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拥有着不自由的灵魂

豆瓣评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拥有着不自由的灵魂

王小波生前最后一封电子邮件是发给远在美国的刘晓阳的,内容是告诉他自己要出一本杂文集,他在邮件中写道:"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的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沉默,并不是指将嘴巴捂得死死的不发出任何声音。恰恰相反地,沉默是指一大群人,手拉着手在一起聊着一样的话题。你可能在聊天过程中猛然想起自己是持有不同观点的,但话到嘴边,你又硬生生把它吞了回去,继续刚才附和型的聊天。

所以,当我们私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时,思想和行为都完全没有束缚时,我们却选择了"自我禁锢"。

那么,我们需要如何才能挣脱这样的怪圈,真正获得自由呢?王小波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又猛醒到自己也属于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豆瓣评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拥有着不自由的灵魂

第一、我们都不自觉地将自己圈入了"弱势群体"的范畴

"在公共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底下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这里说的,不正是中国人的特点吗?国人似乎不太愿意表达自己,在王小波看来这样的话语圈是没多大意思的,要么自动选择退出,要么是争取不到表达的权力,索性待在"沉默"的世界里。当然,也有一类人是天性使然,不在乎别人是否在乎自己的看法。但最终,"沉默"的人们都曾拥有过说话的日子,为什么还是选择了放弃?或者说,是默认地支持着"沉默的大多数"?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样的话是很有革命气息,总会让听到的人热血澎湃的。在当时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如果我们还依旧选择沉默,就会被失败吞没,被耻辱吞没。

如今,我们进入了和平年代,在面对权威和生活之前,越来越多的人却选择了将自己圈进"弱势群体"。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话说不出来或者是即使说出了也无人听信的那部分群体。纵观社会,最显著的就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就连王小波本人也觉得,自己就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是"沉默大多数"的一员。

他认为:想得太多,太深奥,超过了某些人的理解程度是一种罪恶。诚然,活得简单点,在想法上不会往深的里面去探,更贴切的是,思维上少些丰富,生活上也就少些繁复和事端,自然活的舒坦。

这段时间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讲述的是来自高考前夕的一场校园欺凌。被欺凌者一次次受到伤害,旁观者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选择了袖手旁观,最后旁观者也变成了被欺凌者。

豆瓣评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拥有着不自由的灵魂

旁观者为什么不站出来?也许是认为一个人的发声并不会扭转事情的发展;也许是害怕惹祸上身;也许是不愿意脱离眼下的生活节奏;也许......

也正是因为这些也许,所以被欺凌者依旧再次受到伤害,而当初害怕惹祸上身的,最后还是没逃离厄运的笼罩。

第二、摆脱随波逐流的人生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在追求着两样东西:房子和车子。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过着相同的生活——努力工作,努力攒钱,在养育孩子,买房子换车子上花费自己绝大部分的人生。如果这个庞大的队伍里,出现了一个不屑于用财富这就是去换取房子,而是想去追求与众不同的快乐时,大多数的人就会站出来:"你这样做是有悖于常人的""你这样是不会成功,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幸福就是随波逐流吗?和大多数人拥有着一样的东西,就能幸福了吗?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幸福是什么,他们甚至不会花时间去思考。因为思考这种人生问题实在是太费脑筋了,不如跟着大家的步伐,反正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那么,这样的人生意义还需要探讨吗?这样大多数的人生,对于自己还具有纪念的价值吗?

显然,当我们在这里讨论着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就开始觉悟了——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具有自己特色的,不轻易被复制黏贴的,更不轻易被大多数打倒的。

一档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中,作为辩手出身的姜思达坐在观众点评席上,本来以为是凑个人头的角色,却因为自己的敢言被推上了热搜。以往,"敢说"在网络上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它往往包含着"口无遮拦""心直口快""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口水语言,而这次的姜思达,是被称赞的。

在对佟大为和梁静这两位老戏骨的点评时,姜思达说:"当我在看这段表演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我的体验就是笑不出来。""那如果前面都迟迟没有让我特别开心和让我特别欢愉的话,可能到后面再讲他的感情,我会很难配合起来。""我在看这个版本的《夏洛特烦恼》,就是会有一个遗憾在。"

豆瓣评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拥有着不自由的灵魂

豆瓣评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拥有着不自由的灵魂

是的,在表达对这两位演员演技方面时,他并不是安静或者附和着其他赞美的人一同去认可的,也不是大刺刺地不去顾及别人的感受直接就说"演得不够好"的,而是用尽量温柔的语气试图向这两位演员传递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又是让人觉得是有思考过的。

在这个场景里,姜思达无疑是成功的。他没有选择大流,不属于沉默的大多数,适时机抓住了话语权的他,就如同在《时代三部曲》的总序《我为什么要写作?》的最后,王小波写到

:"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但是这句话正如一个嫌疑犯说自己没杀人一样不可信。所以信不信由你罢" 。

三、获得真正的自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①有趣的追求

关于有趣,王小波认为:"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在他看来,人性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趣是一种心灵的美感。虽然人性并不完美,但有趣可以使人性富有美感。

我们应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因为"上头"或者"领导"的权威,硬生生将自己置于无趣的人生中。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言:绝望是一种致死的疾病。但是,面对无趣的处境,人还是要选择勇敢的存在下去。存在的勇气也许是为了寻找解脱或者是解放的理由,而又或许,寻找本身就已经是存在的理由了。

换句话说,在无趣中创造有趣,就是在无趣中存在的最高意义。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给自己的人生找到最适合的发泄口,找到让自己觉得自己存在过的兴趣,这比拥有巨大的财富都值得让自己无憾。

豆瓣评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拥有着不自由的灵魂

②掌握你自己的"话语权"

"话语权"最初是由发过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来的,在他看来,话语并非词汇与句子简单的组合,也不仅限于语法规则的控制,而是蕴含了极为复杂的权力关系。

所以,当"话语"和"权力"的结合形成的"话语权"时,就存在于两类关系之中——"平等"和"不平等"。翟秋白在他的《多余的话》里有这样的一句话: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何必说。"可是话既然是多余的,又何必说呢,说出来的话,又真的是多余的吗?能够选择在自己的生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留下最后对这个世界坦白的话,诚心诚意接受别人的责备、赞美或者不予理会,不应该感谢自己从来没有放弃过说话的权利吗?

当然,这里所说的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并不是鼓励我们去当网络上的"键盘侠"。而是要告诉自己,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说的算。自己的选择,也不受别人的阻碍。只有忠于自己,相信自己,即使真的特立独行,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哗众取宠。

豆瓣评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拥有着不自由的灵魂

③走出舒适圈

舒适圈,是一个我们习惯保持的状态,扮演的角色,相处的人等。在这个区域内,我们自然地表现自己的常规模式,压力和风险都降到了最低。但即使是每年能够赚到几百亿元的李嘉诚,都没有办法实现一种不用"操心劳碌"的舒适状态。所以,年轻人追求舒适,实质上就是在浪费生命。

想要实现真正的自由,除了需要找寻自己独有的人生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去提升自己追求自由的能力。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一书中说到:"如果可能的话,我祈祷有更多的苦难降临到我的头上。"

苦难自然是人们不欢迎的东西,但当人生的苦难突如其来,我们的态度就决定了我们今后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阻碍我们成功的不良习惯实在太多了,人们生来追求舒适和安逸,因此,想要成为自己的主宰,选择战胜"不适"就变得越发重要。

豆瓣评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拥有着不自由的灵魂

我们并不知道在真正获得自由后会拥有怎样的生活,至少在反抗此种无趣中获得一种精神上胜利的乐趣,逃避了在无趣中随波逐流而被吞噬,从而在一个无可逃避的痛苦现实中获得了人生的乐趣。这种乐趣,是选择沉默的一方永远都无法感受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