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行業又一輪“爆雷潮”?未必是壞事兒

近日,河南悅如公寓發佈公告稱,因面臨巨大的經營及資金壓力,已無力維持公司正常經營。無獨有偶,杭州德寓科技、國暢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都被曝出資金鍊問題。2018年至今,已有多家長租企業陣亡。


對於一個新生行業來說,“陣亡潮”並不鮮見。以團購行業為例,我國第一家團購企業誕生於2010年,到2011年8月,中國團購企業已經超過5000家,市場中硝煙四起,沒多久,“千團大戰”打響。其結果眾所周知,99%的玩家或被迫賣身,或破產解散。

長租行業又一輪“爆雷潮”?未必是壞事兒

一地雞毛中,美團成王,氣吞萬里如虎。團購行業也從混亂無序走向井然有序,在美團上市前夕,一位曾參與大戰的從業者回顧:“那個過程是很痛苦的,但是回過頭來也有感激,洗牌讓這個行業更加成熟。”

如今長租公寓行業也已經進入到了洗牌階段。

2016年年底開始,伴隨著“房住不炒”“租購併舉”等一系列政策紅利,長租公寓行業成為新的風口,頂級房地產開發商、房地產中介,以及互聯網創業公司紛紛加入分羹行列。部分投資人和從業者相信“風口一來豬都能飛”,想要從風口中撈上一筆,而後全身而退;部分從業者雖然初心可嘉,但是忽視了長租公寓行業複雜性強、產業鏈重、對標準化經營要求高的特徵。

這兩大因素即是的伏脈,預示著行業要經過淨化。

長租行業又一輪“爆雷潮”?未必是壞事兒

從某種程度上說,長租企業的“爆雷潮”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行業的“含金量”會因此提高。不爆雷,行業就不會迴歸冷靜,民生行業的複雜性超乎想象,利潤並不可觀,爆雷潮過後,市場會更加“乾淨”,留下來的企業會重新審視初心,更加重視運營效率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正如自如CEO熊林所說:“行業已從創業期進入精耕期,野蠻生長將告別賽場,更需要聚焦於用戶和社會價值。”

對於用戶而言,雖然經歷陣痛,但即將迎來一個更可信賴的租住市場。在滾滾雷潮之下,行業資源進一步集中、政策監管逐步完善,行業頭部企業被放在鎂光燈乃至顯微鏡下觀察,任何產品和服務問題都將被監測,企業想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想法設法滿足用戶胃口。

這意味著用戶將擁有更優質、更放心的長租體驗。

在日前的一次採訪中,業內某領先品牌高管一再強調:“運營的基礎是產品和服務的品質,這是根本,不管做多大的規模,品質關都是企業要過的第一關。”

長租行業又一輪“爆雷潮”?未必是壞事兒

過去一年裡,領先長租品牌都在產品品質上下足功夫。自如推出“深呼吸2.0”項目,著力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其核心是“標本兼治”——治標方案包括配置淨醛空氣淨化器、智能新風機等設備;治本方案包括升級裝修主輔材、傢俱板材等材料。據瞭解,“深呼吸2.0”有望衝刺《長租公寓評價規範》相關標準中的“領先評級”,其材料的大部分指標都高於國家標準,其中傢俱板材的甲醛釋放量僅為國標E1級的1/8。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中國家裝行業而言,這是開一代之先河的標誌性事件,它代表著行業在環保層面邁上新臺階。與此同時,魔方、蛋殼公寓等品牌公寓企業也在持續優化產品。

對於政府而言,短視者和“野蠻人”被清理出局後,行業頭部效應凸顯,格局更加清晰,監管政策的制定將更有針對性。長租行業的規範化、標準化進程也有望加快。

長租行業又一輪“爆雷潮”?未必是壞事兒

當然,長租行業屬於民生行業,與非民生行業相比,其洗牌的過程更為痛苦,尤其是對用戶而言。團購企業或共享單車等企業“陣亡”,用戶的損失並不大,反觀長租行業,企業資金鍊斷裂很可能讓用戶蒙受更大經濟損失。管理部門通過控制金融槓桿、規範企業租金貸的佔比,或可有效緩解長租行業整合試錯的陣痛。

值得一提的是,“爆雷”並不代表長租模式走不通,這是與P2P等行業爆雷最重要的區別之一。以自如為例,該企業成立於2011年,至今已經運營八年,目前已服務近300萬租客、45萬業主,模式已經走通,個別城市已實現單城盈利。其CEO熊林在一次採訪中提到:“作為民生行業一分子,盈利不能太慢,但更不能太快,根據所進入城市的不同階段,需要有自己的節奏。”

總而言之,從一個長維度的時間視野來觀察長租行業,“爆雷”是必然要經歷的發展階段,這也是行業從創業期進入精耕期必然會發生的“新陳代謝”,短期看似乎是塞翁失馬,可長期來看,又焉知非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