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不小心就犯罪了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刑事犯罪應該離我們很遠,我們正常生活,不偷不搶,遵紀守法,根本不會觸犯刑法。也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那些犯罪分子都應該有著犯罪人的典型人格和窮兇極惡的長相。可是仔細看一眼,他們作為犯罪人的特徵並不明顯,相當一部分人在犯罪之前,與我們大家一樣普通,有著正常的工作、家庭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以犯罪為業,許多時候他們的犯罪確實出於故意,但這個故意要麼是被生活困境所逼迫,要麼是在突然之間被憤怒、仇恨等非理智情緒引燃。但有些犯罪主觀上並不是故意,而且在主觀上本身也是不想犯罪,但因為過失的行為而造成嚴重的後果發生,進而構成刑事犯罪。

2017年杭州某電子產品綜合市場,一90後小夥,就是因為好奇,用打火機嘗試點燃“香蕉水”,引發周邊物品起火,進而導致商場發生火災,損失幾百萬,小夥也因為涉嫌失火罪被刑事拘留,他面對不僅是鉅額的賠償,更嚴重的是牢獄之災。而且今後人生軌跡也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類似這樣的案例生活中實在是太多了。

無知、自以為是,不懂法並不是免於刑事的處罰理由。生活中經常出現,因為互相爭執很小的利益,一言不合就發生爭吵,甚至動手打架,其實如果傷害達到輕傷以上就構成刑事犯罪。還有因為情感糾葛,慾求不滿,臨時起意等因素,而發生的暴力性傷害型犯罪等。當然還有一些主觀僥倖類的犯罪,如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等。甚至微信朋友圈買個化妝品,路邊擺攤賣個涼菜,都有可能觸犯法律(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實際上部分刑事犯罪應該是可以避免的,之所以會發生有時候多少也有點機緣巧合吧!很多情況下罪與非罪僅僅一牆之隔,稍有不慎,人生軌跡隨之改變,而且面臨蹲監獄的可怕後果。切記三思後行!平和健康的心態,理性合理的欲求,加之一定的自控能力,做好自己,活在當下,才是正解!

在中國國內一個人一旦有過刑事犯罪記錄,對今後的人生影響非常大,而且會影響到直系後代的學業、工作等方面。子女入黨,考公務員等政治審核方面會受到很大影響。

有時候一不小心就犯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