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生会就业难?主要有四个原因,太现实

“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大学生就业难。”

“公务员一年比一年难考,国企更不好进。”

“文科生找不到好工作,只恨当时没学经济。”

“我们的职位不招女生。”

这些话,新闻媒体、就业单位

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社交网站说了一遍有一遍。

为什么大学生会就业难?主要有四个原因,太现实

面对就业压力,

没有亮眼的实习经历没有强大的后台背景

没有名列前茅的GPA没有脱颖而出的颜值

没有精彩纷呈的实践交换社团支教生活的

你,还坚持得住吗?

“就业难”将会是长期存在的难题

开口说话,总有个“前世今生”,不可能都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缝里直接蹦出来。

为了截断话头,先交代自家发言的前提,在我看来:

第一,“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困境,确实与政府近年积极推行的大学扩招政策有关;

第二,作为一种国策,迅速提高大学生入学比例,这思路没错,没必要因噎废食;

第三,大学扩招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而不是缓解就业压力或吸纳民间资金;

第四,大学如何扩招,以及扩招以后如何教学,应该多听教育家而不是经济学家的——恕我直言,近年中国涌现的很多“幼稚病”,都出在“经济学帝国”的急剧膨胀以及越俎代庖上。

与许多专家的乐观预测相反,我不只不认为2008年或经济结构调整到位后,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还担忧这仅仅是个开端,以后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按照欧美及日本的经验,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高就业率,人家那边照样也有“毕业即失业”的危机,你怎么能保证中国就能绕过这个陷阱?再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同一产品所需劳动时间大为减少,劳动力绝对过剩是个大趋势。

说悲观点,无论朝野上下如何齐心协力,“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个长期存在、而且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

为什么大学生会就业难?主要有四个原因,太现实

大学生求职现场

两种努力的方向

“要上就上最有名的大学,要读就读最热门的专业

不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明白这一点,那么,就有两种努力的方向。

积极的对策是,尽量拓展就业途径,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力,尽可能多地接纳大学毕业生,或采取政策性倾斜,引导学生们到相对贫困的西部或薪水较低的行业去。但这有个限度,你总不能下死命令,为了扩大就业而变相增加企业成本,或让政府机关重新回到冗员的状态。

因此,消极的退却必不可少,那就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直面严酷的现实:毕业有可能失业。也就是说,不能保证充分就业,这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常态”。与此相适应的是,政府、学校、学生三者,都必须重新自我定位。

除非考分不够,要上就上最有名的大学,要读就读最热门的专业这可不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一般来说,顶着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帽子,找到称心如意工作的机会要大得多。但也有危险,书念得多、学上得好,并不能保证你日后一帆风顺。这里还有经济学家喜欢谈论的投入与产出比的问题,常听人抱怨念书“念亏了”算的就是这么一笔账。有只为求知不问出路的,但这样一心向学的理想学生太少。兼及肚子与脑子、生存与发展,乃人之常情。

因此,不只不该嘲笑,而且应该鼓励学生们择校时,多为自己的未来盘算,不为虚名或高调所蛊惑。是选择就业前景好的,还是选择发展空间大的,二者往往互相排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当然是一种“冒险”——除了个人才智及后天努力,所谓的“机遇”,往往就蕴藏在这一选择中。

当代中国大学的通病

“校长们做大做强的愿望,

有可能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

问题在于,我们的政府及学校,是否已经为学生们“无怨无悔”的“自主选择”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同样是高等教育,有以探求知识与真理为主要目标的,也有以满足现实需求为基本导向的,二者功能不同,但都培养国家及社会所亟须的各类专业人才。

教育史家喜欢谈论18世纪的英国模式、19世纪的德国模式以及20世纪的美国模式之间的差异,这当然有道理;但有一点,我们不能忘记,所谓“模式”,只是统而言之。举例来说,同是追摹德国模式,蔡元培的取法洪堡大学与马君武的柏林工业大学,便大异其趣,且各有道理。在高等教育日渐普及的今天,面目模糊,定位不清,成了大学的通病。

考虑到目前中国的现状,政府官员及大学校长“做大做强”的强烈愿望,有可能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211工程到大学升级再到各种各样的评比,都拿博士点、院士数目、科研经费以及专业设置说事,于是,无论谁主政,都想让自己的学校“上一个台阶”。如此互相攀比,结果呢,学校面子上是光鲜了,可各学校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各家的“独门绝活”反而丧失了。这股大学升级之风,假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可能以另一种形式,重蹈1952年院校调整的覆辙。表面上南辕北辙,一缩编,一扩展,可骨子里都是漠视教育规律,人为地改变大学布局。

为什么大学生会就业难?主要有四个原因,太现实

大学生求职现场

选择热门专业?

“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后

削价出售也没人要。”

一说到大学生就业困难,专家开出的药方,往往是强调如何与市场接轨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可问题没那么简单,你讲市场经济,好,今年打着灯笼找不着的,四年后削价出售也没人要。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后削价出售也没人要。

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是这个道理。你赶着在师范大学里办房地产学院,我抢着在农业大学里开国际金融专业,都是瞄着市场去的。可等到你我的学生毕业,就业市场上已人满为患,这个时候,最容易被拒之门外的,往往就是这些“急就章”;这些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波动,跟所谓“热门专业”的转移大有关系。

学生们没经验,容易被一时的社会舆论所误导;大学校长们则应该很清很清醒,这种紧盯市场,缺什么添什么”的发展战略,其实是很危险的。如果是必要的专业延伸,往市场靠一靠,那没问题;但原先没有任何根底突然间天降神兵,就为了那专业是“热门”的,这样的决策,十有八九是要出事的。

大学扩招,专家们大都主张,应注意专业对口。这一点,我不无疑虑。如果原本就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这样的学校,容易与就业市场对得上口;可又讲提高学术水准,又提瞄准市场需要,这“口”到底该怎么“对”?在我看来,与其在研究型大学里增设许多实用专业,弄得不伦不类,还不如放手一搏,相对脱离一时一地的就业市场。这里的基本假设是:社会需求瞬息万变,大学根本无法有效控制;专业设置过于追随市场,很容易变成明日黄花。学得姿势优美的屠龙术,没有用武之地,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强身健体。

线专业与短线专业之争

“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后

削价出售也没人要。”

这就回到大学里早就存在的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之争。在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过程中,大学应该分化,或者“上天”,或者“入地”。当然,这只是比喻,不含价值评判你如果选择“入地”,自是应该追求学以致用;但你如果想“上天”,则不妨坚持自由飞翔。

对于那些不想继续深造,大学毕业就开始工作的人来说,四年时间,能获得人文、社会或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加上很好的思维训练,这就够了。大部分的工作岗位,只要稍加培训,就能应付自如。

退一步说,同样专业不对口,长线专业的学生容易调整,短线专业的学生则很难。

好几年前,我曾写文章呼吁扩大文科招生,因为据《人民政协报》2001年3月12日所载调查报告,那年中国文科在校生所占比例约为8.9%。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77年所做的统计: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50个国家中,文科生占在校大学生的50%的,有13个国家;占30%—50%的,有26个国家;占20%——30%的,有6个国家;占18%——20%的有4个国家。也就是说,中国大学生中文科生所占比例低得离谱。手头没有更新的统计数字,但基本情况估计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为,在中国大部分人还是把“上大学等同于“找工作。

假如有一天,念大学和自己日后所从事的职业没有直接对应联系。(现在已经有这种趋势,尽管不是自愿)我相信,很多人会同意我的看法:了解社会,了解人类,学点文学,学点历史,陶冶情操,养成人格,远比过早地进入职业培训,要有趣,也有用得多。这其实也是一种思路:既然没有办法保证专业对口,何不选择海阔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