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尔多斯,我过了最“接地气”的日子

难 忘 平 房

☟☟☟

在鄂尔多斯,我过了最“接地气”的日子


在鄂尔多斯,我过了最“接地气”的日子


二十年前,我家住在平房里。后来随着举家搬迁到新的政府所在地,将平房卖掉了。平房易了主人,自然就不属于我家了,我没有继续去的必要和理由。物是人非,每每想起旧宅我的脑海总会浮现出这样的字眼。因为我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 ,尽管现在看来它早已落伍可我还是敝帚自珍,那里曾经构筑过我青春的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在当地一个县级班子工作,时值房改前夕,单位干部职工福利分房即将结束,但还有一些干部没有享受福利分房,那时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对于无房户采取私建公助的形式,即财政匹配一定数额的资金,资助无房户在房改前过渡性解决住房,待房改时按照房改政策多退少补。我按照当时的级别政策标准,财政给我一次性拨付了四千元用于解决住房补助。你自己建房买房还是租房,政府一概不管,今后亦不得再向政府提出解决住房的要求。那时候,四千元在当地买一处院落还有点吃紧,自己领工盖房,材料连同人工工资等,还会有资金缺口。我当时也没有积蓄,如果当年不建不买房,财政资金还得上缴。这是我当年面临的一个不大不小的二难选择。为此,我去个人建房的工地转悠考察了几天,艰难地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自己亲自盖房!

当时,我的一位同学和我的情况大致相同,我们俩互相帮工,由我当技工,他当小工。自己设计,自己绘图,自己施工;上梁压顶铺瓦时请同学同事帮忙,管饭没工钱。我们两人分别向各自的单位领导说明情况,并向单位提出请假事由,很快获得了领导的同情与批准。我记得当我向单位领导请假时,领导张大嘴巴半天没说一句话,待我陈述完理由时,他半信半疑地说:这是盖房子,是百年大计,可不同于盖炭房。资金不足还可以想办法,你能拿下这个工程不?这可不是开玩笑!我说想尝试一下。经过简单短暂的准备,我的自建住房开工了!

我父亲文革时受害,去世得早,我在上中学时,就利用假期到建筑工地打工补贴家用。当过小工,跟工地各个工种的技工学艺、拜艺、偷艺……刚参加工作学徒时,适逢新建厂区,我的主要工作在建筑工地。有些工种其实也并不神秘,看着看着就会了,自己体验一下就知道做法、干法、诀窍了。后来父亲生前的单位给我母亲在城里盖了房,我母亲自己单独住着,考虑到母亲年龄大了也需要身边有人照顾,正好我母亲的住房东边也有一块空地,经城建部门批准,我的平房就挨着母亲的平房建。工具、设备、机具几乎全部是借的。开挖基槽、打夯、做基础、起正墙、留门口窗口、钢筋混凝土过梁、做挑檐、上梁、挂椽子、压顶、铺瓦……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我家的工地上聚集着一批上班族,认识的说我“在县级班子上班的干部还会盖房”,感到新鲜;不认识的说我“这个年轻后生劳动人民的本色没丢”,将来有出息呀;一些城镇无业居民、退休老同志聚拢过来,评头论足,“没钱的娃娃力气大,有钱的娃娃会说话”。这个后生是力气又大又会说话,盖房的全套武艺都不在话下,假如辞了工作耍这门手艺,当个包工头一、二年就是个万元户……


在鄂尔多斯,我过了最“接地气”的日子


我家的正房、凉房、炭房,在人们的评头论足中建成了!期间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还用在此细摆出来吗?所有的困难都克服了,所有的难题都解决了,夜以继日的劳累都挺过来了!我们俩向单位请假的日期很快到了,我们相约:早晨五点到上午八点,下午五点到晚九点我们接着干,我们的住房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都竣工交付使用了。虽然是砖木结构的平房,但在那个年代,我们自己盖房被当地传为佳话!细算账,我们分别节省了二千多元,如果工程全部雇人施工的话,我们就得自己掏腰包。节省下的也如同挣下的,那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一百多元。通过自己建房,我的收获是多方面的——让我明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想方设法改变家境;令我这个文科生突然对经济对数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

平房建起来了,它虽然普普通通,简简单单,但功能齐全。它寄予我深情的渴望,切实的梦想,内心的向往……平房,是我献给与我相濡以沫妻子最郑重的迟到礼物;平房,是我给予蹒跚学步的女儿最温暖的父爱关怀;平房,是我对已步入迟暮之年的母亲竭诚尽赡养义务的自觉担当;平房,是我自己亲手一砖一瓦垒就的充满现实主义情怀凝固的艺术作品;平房,是我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向世人展示多样人生的生动写照;平房,是我穷则思变办法总比困难多边学边干的大胆实践;平房,是我对这个世界有关贫富荣辱高低成败辩证思考的立体观照……

在我家平房建设和竣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和我隔一条马路的建筑公司领导以及他们的员工,曾有意无意多批多人次到我家参观,有人不厌其烦的介绍,讲述我自己建房的“事迹”,涉及十几个工种样样皆通,工程质量连同行家里手都竖大拇指,几乎所有认识我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有的年轻干部是没苦没技术,有的是有苦没技术,有的是有技术没苦了,像他这样有苦有技术有文化的年轻干部现在太少了!

忘不了啊,当年我如果有足够的积蓄也许就不会自己动手了;忘不了啊,在紧张施工的日子里,我半夜起来防洪,防盗,防雨,怕湿的建材我一人搬运,累得身心疲惫;忘不了啊,白天上班一早一晚盖房,晚上九点半吃完饭我还去单位舞厅跳舞,不知怎的精力如此充沛,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忘不了啊,房子建好了,我的一双手水泡血泡打起来多少磨破了多少最终结为老茧,很长一段时间手都握不回来,连筷子都拿不稳;忘不了啊,房子建成竣工后举办了一场家宴,家人同学同事朋友赞不绝口笑逐颜开举杯庆祝,我感慨万千独自一人抽空跑进库房哭得泪流满面……有关建房的一切难处委屈痛苦我只有自己一人承受,我不想让家人看我为难替我分担。有时几近绝望但终会柳暗花明,绝地逢生!既然做起来就不能停下,不仅要做成还要努力做到极致,边学边干攻坚克难累得口焦舌干直不起腰杆心中升腾的庄严使命始终告诫自己:精益求精,稳操胜算!这是毅力能力智力财力体力的综合比拼博弈。都云做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鄂尔多斯,我过了最“接地气”的日子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当年建房时的情景,一幕幕像演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就好像不久前发生的事情……我的这位同学身材魁梧,力大无比,是我建房最好的帮手,他家我家建房,通常情况下,就他一人当小工,需要时也有亲戚熟人来帮忙,不管工地帮忙的看的人有多少,技工就我一个人。给我将所有的建筑材料搬运到我手能触及到的地方,再由我合理安放。脚手架主要由他一人搭建,我辅助性的帮一下忙……他后来去国企任了经理,我们现在还是很好的朋友。现在想起,对着老屋的照片凝眸一瞥,算是对旧宅依依不舍的告别……

屈指算来,我家在这处平房居住达十年之久,卖掉搬离也快二十年了。我于建房的次年就受组织委派到基层挂职锻炼,在此十年完成由县级班子秘书到该地政府党委主要负责人的次第跨越……不管工作有多重多忙多累,当我夜晚睡在由自己建造的房子里,心里感觉无比惬意无比踏实无比美气!

现在,我家早已住上了楼房,不用自己拉煤打炭烧火,家务活儿也少了许多,我家和当地许许多多的家庭一样,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可我还是时不时地想起当年自建的平房,想起与此平行漫流度过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吃自己的饭,淌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是我在青年时代激励自己奋然前行的理念。我心里清楚,我自己建房给我带来享用终生的裨益,它已经并将继续激励我不断增强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人啊,不论何时何地,不论你怎样卑微或者出人头地,始终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始终以忘我的劳动回报社会回报家庭。即使飞不了很高,也绝不会落得很低。这是一条平凡而朴素的真理!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来人世上走一回,的确有很多的不容易,不如意,但我们一定要堂堂正正,用毕生的精力,把这个一撇一捺大写的“人”字写好,就像盖起脊平房一样,一丝不苟竭尽全力。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祈求什么大红大紫大富大贵,知足常乐平安是福!人在做,天在看,风水轮流转;无限江山,一生但求心中无憾!


在鄂尔多斯,我过了最“接地气”的日子


作 者 简 介


在鄂尔多斯,我过了最“接地气”的日子


武学敏,笔名田立,现居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