

最终,既是出于对大明王朝和崇祯皇帝的莫大失望,也是寄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施展抱负,洪承畴选择了投降了皇太极。而祖大寿,早在十年前的大凌河之战中,曾有过一次诈降经历,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明朝,这次投降后,祖大寿也选择了安心归顺。

然而,皇太极时期的洪承畴和祖大寿并没有得到重用。

一方面,皇太极对着二人仍有防范之心,颇有戒备;另一方面,此时清朝的汉臣汉将,不仅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范文程这些,包括李永芳之子巴颜、佟养正之子佟图赖等人,也已经崭露头角,留给洪承畴和祖大寿发挥的空间还是非常的有限。

所以,纵然在明朝的时候,洪承畴曾是挂兵部尚书衔的蓟辽督师,祖大寿也是总兵一级的高级将领,其级别和地位远超孔有德等人,但是到了清朝的朝堂上,已经是今非昔比,被封王爵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硬生生的压过了洪承畴和祖大寿一头。

而相比与“三顺王”,洪承畴和祖大寿的头像,是战败投降,来的也只是“光杆司令”自己,况且此时“明亡清兴”的趋势也已经是不可逆转,他们的到来也只是“锦上添花”。远比不上“三顺王”投降时“雪中送炭”的意义重大,因而没有被过渡的封赏也就成为了必然。


而除了“三顺王”,还有一位明朝投降的将领,也被封了王,这便是后来引发“三藩之乱”的平西王吴三桂。

吴三桂能够被清朝封王,也是因为当时的特殊局面。

清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正统明朝灭亡。

在此情况下,吴三桂先是投降了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政权,但是在听闻其父遭到了拷掠,爱妾陈圆圆又被刘宗敏霸占后,毅然决定与李自成死战到底。

早在“松锦大战”后,清朝就开始对吴三桂的招降工作,但是吴三桂始终不为所动,这次也是打着“借兵”的名义向清军求援。而清朝这面的多尔衮却始终坚持只接受投降,不接受“借兵”,同时更是陈兵山海关。

在“山海关大战”中,吴三桂与李自成的交战中,自觉不支,阵前向清朝投降,于是在吴三桂的引领下,清兵在得以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既是为了争取吴三桂的归顺与投诚,同时也是更好的为清王朝打天下,在明朝时已经是平西伯的吴三桂被封为了平西王,而在此之后他也跟随清军南下,成为剿灭李自成和南明政权的先锋。

而吴三桂相较于洪承畴和祖大寿,其能够封王的关键在于,吴三桂手中握有精锐的关宁铁骑,并且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山海关,其能够发挥的价值远超过这二人,况且吴三桂是被招降了,既然是招降,付出的代价和筹码也必然比投降的要高。所以吴三桂能够封王,而洪承畴和祖大寿则不能。


雍亲王府


祖大寿这个人非常有意思,他降清和洪承畴、三顺王,甚至吴三桂都不太一样。他降清一共投降了两次。大凌河之战,祖大寿“弹尽粮绝”,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全军覆没,祖大寿杀了宁死不降的何可纲、大开城门,第一次降清。祖大寿虽然投降了,而且还杀了人,但实际上这家伙并不是真心投降,仅仅是为了保存实力。




明末降清比较著名的人物有很多,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吴三桂、毛文龙的两旧部尚可喜、耿仲明(耿精忠的爷爷),他们都被封王封侯。吴被封平西王,尚被封平南王,耿被封靖南王。这三人都是清兵入关后,率部随清军南征北战,对自己的同胞作战非常凶猛,很快就肃清了大明残部和农民起义军,为大清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被封王封侯。




祖大寿第一次投降是诈降,后来继续抗击清军,为人民群众歌颂。第二次投降后没有攻打明朝城池,而是退居二线,在清军入关后病死。祖大寿投降不像吴三桂、洪承畴之流,他被世人“接受”,所以人们对他日后的关注点也少了,他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就是销声匿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