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攻城一定从高墙城门攻入

古代城市相对较小,就像现在的乡镇一样,城墙把城市完全围起来,所以打仗时,外面人进不去,里面人出不来,要想进去只能攻城墙,所以只要守住城墙和城门,内部又有充足的粮食,则可立于不败之地。古代城墙是完整的,并且大部分都有护城河!城高一般八到十米,厚六米,所以要攻入城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攻克城门,相对难度最小,方便大军入城,同时可进可退!

古代为什么攻城一定从高墙城门攻入

冷兵器时代只有刀枪棍棒没有大炮,以人力撼动动辄十来米的城墙难度很大,但并不是完全没办法,一般就是多人攀爬城墙和弓箭手来掩护撞击车来撞开城门,那些爬墙的基本就是去送死的拖住节奏而已,城门一开基本就成功一半了,里面一般还会有个翁城,有一大堆人在等着,等这些人死完了弓箭手就开始射杀进来的敌军。

如果一个城一直攻不下来对攻城方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面临粮草断绝和守城方援军,所以攻城真不是说攻就攻,北宋对金和辽国用兵几乎都以兵败收场,但是金国和辽国打过来也啃不下来宋朝的城池,虽然后来还是被打下来了但这也见证了城池在古代战争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为什么攻城一定从高墙城门攻入

正如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四平八稳,理由无非就是怕中了埋伏,丧失所有精锐,而且偷鸡无法驱动大军,这是常识。还有便是守方的防御工事所致,绕不过去的,要晓得,即便要绕,那得多花时间,多费粮饷,更是多冒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