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齐鞍之战(二)面对齐楚结盟的态势,晋景公为何却无动于衷?

郑昭宋聋

在有关“春秋五霸”的诸多版本中,楚庄王的威望值仅次于齐桓、晋文,是一个争夺霸主名号极其热门的人选。然而事实上,楚庄王并没有实现所谓的霸业,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蛮夷的身份使其无法履行霸主的职责,更在于他北上中原的步伐在邲之战结束后不久就戛然而止了。到楚庄王去世时,楚国的势力也仅仅扩张到了黄河岸边,并没有完成对中原的征服,而这一切又与发生在宋国的一场战争有着莫大的关系。

楚国要想进取中原,除了要征服郑国之外,宋国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只要宋国还坚挺着不肯低头,东方诸国便有恃无恐可以高枕无忧了,因此说宋国实际上就是守护中原平安的南大门。可自从宋楚之间爆发了泓水之战以后,宋人对楚国的仇恨就一刻也未曾泯灭,这就使得他们在晋、楚之间的站位选择很是坚决,宁愿国破家亡都不能改变心志。

宋国人对这份深仇大恨的执着,经过长久的历史积淀,似乎也深深地刻入到了他们的民族性格当中。战国时期的不少寓言故事在讲到宋国人时,往往会赋予他们一个呆萌蠢笨的形象,毫无顾忌地向他们开起了地图炮。跟固执呆板的宋国人比起来,与之相邻的郑国因为晋楚拉锯被揍得最多、打得最惨,其外交态度也就相对灵活一些。当时的楚国人就发明了一个成语,叫“郑昭宋聋”,就是说宋国人顽固不化的样子就跟聋子一样,外面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就都跟没听见一样,可不像郑国人那样耳聪目明,善于听风辨音察言观色。

晋齐鞍之战(二)面对齐楚结盟的态势,晋景公为何却无动于衷?

那么宋国人究竟固执到什么程度呢?单说邲之战后,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看清楚了一个形势,那就是晋国败了,这几年是翻不起什么浪了,以后看见楚国可就不能乱招惹了。偏偏宋国人就不信这个邪,楚国人出兵攻打他的附庸萧国,就算是他们做得不厚道,可毕竟时机不对,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他偏不,还真就拉着蔡国一起去救援萧国,结果当然是无济于事,萧国还是被灭掉了。

与此同时,晋国为了维护统一战线,在战败后安排先縠与宋、卫、曹等国的大夫在清丘会盟,声明各国要“恤病讨贰”、共克时艰。参会各国基本上都是听听算了,当不得真,可偏偏宋国人就认真起来了,他们积极响应晋国的号召,大举入侵陈国,结果还被卫国人给摆了一道。

楚国人一看宋国人的操作,有点看不懂,就干脆以宋国救援萧国为由,出兵试探试探,看看他们是不是真傻。结果也不出所料,宋国人就是硬气,坚决出兵抵御就是不肯跟楚国妥协。既然如此,那还能有什么办法,再怎么着我大楚国连晋国都打败了,总不能折在你这小水坑里吧?于是乎,本来打算休养生息的楚庄王只好重整旗鼓,准备好好教训教训这个聋子。

晋齐鞍之战(二)面对齐楚结盟的态势,晋景公为何却无动于衷?

九月围城

不过话说回来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伐罪所需要的兵员数量需要和对方所犯的罪对等才行,否则就是罚不当罪,是要被人骂的——楚庄王跟中原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也懂得了不少的道理。为了能够体现罪罚一致原则,楚庄王决定要给宋国人提供一个犯罪的机会,为自己找一个施加酷刑的借口。他让之前曾公开羞辱国宋昭公的文之无畏(申舟)出使齐国,并明令其不允许向宋国借道以此激怒宋人以求得出兵的借口。

宋国人果然就是直脾气,楚庄王想让他们做什么,他们还真就会照办。等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传到郢都,楚庄王简直要激动死了,脸也顾不上洗、头也顾不上梳,穿着睡衣甩着袖子就跑了出去,兴奋之情难以自制。侍从们也不知他发的什么疯,急忙抱着衣物和随身物品一路猛追,一直追到前院才把鞋子给他穿上,为他提宝剑的人到了寝宫外才追上来,至于套车赶车的人就更慢了,等他们找到楚王的时候,已经是在宫外的街道上了。

晋齐鞍之战(二)面对齐楚结盟的态势,晋景公为何却无动于衷?

在申舟出使后的这段时间里,准备伐宋的军队早就布置停当严阵以待,看到楚庄王这幅德行也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因此申舟死了还没几天,楚国的大军就已经抵达了商丘城下。

然而,尽管有着周密的布置和准备,战事进行得还是极不顺利。这场围城战从晋景公五年九月开始,一直打到了次年的五月,在这九个月的时间里,宋楚双方围绕商丘的城防工事展开了反复的争夺,树叶黄了又绿,山野枯了又荣,商丘城却依然固若金汤。

在此期间,宋国告急的使者如北归的麻雀接踵而至,求救的文书如雪片般纷至沓来,晋景公难免会心焦如焚。不过晋景公想要出兵的想法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已经有不少大夫提出了反对意见,其中有一个叫伯宗的人更是生生造出了“鞭长莫及”这个成语,告诫不要轻率地在对方风头正盛的时候再起冲突。为了让晋景公放下心理包袱,他还形象地比喻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那些在我们看起来无比美好的事物也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山川水泽也会藏污纳垢,美玉白璧难免也有微瑕,做人又何必追求事事完美呢?

晋齐鞍之战(二)面对齐楚结盟的态势,晋景公为何却无动于衷?

解扬不辱使命

闻听此言,晋景公只好忍痛打消了救援宋国的念头,但他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特意委派解扬为使到宋国传话说:“晋军已经出发,不日便可抵达。”

解扬走到半路上,不慎被郑国人抓住送到了楚营,楚庄王给他许了不少好处,让他更改口信劝降宋国。解扬起初不答应,但在经过几次劝解之后突然计上心来,假意答应了楚人的要求,然后借着楚军的楼车,在商丘城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楚庄王闻听大怒,派人质问解扬:“你既然已经答应了不谷(我),却为什么又临阵反悔?不是我言而无信想要杀你,实在是你自寻死路,怨不得别人。”

解扬回答说:“国君制定命令为义,臣下接受命令为信,我谨守信用执行君命为利,以利为本保卫社稷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因此君臣之间就要互守信义没有二心。我既然接受了君命,哪怕是死也要执行到底。如今你以君主的身份贿赂我,让我违背信义,这是为君之道吗?既然你不守信义,我也就只能将计就计以完成寡君给我的使命,为君命而死那是死得其所,还有什么好留恋的。”

使者把解扬的话带回给了楚庄王,楚庄王听了之后深受感动,认为解扬是个君子,就把他释放了。不过有了解扬带来的口信,本来疲惫不堪的宋人士气陡增,生生地将楚军给拖垮了。

眼看着播种的时节已经到来,围城依然看不到希望,楚军将士都想起家里的良田来,这种思乡的情绪一旦开始,就迅速蔓延开来,连楚庄王也不由得萌生了退军的念头。若不是申舟儿子申犀的坚持,这样一场倾尽了全国资源展开的一场战争就要虎头蛇尾的收场了。后来楚庄王听取了申叔时的建议,下令在商丘城外修盖房屋、翻耕田土,做出要打持久战的姿态,才迫使宋国人放弃抵抗。

经过九个月的艰苦奋战,楚国勉强打开了通往中原的最后一道门户,但也因此耗尽了最后的心力。三年后,征战一生的楚庄王怀着满腔的愤懑溘然辞世,他奋力打破了以晋国为中心的中原政治秩序,却没能建立以楚国为中心的新秩序,留给世人的是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乱世。

楚庄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楚共王走上了历史的前台,面对民疲财竭的困顿局面,哪怕是不世的天才也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能够保住已经取得的战果,楚共王也只能忍气吞声,在中原寻求盟友,而这个需求恰好与齐顷公不谋而合。于是乎,一时间使者的车架在临淄与南郢都之间穿梭不息,呈现出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公然宣示着两国之间如胶似漆的亲密关系。我们虽然无法窥知两国之间究竟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但二者共同对抗晋国的意图却是昭然若揭。然而面对此番情景,晋景公的态度却很是耐人寻味。

晋齐鞍之战(二)面对齐楚结盟的态势,晋景公为何却无动于衷?

晋景公的难题

晋景公名獳,有时也写作据。公元前600年,晋成公在出征救郑的路上因病去世,时年大约二十多岁的晋景公只得承袭天命成为晋国的新一代君主。然而就在即位的第三个年头,奋发有位的少年君主刚刚亲政理事,就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军事挫败。当武力的神话被打破,头顶的光环突然暗淡了,平日里始终伴随你的鲜花和掌声就会迅速离场,怀柔的政策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忽如一夜秋风来,人们猛然惊醒倏然发现,原来维系中原联盟固若金汤的纽带竟然如此脆弱。

墙倒众人推。晋景公三年冬举行的清丘会盟,响应者可谓寥寥,只有宋、卫、曹三国参加了会盟。不仅如此,当宋国为了力挺晋国而出兵伐陈的时候,卫国还公然背弃盟约与宋国对着干。晋国派去讨罪的使者在卫国盘桓不去,扬言如果卫国不认罪,就要出兵讨伐。盛压之下,曾经多次为国背锅的孔达只好再次出马,用自己的生命冰释晋人的怒火,以换取国家的安定,却也浇灭了卫国人亲近晋国的火苗。

到楚军大举伐宋的时候,一向心思活跃的鲁国人也开始动起了杂念,时任上卿公孙归父频繁开展外交活动,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先后造访了齐襄公和楚庄王,试图在后晋国时代中原权力的空窗期内为国家生存寻找新的靠山。

在当时的国际秩序中,除了晋、楚、齐、秦这几个实力玩家之外,能够对国际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也无非就是宋、鲁、卫、郑区区几国而已,如今主要大国纷纷转变了风向,给晋景公造成的打击可想而知。一朝权势尽丧的无力感,众叛亲离的落寞感,让他不得不痛定思痛,沉心静气地反思过去几十年来犯下的种种错误。

晋齐鞍之战(二)面对齐楚结盟的态势,晋景公为何却无动于衷?

在三军六卿竞争体制下,晋国的贵族并不缺乏进取心,他们有着蓬勃的朝气,有着势不可挡的锐气,有着可以吊打天下的赳赳武夫。但也正是由于对自身武力的迷之自信,使得不少人总是会对自身实力形成误判,从而盲目冒进,最终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后果。

这种过度膨胀的心理在赵盾的身上体现最为明显。赵盾为晋国带来的最大的政治遗产,是构建出了世卿世禄制的雏形。任何改革都会有阵痛期,世卿世禄的形成过程尤其如此,其造成的恶果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会不断重现,邲之战前的利益纷争只是一个开始。

另外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讲,晋国长期以来受戎狄侵扰,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手段相对灵活。但到赵盾执政时期,在其强硬外交风格影响下,北方的白狄、东部的赤狄与晋国的关系逐渐被激化了。特别是狐射姑出逃之后,注入了新鲜血液的赤狄潞氏更是如虎添翼,对晋国的威胁与日俱增,极大地牵制了晋国的精力。

与此同时,赵盾还进一步激化了与秦国的关系。我们知道,晋襄公时期因崤之战的爆发,秦晋之间曾发生过一系列的冲突,但随着秦穆公的去世,事情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可谁知没过几年,赵盾“先礼后兵”又闹出了一场令狐之战,写就了晋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同时也使得本已降至冰点的两国关系彻底决裂,秦国也彻底倒向了楚国,成为与晋国永不妥协的宿敌。从此以后的几十年间,晋国不得不陷入长期的消耗战中,秦国也就成了长期困扰国家安全、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晋齐鞍之战(二)面对齐楚结盟的态势,晋景公为何却无动于衷?

晋景公的执政思路:先内后外,先易后难

人们常说,挖坑不填是最可恶的。在赵盾铁腕之下,晋国西有秦国复仇心切,东有赤狄时刻侵扰,南有楚国虎视眈眈,北有白狄时不时要来打打秋风,而在中原共同体内部,为了尽可能地收取保护费,总还得发挥家长的作用,到处为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擦屁股,可以说是四面起火。然而赵盾制造了一系列的外交冲突,却没能够集中精力将其逐个解决,反而使得晋国军队如同救火队员一般,总要在不同的战场之间疲于奔命,一旦中原再闹出什么乱子来或者有敌情发生,难免会顾此失彼无法应对。

晋国的公卿大夫醉心于政治斗争的同时,也太过于依赖霸权带来的红利,无暇进行自身建设,使得晋国的整体实力和在诸侯中的威望都在持续下降。郑国的主动叛离,鲁国的三心二意,齐国的反复情绪,不能不说都是晋国消极作为造成的后果。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只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依靠诸侯的贡赋过日子,这样的霸主是很难长期维持的。

内部斗争升级,后院起火不断,中原诸侯离心,这也就构成了晋国战败的三个重要因素,而若要在这三个因素中加以甄别的话,内部斗争又显然是导致晋国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在当下国际政治环境下,真正决定霸权稳定的因素,还是在晋国内部,在战场上打败楚国、获得诸侯的认可,都只是国家财力丰厚、人民安居乐业、政治秩序稳定的必然结果。

晋齐鞍之战(二)面对齐楚结盟的态势,晋景公为何却无动于衷?

找到问题症结之后,晋景公执政的主要思路也就渐渐清晰了。在他看来,将晋楚之间的争端甚至中原事务暂时搁置起来,紧抓主要矛盾,缓解国内斗争形势,才是恢复霸权的关键。在后来的十几年间,晋景公正是依循着这样一个思路进行施政的,他对内坚持奉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外则进行了战略收缩,致力于为晋国寻求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面对郑国的远去和宋国的困境,他并没有意气用事,而是选择了隐忍退让、及时止损;面对齐国的挑衅和诸侯的谩骂嘲笑,他悄悄地转身擦干了眼泪,默默地开始了他恢复霸业的艰辛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