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分野”浅谈

“诗成无像之画,画出无声之诗”,关于“书画同源”,《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曾载:

“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然相较于绘画,书法以其简练线条所呈现之迥异形态或风格,似乎更能表达传统的东方美学意境,其艺术逸趣更为抽象,亦更曲高和寡。

自古及今,书法章式既繁杂又多嬗迭,有甲骨文、金文、隶篆、行草楷等诸体,或秀丽飘逸,或豪放浑厚,或婉约含蓄,皆有其妙。

此外,历朝书风,亦好尚不一,如“晋人尚韵、 唐人尚法、 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而且即使同朝,不同时期具各自面貌。

以明书为例,继宋元帖学之传统,明初“三宋二沈”台阁体盛行,至中期祝允明、文征明等吴门大家上追晋唐风流,大呈复兴之势,晚期如董其昌、米万钟、倪元璐、王铎等,又侧锋取势,绝无固守。

而清代关于碑帖分野,则争论不断。康有为提倡“尊魏卑唐”,其于《广艺舟双楫》,曾言:

“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僮,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

此后,碑学兴起,帖学则日渐衰败,诸多名家由“二王”转向了北魏书法。如赵之谦“弃颜入魏”,一发而不可止。其致力研究金石碑版,所形成之魏碑体书风,使得碑派技法趋向完善,其功大焉。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20 赵之谦 魏碑节录《乾坤凿度》 横批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著录】《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下卷)第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题识】圣人凿开天路,显彰化源。大天氏云:一大之物目天,一块之物目地,一炁之块名混沌,一气分万䨜,是圣凿破虚无,断气为二,缘物成三,天地之道不绝。敦田四兄同门大人属书,弟赵之谦。

【印文】赵之谦印

【鉴藏印】鹏庐六十后印记

【说明】文物商店旧藏。


赵之谦于《瘗鹤铭》、《张猛龙碑》、《云峰山刻石》等北碑中取法甚多,亦曾撰《补寰宇访碑录》。

此件《乾坤凿度》,既得《郑文公》、《瘗鹤铭》俊逸、舒展之势,又兼有黄山谷外秀内刚,寓遒劲于流动之韵。细观之,笔墨雄健,法度森严,又不见丝毫刻板,须臾之间,即有“疏可走马,密不通风”之感。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20 赵之谦 魏碑节录《乾坤凿度》 横批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吴昌硕亦甚推崇碑学,对于秦汉诸碑、金石之学,兼取博收,吐故纳新。缶翁又长期临摹“石鼓文”,指腕间境界日臻,如其所言:“予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此外,吴昌硕曾于题《何子贞太史书册》中,言及:“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纵入今人眼,输却万万古。”据此可知,缶翁之书法,既得益于石鼓之笔力骨线,又不乏汉碑之浑厚古朴,堪称一代宗师。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03 吴昌硕 1895年作 篆书《信天居》 镜心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著录】

1.《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画苑集珍》,第9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2.《海上丹青—书画名家选集》,第二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3.《吴昌硕匾额书法集》,第6页,西冷印社出版社,2014年。

【题识】信天居。古人“背方州,抱员天”即谚语所谓靠天吃饭之意。石墨道人以信天二字名其室,其到功深,于此可见。乙未五月,吴俊卿。

【印文】吴俊卿印、仓石、破荷亭

【说明】由吴昌硕家属提供。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03 吴昌硕 1895年作 篆书《信天居》 镜心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此额书于乙未五月,为吴昌硕乞假南归省亲时,为妻子施酒之胞弟施为所书。吴昌硕与妻弟关系甚密,曾致信洪尔振,特为举荐施石墨:“鹭公阁下……再恳者,舍亲施石墨茂才,欲求充尊署一席,寒士求一饱之苦衷耳,缶不忍违其意,特写一言,倘蒙录用,祈即示悉。”

据悉,施为亦善书古籕文,兼工篆刻,心性颇是孤傲,以屈原自状,并未考取功名。吴昌硕为妻弟以“信天”名其居,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之感。又称其“养到功深”,亦足见对妻弟施石墨才华学养的赞许,惺惺相惜之情溢于笔端。

施为[清],字石墨,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末诸生。为吴昌硕妻弟,善书古籀文,兀傲自喜。工诗,幽愁以屈原自状,兼工篆刻,吸髓秦汉,不轻示人。

吴昌硕作为艺坛旗帜人物,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可谓影响深远,包括齐白石、潘天寿等艺术巨擘皆曾有所受益。

齐白石曾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可知,齐白石将吴昌硕视作八大山人、徐渭一样的高度,佩服之情,由此可窥。同吴昌硕一样,齐白石也长期临摹碑书,博取众家所长,如《天发神谶碑》、《祀三公山碑》等。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21 齐白石 1948年作 篆书四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题识】戊子,齐璜白石书于京华。

【印文】木人、齐白石

持山作寿,

与佛同龛。

据齐白石自谓:“书法得于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发神谶碑》的最多。写何体容易有肉无骨、写李体容易有骨无肉,写冬心的古拙,学《天发神谶碑》的苍劲。”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21 齐白石 1948年作 篆书四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此四言联,笔意遒劲,收放有致,甚具矫健阳刚之美,字大力沉,左右横突,予人以返璞归真之感,教化之外之趣。

上联取自唐·武三思《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诗:“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意谓寿比高山;下联取自宋·释真净《滁州全椒塔院鉴上人邀宿草庵》诗:“未能真与佛同龛,且向途中息草庵”,意谓修行的功德甚高,可与佛同龛。

潘天寿与吴昌硕为忘年交,缶翁对其曾多有指点,亦大加赞赏:“阿寿学我最像,跳开去又离开我最远,大器也。”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14 潘天寿 1951年作 行书《题兰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著录】

1.《中国名家书画展览特辑》图36,1982年2月,集古斋、博雅艺术公司出版。

2.《中国书画文房四宝展》图118,1985年7月,香港博雅艺术公司出版。

【题识】辛卯春节,秃寿。

【印文】潘天寿印、寿而康

【展览】

1.《中国名家书画展览》1982年2月。主办单位:香港集古斋、博雅艺术公司。赞助单位:北京荣宝斋。

2.《中国书画文房四宝展》1985年7月。主办单位:香港博雅艺术公司。赞助单位:北京荣宝斋、北京燕京书画社。

除了吴昌硕,弘一法师也曾临摹《石鼓文》。

事实上,自包世臣、康有为等力倡,至晚清时期,碑学已成书坛主流。所以,早年弘一法师所学也深受此风影响。其在俗时,也长期临摹《爨宝子碑》、《张猛龙碑》、《天发神谶碑》、《峄山碑》等。

弘一法师早年笔墨行笔稳健,骨力独具且章法精准,其出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书法仍有碑学风格。后来,其作《华严经集联三百首》,尽弃方折的用笔,字形也转为扁平,渐趋疏朗圆润,墨迹间充满禅意、恬淡与静气。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08 弘一 集华严经句行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题识】大方广佛华严经贞元译偈颂集句,岁次玄枵,越州光明觉院沙门解缚。

【印文】沙门月臂、佛(肖形)

【说明】此联为朵云轩旧藏。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08 弘一 集华严经句行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此联,即语出弘一大师着《华严经集联三百首》,书法中有着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诚如法师自述所言:“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澹、恬静、冲逸之致也。”

弘一法师《华严经》集句楹联,“无态而具众美”,犹如庄严活跃的佛门音律,能使人感悟出一种禅定。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20A 弘一 1936年作 集华严经句行书五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题识】华严经集句,丙子一音。

【印文】胜解

【展览】“弘一大师遗墨展”,中国佛教协会和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联合举办,新加坡,1997年5月。

【说明】

1.刘质平家属友情提供。

2.附展览现场照片(电子版)。

“往生佛国土,普放智光明”,个中禅意,耐人寻味。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20B 弘一 集华严经句行书五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题识】华严经集句,沙门胜幢。

【印文】沙门月壁

【展览】“弘一大师遗墨展”,中国佛教协会和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联合举办,新加坡,1997年5月。

【说明】

1.刘质平家属友情提供。

2.附展览现场照片(电子版)。

遁入空门后的弘一法师,墨尖蕴含着浓厚的佛教美学思想,再无丝毫锐利凌厉书风。此两件作品曾参加了1997年5月17日至25日,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弘一大师遗墨展”。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弘一大师遗墨展

另一位佛学领袖赵朴初的书法面貌与弘一法师大为不同。

沈鹏先生曾言:“弘一法师古佛青灯,枯容寂然。朴老则精审端雅,清新秀发。两人继承的传统不同,所处时代和心理素质有别。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有一股静穆之气拂面而来”。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06 赵朴初 1984年作 行书十二言联 镜心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题识】曩年为马鞍山李白纪念堂撰联,久忘其句,顷翻书得旧稿,因录之。“炉火照天地,鼻息干虹霓。”皆太白句,前以喻马鞍山冶铁情景,当地冶金工业,唐代已相当发达。后句盖指斥当时中贵气焰,以此借喻四人帮。一九八四年十月,赵朴初。

【印文】赵朴初印

【说明】曾保泉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此联为太白楼二层“李白纪念堂”横匾两侧楹联,系赵朴初先生自撰自书。

上联中“炉火照天地”语出《秋浦歌十七首》其八:“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联中“鼻息干虹霓”出自《古风其二十四》:“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如来”,赵朴初与弘一法师的书法,观之皆可参悟大千哲理。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07 赵朴初 1980年作 行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题识】十年教训得此一联,天道作自然法则或历史法则解。与犹亲也。无亲而常与,非正则不奇。相反相成之理,不其然欤。一九七七年撰句,一九八〇年九月书应汉基先生雅属,赵朴初。

【印文】赵朴初

然而,碑学虽有古朴奇趣,却矫枉过正,且日渐单一,缺乏变化。与吴昌硕、康有为等不同,沈尹默出碑入帖,最终入帖又出帖,成为现代帖学的开派人物,与于右任并称“南沈北于”。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09 沈尹默 1944年作 楷书集宋词二十五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题识】朝来边警与沈阴,门外吴船万里心。减字偷声作排偶,费他一字一沈吟。近人辑词为联者多已,视寄庵词伯所撰此联,气功远逊。甲申夏始,会石田小筑,获观之,佩赞之余,遂题口号,似千帆世长兄鉴教。曾劬跋,尹默书。

【印文】沈尹默、竹敦邨人、竹溪沈氏、石田小筑、但未白头耳

【题跋】此联藏寒斋近四十年,子苾尝夸为三绝者也,今以寄赠淡芳大弟,愿宝爱之。乙卯正月,会昌记于武昌。印文:千帆、程会昌

【说明】上款“千帆”即程千帆(1913-2000),九三学社社员、中国著名古代文史学家、教育家,是公认的国学大师,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领域均有杰出成就。

故山更好,看鹤飞深谷,猿啸高崖,愿同往从之,老子平生无妄语;

客路相逢,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所未能忘者,男儿西北有神州。

愿同往从之——沈尹默楷书集宋词二十五言联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09 沈尹默 1944年作 楷书集宋词二十五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沈尹默一生致力于帖学研究,又能熔铸百家,碑帖兼容,以碑之雄强力矫帖派书法靡弱之时弊,于帖学式微之际力挽狂澜,开“二王”一脉帖学之新风,逐渐形成了自己清新刚健的艺术风格,

成为现代“二王”流派书风的领军人物。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10 1945年作 行书自作诗 镜心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印文】沈、尹默

【说明】上款人唐世隆。上款「光晋」即唐世隆(1901-1968),初名唐煜隆,号光晋,字次虎,四川省威远县人。1934年冬任成都卫戍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唐光晋虽为军人,但一生酷爱书画、所藏古代碑帖尤为精彩,与徐悲鸿、马衡、谢无量、沈尹默、胡小石等交往甚密。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10 1945年作 行书自作诗 镜心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11 1945年作 行书一九六六年夏日诗稿 镜心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印文】尹默手稿、竹溪沈氏、劫灰余物

【鉴藏印】南瑾珍藏

【说明】沈氏家属旧藏。

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沈尹默之书法:

“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36 沈尹默 行书苏轼诗 镜心 水墨纸

北京保利2019春拍

【印文】沈尹默印、竹溪沈氏

黄宾虹的书法,早期也未能摆脱晚清之碑学观念,后来,其融碑化帖,攫取书法之内在神韵,以此来探究帖学真谛。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13 1951年作 行书纪游旧作 镜心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著录】

1.《黄宾虹文集》,(诗词篇)第104、125、135页,浙江省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2.《玉莲斋藏画》,第92页,荣宝斋出版社,2006年。

【印文】黄宾虹、人长寿

【说明】

1.此作品为徐平羽旧藏,徐平羽(1909—1986)原名王元健,又名白丁。曾任文化部副部长、顾问,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2.故宫退赔(见背签)。


同古堂 |“碑帖分野”浅谈

2713 1951年作 行书纪游旧作 镜心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9春拍

此作书法自然、古朴、冲淡、柔中含刚,俱颜平原行稿书之朴茂雄浑、倪云林行楷书之清动和雅,可谓独成一面貌。

笔者私以为,书法史每次书风之变革,都是时人审美意识的觉醒,乃至于以古为师,而竞呈书家己见。此正如清朝由帖学转向碑学的发展,之后又“帖学复兴”,融碑于帖,即可窥见一代人文精神的复苏与思想潮流的解放。

——END——


观书时自得新解,作事便应同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