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肉叔考考大家:

有什麼東西,我們一輩子都在吃?

從出生開始,滿月是第一次吃。

到了求學的年紀要吃,學成了又要吃。

結婚、買新房等喜事要吃。

過時過節也要吃,和家人,和朋友,甚至和不認識的人一起吃。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猜到了嗎?

肉叔說的,其實並不是某一種食物。

而是在人生不同階段、不同地點、不同時節,和不同人群,吃著不同菜式的——

中國宴

Feast of China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關於吃的記錄片有很多。

其中的大多數,鏡頭只對準餐桌上的食物。

但這部記錄片對準的,是人:

辦宴的人,烹宴的人,赴宴的人。

第一個要大擺宴席的,是小陳,一個來自廣東普寧的80後小夥子。

你別看小陳他年紀輕輕,一出手點菜就不得了——

鮑魚!龍蝦!燕窩!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坐他對面的這位洪大廚,一看就是見過世面的人。

不像肉叔這種選擇困難症,點個外賣都對著菜單糾結老半天。

只見洪大廚詢問了宴席時間、地點、人數之後,迅速擬出了一份讓小陳高度滿意的菜單,絲毫不拖泥帶水。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一拍板,他就開始東奔西跑去找食材了。

儘管潮汕地區到處都有海鮮,但是要找最高規格的貨,只有懂道的人才知道去哪裡選、怎麼選。

鮑魚要用南非的,螃蟹要找牛田洋的。

龍蝦要選個頭大,肉色透明,十個爪子齊全的。

洪大廚可謂勞心勞力,工廠、市場、養殖場跑個遍,一副恨不得拿放大鏡把每隻河海鮮全身徹底看個遍,打上“生猛”許可證才能用的樣子。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在餐桌上,每一道菜洪大廚都親自把關。

而餐桌外,同樣每一道程序他都有嚴格的執行制度。

你別以為鄉村宴席的廚師隨便光個膀子、穿個便服就可以開工。

無論場地再怎麼簡陋,在洪大廚的團隊裡,廚師要統一穿白色廚師服,後廚人員穿紅色制服,上菜的隊伍還要穿傳統旗袍。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這麼專業,也難怪小陳要從普寧開車一百多公里,專門去到潮州找他來負責這頓飯了。

由於潮汕地區對宗族文化的注重,催生出一個專門承辦鄉村宴席的職業:

“鄉廚”。

這些鄉廚就像一個大型移動廚房,上山下鄉地到不同的村落開展“高定”服務,根據不同地方的人群,制定不同口味、食材、風格的宴席。

從擬菜單、選購食材,到搭建場地、就地下廚,一條龍服務。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這次承辦了陳氏宗族宴的洪大廚,就是福建一帶頗有名氣、有著二十多年承辦鄉村宴席經驗的鄉廚。

他負責的宴席,總能同時兼顧到視覺、聽覺、味覺的享受,儀式感濃重。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

把每一場宴席,都當成一次演出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這麼奢華氣派,宴請的對象是誰?

不是什麼厲害的大人物,而是一個小陳長這麼大都沒見過幾面的:來自馬拉西亞的叔父。

等等。

見個外來親戚而已嘛,那不就跟叔父普普通通吃頓飯就行了唄,做啥要大排筵席?

咳咳,肉老師來劃重點了:

中國的宴席文化,講究“因何而宴”。

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吃的一頓飯,更多的,是出於某種目的而進行的一個儀式。

而小陳的這頓飯,就是一次隆重的“認祖歸宗儀式”。

你別又看小陳他樣子平平無奇,人家有個聽著就很厲害的名堂:

潁川陳氏第十八代後人。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潁川堂,國內一個歷史悠久的著名姓氏堂號。

不說在國內,這個龐大的宗族體系連國外都有不少分支。

而小陳的叔父,就是當年在中國人下南洋闖天下的大潮中,來到馬來西亞檳城定居的潁川氏後代。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你別以為在那裡土生土長的華人,會因為經歷隔代的外族文化洗禮而變得疏離。

恰恰相反,這個外國城市的市中心也散發出濃濃的“中國味”——

這裡也有著海內外華人共同集資修建的傳統祠堂。

寄託著海外陳氏族人濃濃鄉愁的,潁川堂。

這裡的華人後代,也保持著跟祖先一樣的生活習慣,說著同樣的語言:

福建小麵店的老闆,已經從第一代傳承到第二代,經營了六十多年。

而天天到這裡尋找家鄉風味的顧客,自己從小吃到大,現在又帶著孩子來吃。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潮汕人這種特有的強烈宗族意識是怎麼保持的?

就是因為在海外的每一代華人,都會回到家鄉……

以一頓認祖歸宗宴,載入家譜,牢記住自己的“根”。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同樣,在福建德化縣也有一支古老家族,正籌備在祠堂永茂堂裡辦一場盛大的家宴。

他們是魯國顏氏。

這個宗族的歷史可追溯至上千年前,每一代族人的大小分支都詳細記錄在族譜上。

最著名的,有第一代祠祖,儒家五大聖人之一,顏回。

以及第四十四代祖先,顏真卿。沒錯,就是你知道的那個著名書法家。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又是儒學又是書法的,可想而知,這個宗族的後人肯定也特別注重教育了。

果不其然。

這次的家宴,宴請對象就是所有臨近開學、即將出門遠去的莘莘學子。

別以為做給小孩吃的,就會比其他宴席來的簡單。

儘管這個“學子宴”沒有上面小陳家的“認祖歸宗宴”氣派,但考究程度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食材分黑、黃、紅、白四個系列嚴格製作:

三黑,黑雞、黑羊、黑兔;三黃,黃花梨、黃花菜、德化大茶油;三紅,紅米、紅菇、紅酒;三白,淮山、白蘿蔔、白酒。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不僅是食材彰顯宗族傳統,宴席用具都自帶宗族特色。

作為中國古代三大瓷都之一的德化,生產的白瓷潤度、透光度、白度都特別好,當年通過絲綢之路遠銷海外。

如今,這項手藝得到了良好的傳承,當地的瓷器生產企業有數千家。

而學子宴的所有餐具,均由從事陶瓷事業的顏氏三十二代後人來製作提供。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吃起來也同樣講究。

不像其他宴席那樣一次把菜上齊,學子宴的菜都是一個吃完了,才派人去領取下一個菜。

既保證了每個人都能在菜放冷之前吃到每一道菜,又可以避免浪費。

用一頓飯,身體力行地向孩子們傳遞勤儉的精神。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不止是孩子才有這種福利,老人也有。

這個宗族不厭其煩地每個月給七十歲以上的老人辦“愛心宴”,老人節更會隆重地舉辦“重陽宴”等酒席。

為這些毫無生產力的小毛孩、老人家花費時間精力大排筵席,值得嗎?

當然值得。

肉叔再次敲黑板:

宴席不僅僅是一頓飯,還是一面映照出社會風氣的鏡子。

學子在遠行前,享受鄉親父老精心準備的一頓家宴,能牢牢記住這個“家的味道”,不忘飲水思源,以後學成歸來建設家鄉。

而每一個曾經為宗族付出過青春的老人,都能在家宴中得到後輩的關心和照顧,老有所依。

別忘了,每一個在學子宴、重陽宴上照顧年輕人、老年人的中流砥柱之輩。

也同樣在過去的學子宴、未來的重陽宴中,受到來自別人的照顧。

正是因為一次次的“學子宴”、“重陽宴”,讓尊老愛幼的優良家風、民族風氣得到傳承。

才形成了族群的強大凝聚力和創造力,讓宗系的“根”越來越壯大,族人在社會上站得越來越穩。

真想好好吃頓沒「變質」的中國飯

確實,一頓飯的食材、口味、烹飪方式,都是一方水土和人文歷史的濃縮體現。

川渝的火鍋,廣東的煲湯,山西的麵食……

都能讓人感覺到“中國味”。

但有些時候,一頓飯本身就帶著“中國味”。

這種滋味,不是味覺上,而是情感上的酸甜苦辣。

《中國宴》這系列的紀錄片,並不是要拍出每種宴席的菜單有多好吃。

它只想告訴國人:

滿月宴、囍宴、拜師謝師宴、端午宴、中秋宴、龍舟宴、家宴、國宴……

每一種宴席,吃的東西不同,來吃的人也不同。

但都有著一個共同點:

不僅僅是為了吃一頓飯,而是宴請的人、赴宴的人、辦宴的人之間的一場大型的情感交織樞紐。

可惜的是,現代社會的人群逐漸疏離,很多宴席流於形式:

辦宴的人,只注重排場和麵子,少了真誠。

赴宴的人,只煩惱禮物和檔期,敷衍應付。

人們匆匆趕來吃一頓飯又匆匆而散,情感網絡沒拉緊,反倒是隔閡又增添了幾層。

這頓“變質”的飯,早已忘記了初衷:

吃什麼不重要。

重要的,是設席的我和赴宴的你之間。

那份一來一往的情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