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險該怎麼購買?看完不被忽悠

家庭保險該怎麼購買?看完不被忽悠

你好呀,夥伴

家庭保險該怎麼購買?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家庭保險該怎麼購買的知識,關注我就懂啦。

家庭商業保險該怎麼購買:

第一個賬戶:10%

日常開銷賬戶,也就是要花的錢。一般佔家庭資產的10%,為家庭3-6個月的生活費。

第二個賬戶:20%

是槓桿賬戶,也就是保命的錢,一般佔家庭資產的20%,為的是以小博大,專門解決突發的大額開支。

第三個賬戶:30%

是投資賬戶,也就是生錢的錢。一般佔家庭資產的30%,為家庭創造收益。

第四個賬戶:40%

是保值賬戶,也就是保本升值的錢。一般佔家庭資產的40%。為保障家庭成員的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給子女的錢等。自己的養老,子女的教育,財富的傳承。這部分錢是一定要用,並且需要提前準備的錢。

天下沒有普適的模型,按需調整

當然,以上佔比只是一個參考比例,並不能一概而論。

家庭的資產配置需要根據人生階段、收入狀況、資產狀況、增值預期、風險能力和投資經驗各個維度進行考慮。

即便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家庭資產配置思路也是不一樣的。風險投資偏好會隨著年齡變化而變化,一般來說,年齡越大的人,投資普遍偏保守,而年輕人投資普遍偏向高風險,更為激進。

比如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已經工作了10年的上班族之間的配置方式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具體的考慮如何配置自己的資產的時候,也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的情況進行調整、設計。

畢竟沒有哪一個資產配置模型能夠適用於所有人,而不同的個體和家庭的具體情況也是千差萬別的。

各個賬戶對應的投資渠道

第一類賬戶:短期消費,3—6個月的生活費。一般放在銀行活期存款,貨幣基金中。

第二類賬戶:一定是保險。意外重疾保障。專款專用,解決家庭突發的大開支。

第三類賬戶:重在收益。如股票、基金、房產等。風險和收益一定是並存的,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各種;P2P;跑路事件,不就是因為投資者一味追求高收益的結果麼,你看中了人家的收益,卻不知道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還是那句老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第四類賬戶:保本升值,本金安全、收益穩定、持續成長。以債券、信託、分紅險的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等。

保險的配置

保險的重要性

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在第二類賬戶和第四類賬戶中其實都可以看到保險的身影。個人覺得,槓槓賬戶中的保險一定是需要配置的。而且一定是優先於第四類賬戶中的分紅險,養老年金險,教育年金的。

家庭保險該怎麼購買?看完不被忽悠

這3種保險必須早做準備:

意外險(必須買)

這就是由於意外的特殊性決定的,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來,不知道它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面對意外,還能怎麼辦,只能儘早的買好保險!普通人,買一份一般的意外險,只要稍微交點保費,就能帶來很高的保額!職業特殊的,好好規劃一下,給家庭帶來更多保障!

重疾險(必須買)

為什麼國家會花大力氣推廣大病保險,就是因為近年來重大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一方面,重大疾病發病率高;另一方面,治療費用居高不下,因此,國家希望通過保險來解決醫療費用問題。

對於普通居民來講,僅僅依靠社保及大病保險是不夠的,更需要為自己和家人補充一些商業重疾險。目前市面上的重疾保險,都是一般家庭完全有能力消費的,不存在買不買得起的問題,只有夠不夠重視、想不想買的問題!

養老險(早做準備)

誰都會變老,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是老年生活怎麼過,卻取決於今天的決定。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我們都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說得就是很多人,可以規劃養老的時候,沒有規劃,等到老了,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卻來不及了!

這三種保險,不存在需不需要的問題,只存在買多買少的問題,早規劃,早受益,值得考慮!

家庭保險該怎麼購買?看完不被忽悠

結論:

保險,不僅僅是人們理解的XX保險產品,其實保險是整個家庭資產配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充分運用好保險的槓桿作用,才能真正起到保障的作用。

保險就是平時不用錢、急時急用錢,小錢變大錢、保費變保額、黃土變黃金。保險就是平時為意外所做的準備、年輕時為年老時所做的準備、健康時為生病時所做的準備!

家庭保險該怎麼購買?看完不被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