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斌:有錢人開始老了,融創正式進軍醫療產業

地產界“接盤俠”融創中國在地產、文旅、文化板塊之外,正式殺入醫療產業。

10月27日,融創中國與清華大學簽署捐贈協議,融創中國正式向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0億元資金。同時,融創中國還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投資數十億元,建設清華大學青島醫學中心。

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表示,這樣的投資回報可能比較慢,甚至前幾年可能虧錢,但是要從長遠來看。

孫宏斌:有錢人開始老了

孫宏斌在現場表示,現在有錢人慢慢老了,醫療產業這個市場非常大。做養老、康養,做這些東西沒有一個好的醫院是不行的。

“我們將在青島打造一個北方最好的醫學中心,依託這個包含醫教研產的醫學中心,融創正式進入醫療產業。”孫宏斌表示,這種投資回報可能會比較慢,前幾年可能虧錢,但是要從長遠來看。

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則透露,這次和青島市政府西海岸新區,融創中國三方簽約,要建設一個世界級的中心,打造健康中國新的標杆,希望打造一個可複製的健康醫療模式。無論是管理體系、運營模式、信息化系統,包括硬件和軟件做一個標準化的模式,將來就可以複製。

這次協作項目包括2家醫院:清華大學附屬融創青島醫院、清華大學附屬融創青島國際醫院;3箇中心:一家醫療人才教育中心,一家精準醫學研究中心,以及智慧醫療研究中心。未來清華八年制的高端人才的培養,有部分要放到這裡。一些醫學輔助的人才,也要在青島落地。

同時,融創中國將向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0億元資金,用於支持清華大學開展教育與科研、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工作。

孫宏斌曾於1985年取得清華大學碩士學位,“我30多年前在清華上了個研究生,但很少回去。如果研究生算是校友的話,那我應該是清華校友。”

此前2017年5月,同為地產巨頭的泰禾集團宣佈向同濟大學捐款2億元,設立“同濟大學泰禾醫學發展基金”,是當時同濟醫學教育史上收到的最大單筆現金的捐贈。孫宏斌此舉頗具同樣意味。

地產企業跨界醫療眾多

這是繼萬科、恆大、華潤、富力等地產巨頭之後,又一家大型房產企業宣佈投入醫療大健康領域的懷抱。而僅在昨日(10月28日),萬達集團聯合美國學術型醫療中心——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在成都為雙方共建的第一家醫院舉辦奠基儀式。由萬達集團出資,這家位於成都的醫院預計在3年後完工,並達到最高國際質量標準。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說,選這個地方(成都)作為萬達進入醫療健康領域並與UPMC展開長遠合作的第一站。

房地產轉型的概念從2009年就誕生,此後不斷髮酵。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已有地產公司已經開始嘗試開發養老項目,在地產中配置養老中心和養老服務。

分析人士指出,地產發展的趨勢,正在發生變化:一是從產品競爭向服務競爭的轉變,二是由地產開發向社區運營的轉型,三是由單一的地產業務向整合創新型社區平臺業務的延伸。

健康醫療等新產業能滿足以上三點,併成功引導社會資本發生流動,僅2017年中國地產行業在健康產業的投資高達3000多億元。社區醫療、Medical Mall 、社區養老等模式備受追捧。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泰禾、萬達、恆大、綠城、富力等在內超30家房企以投資新設或收購的方式佈局大健康領域,涉足醫療地產開發、醫院投資運營、醫藥器械與服務、生物製藥和其他非診療服務等領域。

像其他房企一樣,融創中國也在緊密轉型,圍繞著消費升級,緊密佈局“房地產+N”。此前在2017年,孫宏斌因為投資“下週回國”賈躍亭創辦的樂視,致使170億“打水漂”,市場風評一度陷入僵局,當年8月,融創從王健林手中收購了13家萬達文旅城,才扳回一局,也因其收購眾多項目,被業界稱為“接盤俠”。

房企跨界成績幾何

地產公司進入醫療領域主要考慮跟自身業務的協同性,醫院、產業園區等跟地產開發相關性較大的領域於此成為地產+醫療的投資重點,其他領域則視投資遠景和行業屬性決定。

從覆蓋的領域來看,地產公司佈局的項目基本覆蓋了“醫藥險”全產業鏈,其中又以養老地產、醫院、互聯網醫療、產業基金、醫療產業園等為佈局重點。

以養老地產為例,養老地產實際上就是在傳統的地產開發中嵌入養老設施和養老服務,開發難度和運營難度都不算高,在具體的運營過程中還可與養老照護機構進行合作,能夠做到“重投入,輕運營”。

但地產跨界醫療之路道阻且難。2019年8月,綠景控股發佈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稱,尚有3174.8萬元股權轉讓價款及逾期支付產生的違約金未收回。這筆股權轉讓款是綠景控股出售醫療資產的款項。

綠景控股從2015年退出房地產業務,計劃募集超百億元佈局婦幼醫療服務領域,先後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市兒科研究所等簽訂合作協議。此後,兩項合作終止。但綠景控股目前無土地儲備,由於營業收入少,2019年上半年虧損超過百萬。

華業地產2015年1月斥資21.5億元收購重慶捷爾醫療設備有限公司100%股權,進軍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變身華業資本。自2019年6月以來華業資本股價一直在1元上下徘徊,而醫療轉型戰略被指責要為公司低迷現狀負責。

業內分析,在投入與產出比方面,醫療行業與房地產行業截然不同:醫療是長期投入、回報週期長;地產講究的是週轉快、高利潤。地產商投入一個億,按照其慣有邏輯,希望有20倍的回報;即便認識到醫療回報低一些,也希望有兩三倍的回報。醫療行業至少需要三年,才有希望實現現金流持平,兩個行業的期望值差別很大。

專業性高、政策性強,向來是醫療行業的兩大“高牆”,即便現在政府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政策口子已開,這兩堵高牆還是難越。前方,還有醫學專業的限制等待這些初入者。最終能否打破輿論“假做醫療實為圈地”的質疑,正在艱難轉型的房地產商們還需更加努力。

(素材來源:診鎖界、億歐、健康界、澎湃新聞)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