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在幼儿园大班不教拼音,小学一年级一带而过,迫使家长纷纷在外报拼音补习班?

完颜半壶纱


作为一名一线幼儿园教师,校外机构幼小衔接的老师,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01

首先,分析以下为什么会有家长感觉幼儿园没学什么东西,到了小学老师的教学节奏自家小孩跟不上。

原因一:最重要的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没有做好相应学习习惯的养成,几乎在一片空白中上了小学,注意哦,是学习习惯的空白,不是指知识准备哦!

原因二:家长普遍焦虑,导致大部分孩子存在课外补习,到了小学老师这里,发现大部分孩子反应很快,学习效率也不错,难免会为了整体的进度水平对某些内容有所加速度。

02 家长应该怎么应对?

首先,家长在大班阶段要主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应对从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到小学阶段的知识教学的巨大转变,这也是幼小衔接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行为习惯:

(1)对孩子日常坐姿的训练

(2)对孩子用语习惯的训练:主要是礼貌性用语和日常交际用语。

(3)对孩子吃饭习惯的训练:按时用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不仅仅是为了按时吃饭,而是让孩子树立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事情的时间管理概念。

学习习惯:

(1)举手回答、善于倾听的习惯

家长需要会有意识地要求孩子在别人回答问题时保持安静学会倾听,课堂上发言时先举手的好习惯。在家庭中,家长也可朗读幼儿喜欢的童话故事或儿歌,结束的时候多多提问他们故事的内容,或者要求复述。或者也可以陪伴孩子玩一些专注力小游戏,比如家长说出一系列名词,其中有一个名词与其他名词不相同,说完后让孩子立刻找出来。

(2)喜爱阅读的习惯

定期和孩子共同阅读,同时注意纠正孩子的阅读习惯。

(3)前书写习惯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还是更适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和记录,这就叫做前书写。尤其到了大班这个阶段,多鼓励孩子使用图画形式记录自己生活,“创作”自己的生活笔记,对于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

知识准备:

这恐怕是家长最为关注的,也是认识误区最深的,小学学习顺利=提前学习知识?对此,我们的建议是系统化地教孩子一些在接受范围之内的学科基础内容,注重其中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

以语文和拼音为例:家长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定拼音读写,有一定识字量,比如到了大班家长可以每天定量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习几个字,积累起一定的识字量,以便小学考试的时候能够顺利读题和写简单的作文。但是,报班专门短时间内学习拼音不可取!

同时,语文学习要注重孩子的创造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定期阅读的基础上,在日常中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多鼓励鼓励孩子主动表达,无论是口头聊天、看图说话、图画笔记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孩子乐于表达,学会有逻辑的表达,学会有艺术地“加工”自己日常生活和阅读的素材,对于作品家长要多鼓励肯定。这样的孩子上小学后往往思维敏捷、长远的学习能力强。

欢迎关注牛娃宝典,来自多年一线教师的经验分享,更多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的细节欢迎关注我们的文章或一起交流学习哦!


牛娃宝典


作为今年正好在带一年级语文的老师,我非常愿意给出我在接触了上幼小衔接和没上幼小衔接的孩子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上过幼小衔接的不如态度认真的

目前班级里,有将近一半上过幼小衔接,一半没有。同时,没有上过的都是有公立学校老师建议别上的。

先说孩子表现,大多数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因为学过,上课听讲不认真,老师布置课堂任务时,不认真听要求,直接按照幼小衔接班老师的要求写作业。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孩子可能不会上课,就是上不会听课,既不会听重点,也不会听作业。长此以往,危害很大。

而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里,大部分孩子因为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内心充满好奇,上课听讲比较认真,也因为没有写过作业,对于作业要求会认真听,反复问,但是几乎全部符合要求。

上没上过幼小衔接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会不会认真听讲,认真写作业。

二、上了坑人的幼小衔接,家长、孩子、老师叫苦不迭。

有的孩子上了幼小衔接,学了一整本书,但是因为老师不专业,导致教的东西错误百出,让孩子学习了错误的知识、方法,改正非常困难。

比如韵母O的读音,既不是读“喔”,也不是读“奥”,而是间于两者之间,发奥的音,同时把嘴嘟圆。幼小衔接很多教的孩子不是奥就是喔,改正非常困难。

比如:握笔姿势,很多幼小衔接不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这对孩子长期写字非常不利。

三、没上幼小衔接,家长的焦虑不断传递给孩子

很多孩子没有上幼小衔接,于是一入学经过汉字、拼音的书写对比后,幼儿园没有写过字,没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明显处于劣势。孩子还在努力学习中,家长一看焦虑了。

于是,家长在不断地咨询幼小衔接的孩子,发现学过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于是内疚、自责,同时提高对孩子的要求,生怕孩子越差越远。

家长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后,孩子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听到老师严厉的语气如同惊弓之鸟,根本不会认真听课,只是在写的时候更不自信。进入恶性循环,不听不会,不会更不听……

所以,上没有上幼小衔接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现在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如果拼音学得不好,首先家长需要明白拼音就是难点,并想办法帮助孩子学好。推荐大家使用词汇风铃,具体使用方法,见本人文章:【孩子汉语拼音记不住,父母着急焦虑,神奇的风铃能助孩子轻松搞定 - 今日头条】。


芒果妈妈说育儿


你好,我是两个女儿的父亲,大女儿今年刚好上一年级,二女儿今年上幼儿园大班,我谈谈这一年多,怎么样教大女儿学习拼音的? 大女儿刚上幼儿园大班,老师简单的教她字母拼音的认读,好多拼音和字都不认识,每天老师要家长陪她读题目写作业,我就想起给她买了带拼音的绘本(在当当网京东网都可以买到),注意一定要买图画多字比较少的,不然她不爱听,买来后每天在她睡觉前读10分钟到30分钟,就这样我坚持读绘本到她上一年级,有一次我又买了杨永青画的系列绘本,上面没有拼音我拿给她看,我惊奇的发现她竟然读了起来,并且好多字她都能读下来,我感觉这一年多坚持睡前读绘本起了作用。当你读到一本她喜欢的绘本时会要求你再读一遍或者更多遍,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满足她继续读下去直到她睡着。读绘本除了可以会读拼音认字,还可以帮助她们快速的入睡。我觉得有些家长纷纷给孩子报拼音补习班还不如睡前给孩子读带拼音的绘本,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学习拼音认字,又可以增加家长和孩子的亲近关系。现在我大女儿上一年级好多字她都认识,好多不带拼音的题目都认识。作为家长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坚持在睡前给她读绘本,中间有一天两天间断没有事情,但时间不能太长,太长的话她对读绘本就失去了兴趣。像我和我女儿,每天晚上必须读,如果不读的话她俩就会闹着让我读。推荐家长读带拼音绘本《彼得兔的故事》系列和杨永青不带拼音绘本系列





大辉拍拍拍


我是小学一年级的家长,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家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学校就给发了汉语字典,让孩子回家自己学查字典,这是孩子上小学后领到的第一个家庭作业。

而在此之前,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不允许幼儿园开展“小学化”教学,严禁幼儿园教拼音、识字。

幼儿园不教,小学时期一带而过,导致很多孩子的汉语拼音基础非常不好。

作为学生家长,我是这么看待这件事的:

第一、不管政策怎么变,不管学校教不教,家庭教育先跟上。

在孩子教育上,我一贯的主张是:我认为孩子应该学的知识,不管学校教不教,反正我教,我在家庭教育中一定会跟上。

比如,很多教育专家反对孩子学奥数,但我却认为,有些奥数题目很有趣,学会一些简单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孩子将来数学的提高,而且,现在图书市场越来越细分,有很多针对低幼儿的数学思维训练,其实有点简化的奥数训练。在孩子三岁时,我就买回来了,陪孩子读,跟孩子一起边玩边做。孩子有兴趣就接着做,没兴趣,暂时就放下。

拼音的学习也一样,我孩子喜欢唱歌,刚好市面上有很多好听的拼音歌,我把这些歌曲下载下来,每天放给孩子听,耳濡目染里,拼音就是这么学会了。

我儿子上的是私立幼儿园,但幼儿园同样不鼓励拼音教学,一直上到大班,没见老师教拼音,我就开始着急了,自己在家辅导孩子幼小衔接,不仅把汉语拼音教了,还教了孩子怎么写基本笔画,学习数学的基本运算。孩子上小学后,显得非常得心应手。

政策管得了学校,管得了每个家庭吗?

孩子总归是自己的,我在家里自己教孩子还不行吗?

第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不值得鼓励,幼儿园确实不能“小学化”。

我同样不建议幼儿园“小学化”教学。

为什么?

因为中国人太累了!

从三岁上幼儿园,一直上到快30岁了有些人还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得多长啊。

属于孩子的童年时间太短了,幼儿园阶段,我选择了让他开心快乐地度过。

我家隔壁就是一家幼儿园,但我没选择那所幼儿园,因为我几乎天天都能听到他们幼儿园的喇叭里在教孩子们学拼音,我不喜欢这样的幼儿园。

后来,我选择了蒙特梭利的幼儿园,幼儿园跟我的理念非常契合,让孩子度过一个艺术而快乐的童年。太好了,我就是想要这样。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交了很多朋友,我也交了很多同样理念的家长朋友,大家一起带孩子,觉得特别开心。我觉得这个童年,是我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对此,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第三、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还是要多多重视。

小学阶段对拼音的不重视,我觉得不是很合适。

既然政策都规定了,幼儿园不能学拼音,那么,小学阶段就应该补上这堂课,不然,这不就是逼着家长去外面上补习班吗?

教育应该具有连贯性,小学教育尤其如此。而汉语拼音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是最最基础的,如果拼音这课被忽略,后期学生的很多认字会很麻烦。希望相关的小学能够重视起来。

结语

我经常说:“孩子是自己的,你只是把孩子托管在学校里,家长不能因为孩子上了学校,就把孩子的全部教育期望给了学校,自己完全不管。”

在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之间的拼音过渡阶段,如果学校不能很好地做好衔接的话,家长还是要充当这个桥梁作用。

我是人鱼妈妈,文学硕士,80后辣妈。关注我吧!

人鱼妈妈教育


我女儿现在正在上幼小衔接,以前总认为没有什么必要,但是真遇到这种拼音这块其实还是比较难攻克的,不像认字那么容易,尤其是拼读,老师讲玩,孩子回家还是要复习,有时方法不好,孩子记不住,我就想很多方法,目前记得还可以,前几天和一个宝马谈论到小学语文拼音只是一带而过真的需要提前补一下,这一年幼小衔接真的还是有必要的,这个妈妈很不认同,她的想法是,教育局编写教程就是针对所有孩子的,也不是拔高的,所以就应该所有孩子都能接受都能会,我没有过多的争辩,因为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每位家长也不一样,现在出去补课或者提前学习并不是家长的意愿,更多是孩子的要求,因为在课堂上真听不懂,跟不上,孩子很憋屈,老师也会照顾大多数同学并且敢进度,剩下的压力全全给了家长,所以就会有很多怕不会二而去提前学的孩子们,因为大多数孩子还是希望老师重视得到表扬的。以前我比较对幼小衔接无所谓,但自从看到一年级教材,尤其是语文,我感觉真的要把这个拼音先有个铺垫。


 肖悟空


儿子今年刚刚学前教育,私立学校,老师教声母学不会。别的小朋友似乎都很熟悉,我急得好几次要打人,都忍住了。心中似乎有一只魔鬼马上要破膛而出。

看到儿子怯懦的眼神,我后悔,无助,失望,对他的未来充满担忧。只好忍着坏掉的心情带儿子到小广场散心,玩的时侯嘴里兀自念叨着“正6b,反6d,一扇大门n,2扇大门m,伞把朝上f,伞把朝下t,一根小棍I,9下弯钩g。”希望儿子听得进去。

我也知道,这些生背硬记的东西,小孩子真的不感兴趣。好的教育,还是要抓住孩子突然想学那一瞬间的机会。我也想着是不是可以引导着他向这一瞬间靠拢,但直到9:00多也没找到这个合适的机会。

孩子们的教育大环境比我们小时侯恶劣得多,义务教育变成了保底教育。甚至在辅导班遍布的时侯,义务教育连底线也失守了。我们那时侯的义务教育,老师不但要负责孩子的学习,还要担起孩子人生价值观的引导。

现在呢?似乎连最基础的学习都成了家长们的事情!孩子学不好,那是你们家长陪伴督促地少,是你们整个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你们太抠门不舍得进班,和老师学校无关。总之两个字:活该!

我们的教育为何变得如此无情,如此陌生?学生,家长,老师,学校,教育,社会,像一个魔咒困住了无数想身在其中而找不到出路的家庭。

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老师局限于教材课纲,教育制度督促家长关心孩子,家长囿于生活工作艰难责备教师。政府引入辅导班以做缓冲,没想到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当下,等待老师,学校,教育,制度的反思已是时不我待。而我们做家长的是该到了好好想想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地走完这并不平坦的学习之路的时侯了。

现在的社会,似乎到了一个临界点,要进一步,却缺了把钥匙,但谁也不知那把钥匙什么样子,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来。

在这之前,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还是各自保平安吧。


第三次重复


题主所提的问题确实存在,我家孩子现在读三年级,我们读的是公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是有规定的,不能提前学小学的知识,孩子上一年级之后,因为授课时间有限,加上有的读私立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学过拼音了,所以,老师的授课速度相对较快一些。另外,对于一年级的学习内容而言,拼音是难点,很多孩子学习起来很困难。

基于以上现状,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一年级学习拼音有困难,会提前给孩子报班学习拼音,也有的原本读公立幼儿园的孩子,到了大班后,转到私立幼儿园,为的也是提前学习拼音。

我家孩子虽然没有提前报班学习拼音,但是在上一年级之前的那个暑假,我在家提前教孩子拼音了,如果孩子在上一年级之前没有接触过一点拼音知识,学习起来会有一些困难,家长还是提前做打算比较好。


沛泽妈读心理


小学一年级拼音一带而过的现象我觉得相对还是比较少的,因为我自己就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从实习到工作这五年,所见到的都是一年级上半学期老师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拼音教学上。

现在都提倡给孩子减负,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真的是很轻松了,几乎就是上半天课,玩半天,就学一些简单的数字,儿歌,游戏,舞蹈,剪纸之类比较能够调动课堂氛围的兴趣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和老师带来了压力。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很好动,坐不住,所以刚开学的一到两周都会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给孩子“立规矩”。过了这个阶段之后,才是真正的教学,拼音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课本占很大的篇幅,所以老师花费在上面的时间也比较多,而且拼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期不会拼音就相当于孩子无法自己独立完成识字,识字完不成课文就没法读,长期以往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一个负责的老师在拼音上所花费的精力一定不少。

老师花费不少精力,为什么孩子还是不懂呢?这一点我们就要明白一下孩子的差异性了,目前几乎都是大班教学,少的30—40个,多的60多个都有,都是只能尽可能的希望让每个孩子都听懂,但是极个别孩子在接收方面就要弱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无法为了迁就一个孩子去停下其他孩子的课程,所以就有孩子不懂了。

孩子不懂家长把孩子送去辅导班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负责,说明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单纯的只是把责任推卸到谁身上,毕竟解决孩子多存在的问题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同时也是每一个老师的心愿。

所以有问题,可及时跟老师交流沟通,一个负责的老师绝对会和你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去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单纯的让你送去补习班就行了。



包小豆


1.幼儿园不教是教育局不让,原因无他,防止提前学,前几年太严重了,幼儿园把一年级的学完了,一年级把二年级的学完了,孩子更累。

2.一年级一带而过你是怎么得出的?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具体了解过吗?我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开学一个月了,拼音每天就学三四个,然后一直反复练习,老师也一直紧跟每个孩子的进度,每天看到的学生们都张掌握的很好。

3.我觉得头条应该关注一下问答的质量了,不要总搞些奇葩的问题,张嘴就来,为了流量没有底线

补充一下:目前我们孩子班里一个报辅导班(学科类)的都没有,老师校长三令五申的告诉家长不要报也没有必要报,其实现在的学校挺负责的,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夸张,反正我孩子学校就没有,学风很正。有个班的孩子父母非要给老师送礼,老师拗不过收下了,然后又买了个同样价格的回给了那位家长,从那之后就再没有人给老师送礼了


黑夜男爵55622569


我孩子上幼儿园中班,现在10以内的加减法都能心算,20以内的会列算式借位来算,拼音现在学了aoeiuubpmfdtnlgkh拼写都会,认识几十个汉字,会背几首简单的唐诗,会讲几个简单的故事,会唱几首儿歌,会背三字经,背不全,会背一点弟子规,一直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挂在嘴边,说是老师教的,老师教的尊老爱幼也一直记得,老师教的插座不能碰,自己一个人不能去水边等等都记得,我发现他学了好多东西,认识很多颜色,认识很多图形,我都不知道他脑子里能装这么多东西,在家里就喜欢跟我下棋,五子棋对角棋斗兽棋能下两三个小时,有时候我还下不赢他,他学习的兴趣很大,有时候还会给我出数学题目,还有一年级数学简单的应用题,老喜欢问我,我有10个苹果,给了妈妈三个,给了爸爸四个,我还有几个还要用最快的速度答出来😂还记得周几下午有美术课,周几有手工课,周几有鸡腿吃,我有时候都想问他儿伢,你小脑袋里是记了多少东西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