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文:新時代中醫藥發展路徑明確

國家發文:新時代中醫藥發展路徑明確

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醫藥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也要看到,中西醫並重方針仍需全面落實,遵循中醫藥規律的治理體系亟待健全,中醫藥發展基礎和人才建設還比較薄弱,中藥材質量良莠不齊,中醫藥傳承不足、創新不夠、作用發揮不充分,迫切需要深入實施中醫藥法,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以上問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意見》從以下幾個方面明確新時代中醫藥發展路徑:

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通過加強中醫藥服務機構建設、築牢基層中醫藥服務陣地、強化信息化建設等方式,發揮中醫藥整體醫學和健康醫學優勢,建成以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為龍頭,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中醫科室為骨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於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提供覆蓋全民和全生命週期的中醫藥服務。到2022年,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力爭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

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不但要彰顯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還要強化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提升中醫藥特色康復能力。要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加快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建設,用3年左右時間,篩選50箇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個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及時向社會發布。聚焦癌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藥問題等,開展中西醫協同攻關,到2022年形成並推廣50個左右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豐富中醫治未病內容,到2022年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20箇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發展中國特色康復醫學,推動中醫康復技術進社區、進家庭、進機構。

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到2022年,基本建立道地藥材生產技術標準體系、等級評價制度。促進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質量提升,加快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標準,制定實施全國中藥飲片炮製規範,加大中成藥上市後評價工作力度,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要改革完善中藥註冊管理,建立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中藥安全、療效評價方法和技術標準,加快構建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相結合的中藥註冊審評證據體系,優化基於古代經典名方、名老中醫方、醫療機構製劑等具有人用經驗的中藥新藥審評技術要求,加快中藥新藥審批。要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多部門協同監管機制,探索建立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產流通使用全過程追溯體系,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中醫藥院校的中醫藥專業主體地位,開展中醫藥經典能力等級考試,建立早跟師、早臨床學習制度;改革完善中西醫結合教育,培養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要優化人才成長途徑,通過學科專科建設、重大科研平臺建設和重大項目實施等,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中醫臨床人才和多學科交叉的中醫藥創新型領軍人才;建立高年資中醫醫師帶徒制度,與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等掛鉤;制定中醫師承教育管理辦法;大力培養中藥材種植、中藥炮製、中醫藥健康服務等技術技能人才;完善確有專長人員考核辦法,促進民間特色技術療法的傳承發展。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院士評選等加大對中醫藥人才的支持力度。研究建立中醫藥人才表彰獎勵制度,建立中醫藥行業表彰長效機制。

促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加強典籍研究利用,編撰中華醫藏,制定中醫藥典籍、技術和方藥名錄,建立國家中醫藥古籍和傳統知識數字圖書館,研究制定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完善學術傳承製度,加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老藥工傳統技藝傳承,實現數字化、影像化記錄;推進中醫藥博物館事業發展,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在中醫藥重點領域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一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研究設立國家中醫藥科技研發專項、關鍵技術裝備重大專項和國際大科學計劃;研究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完善中醫藥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模式;加強中醫藥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推動中醫藥開放發展,將中醫藥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重要內容,推動中醫中藥國際標準制定,推動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大力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

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完善中醫藥價格和醫保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積極將適宜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和中藥按規定納入醫保範圍。建立持續穩定的中醫藥發展多元投入機制,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發展投資力度,切實保障公立中醫醫院投入責任落實。完善中醫藥工作跨部門協調機制,各級衛生健康、藥品監督管理等各相關部門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制定實施中醫藥相關政策措施要充分聽取並吸納中醫藥主管部門意見,省市縣都要明確承擔中醫藥管理職能的機構,合理配置人員力量。

為保障《意見》組織實施,《意見》特別明確,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落實舉措,將《意見》實施情況納入黨委和政府績效考核。

熱文推薦

  • 關注|河北省衛生健康委與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聯合開展紀念白求恩活動

  • 關注|我省在全國計生協改革推進座談會上作典型發言

  • 關注|河北多舉措改進繼續醫學教育

国家发文:新时代中医药发展路径明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