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 教你如何甄別真假信託

在國家嚴控新批信託公司牌照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打起了歪心思,企圖“花心蘿蔔充人參”,通過假冒手法設立“信託公司”,欺騙金融消費者。

那麼如何識別這些“李鬼”呢?今天,從六個方面向各位投資者簡介一下如何甄別真假信託!

第一招看發行機構 關鍵詞:銀保監會

信託公司屬銀保監會監管的金融機構,其設立需經籌建審批和開業審批兩個階段。申請人只有收到開業核准文件並領取金融許可證後,才可辦理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截至目前,我國僅有68家信託公司拿到了金融牌照。除了這68家以外的都是假的!

各位投資者可在銀保監會官網“在線服務”一欄,點擊左下角"查詢服務"裡的“金融許可證查詢”,輸入信託公司全稱,就可查到其金融許可證號、機構地址及成立時間等信息,而假的信託公司則查不到相關信息。

因此,投資者在購買之前,一定要在銀保監會官網上查詢清楚,確定信託產品的發行方是否為正規信託公司。

第二招看推薦信息及機構 關鍵詞:產品介紹

信託公司發行信託產品,一般都會在其官網上公佈產品的相關信息。如果您看到一款信託產品的介紹,卻無法在該信託公司官網上查到相關信息,就要提高警惕,需要向信託公司理財經理或客服熱線確認。

另外,根據有關法規的規定,信託公司不得委託非金融機構代銷信託產品,通過金融機構這一正規渠道購買信託,可以較大減少買到非法信託的可能性。

第三招看打款賬戶 關鍵詞:對公賬號

認購任何一款信託產品打款時,資金都是直接匯入信託公司在銀行設立的對公賬號,戶名一般是信託公司全名,或加產品簡稱作為後綴,不會經手任何非信託公司的第三方。如果打款賬戶名是第三方,很可能是一個資金池賬號,不排除圈錢就走人的可能。

因此,在購買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向信託公司理財經理或官方客服熱線確認,不要被假賬號糊弄了。

第四招看認購門檻 關鍵詞:合格投資者

識別真假信託時,信託產品的認購門檻也值得注意。根據2018年4月27日發佈的《資管新規》關於合格投資者的認定:

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隻資產管理產品不低於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二)最近1年末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信託產品面向高淨值客戶發售,認購門檻一般為100萬元起步,低於100萬元起步的比較少見。如果有人鼓吹信託產品一萬元就可以購買,那就要加倍小心了。

第五招看信託合同關鍵詞:合同條款

在購買過程中不要相信除信託公司外任何單位或個人的推介或承諾產品信息,一切以信託合同為準。投資前一定要確認自己已經瞭解產品信息和產品風險,合同條款仔細研讀,合同簽署也要親自確認。

另外,正規的信託合同中不會出現“保本保息“、“剛性兌付”等字樣或意思表示,合同面籤時也會履行錄音錄像等監管要求。

第六招看APP真假 關鍵詞:APP

典型的詐騙方法為:不法分子盜用信託公司或證券公司的官方App信息後,冒用其名稱、LOGO等製作虛假App,並將其發佈至某APP託管服務分發平臺上(非官方應用商店)。之後,不法分子在微信群中發佈二維碼,誘使金融消費者在掃描後進入該平臺下載以假亂真的信託公司App,並以此詐騙投資者錢財。市面上出現的山寨APP圖標幾乎都盜用正版的,圖標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從圖標上判斷比較困難。

下載APP最好選擇官網、APP STORE等正規應用市場,正版的APP名稱下方一般都標有“官方版”,不要選擇來源不明的鏈接和二維碼。請廣大投資者提高警惕,預防不法分子利用APP來實施詐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