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游子回乡偶书,谈耒阳现象,绘耒阳印象

耒阳印象


离开耒阳多年,这回在耒阳呆了10天,除了知道耒阳多了个蔡伦竹海之外,和高铁站、水东江新大桥之外,没啥太大变化。同时,感受家乡的市政管理、出租车管理、城市建设、民风、日常娱乐与消费发展的滞后,造成耒阳这一在上个世纪领先湖南的强县级市变成今天的模样。借此发点牢骚,谈谈耒阳十大怪现象。

1、一个工业企业不发达的县级市,居然遍地是宾馆、茶座、麻将馆、饭店,路的两边全是服装店。一问价格,贵的惊人,耒阳街头400-500的衣服非常普遍。吃一碗粉,要五六块钱,我在深圳街上吃一粉也是这个价格,真不懂他们的钱从哪里来的。

2、 耒阳上摩托车到处乱开,尤其是夏天,去人流量多的地方,明明没有路可走了,偏偏还有摩的司机拦在那里等客人。还有摩托车,三轮车各种车子不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这样的交通秩序与现代化管理还有差距的。

3、打牌买码成风。小区门口,学校门口,菜市场,只要临街的居民地带,总有三三两两的麻将馆屹立不倒,生意常好,有天早上,我去西湖市场买菜,看到一堆人围住在哪里,我以为是卖什么稀奇玩意儿,结果凑过去一看,竟然是买马的书籍,好多人潜心钻研啊。晚上一到九点左右,各种码民就在讨论,今晚上出的什么特码,出猴子还是蛇!

4 、留守儿童很多,从农村到城市很多小孩读书,生活起居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隔代教育普遍,留守儿童很多,很多家长都是外出务工,小孩子留给老人带,这就产生了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

5、 人情债吓死人,基本上从小孩出生算起,按最夸张的搞法人情债依次为:三周、满月、周岁、10岁、18岁、考起大学、结婚、生小孩(算入下一代而不计)、女人30岁、男人36岁、40、50、收媳妇或嫁女、60、70、80、死亡,中间夹着贺屋、搬家、买车,有得人还做完虚岁做实岁。结果搞得所有的人都为之所累,实际上不过是以一种浪费的方式筹集了短期债务而已。

6、公办学校读书学位紧张,民办学校读书贵的要命,听说这个学期又涨学费了。耒阳乡下孩子跑城里读书,城里孩子跑衡阳和背景读书,长沙北京孩子跑国外读书!大量的好的优质生源流失,以至于很少听到耒阳的学校有考出几个清华北大的了。

7、办事主要靠熟人,虽说各种有关部门都有举报信箱,今年政府部门也开展了“中梗阻”的整治,但是老百姓办个事,没熟人,真的不好办。

8、经济发展乏力,以前耒阳煤炭经济红火,让耒阳一度成为湖南省经济百强县,但煤炭经济衰落后,经济发展乏力,今年上半年竟然闹出拖欠公职人员工资的新闻,昨天又看到卖地的新闻,真是经济发展持续乏力啊,希望可以培育多的经济增长点,重回经济百强县的阵地。

9、很多地方没有路灯,人民路,西湖南路靠近河边那边,路灯不亮成了摆设,有天晚上我回来的路上,发现整条路都没有路灯,而对面的某房地产项目处却灯火通明,真是莫大的讽刺啊,有的地方有路灯还是瞎子路灯。

10、房价蹭蹭往上涨,本来打算近期去买房付个首付,没想到房子长的这么快,这两年,都要四五千一平方了,而这里的耒阳百姓普遍的工资都是两千左右,真是买房压力大。

哎,不管耒阳发展如何,希望耒阳可以有更多的人才引进战略,一个城市的发展主要靠人才,很多大城市都对人才引进有许多优惠政策,开展了人才争夺战略,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耒阳人,我还是喜欢我们的大耒阳,就像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我还是喜欢南正街的小吃,喜欢耒阳的夜宵,真是催兜个味······不管怎么样,还是希望家乡发展的越来越好,人民生活的越来越幸福,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耒阳人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