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细节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这些细节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这是一场小型钢琴音乐会,老师的本意是给孩子们创造更多演出机会,邀请家长们聚在一起,看孩子们弹琴。音乐会规模不大,都是同一个老师带的学生,平时熟识,孩子们很放得开。家长们坐在椅子上,孩子们围坐在大厅正中的地毯上,大家都很放松。

出门前,我把乖儿子打扮得正经八百,妥妥帖帖。想到自家乖儿子弹琴时帅气的样儿,老母亲窃喜的心就开始飘。

然而,娃并没有满足老母亲美好的幻想,而是很快露出了猴样。小男生一旦发起人来疯,场面总是难以捉摸。

人比人,气死人,娃比娃,羞煞妈。

坐在小小猴边上的,是他的同班同学,一个长得很秀气的小男孩,穿着小礼服,打着小领结。当自家娃爬上爬下时,人家娃一直很淡定地坐着,至始至终表现得很有教养,也很有礼貌。

当着老师同学的面,我不好发作,但又心有不甘,于是对着娃一通挤眉弄眼,怎奈乖儿子丝毫木有接到讯息。老母亲这尴尬,酸爽地一言难尽。

我懊恼间,看见了人家妈妈,正披着一件很得体的披风,体态优雅地坐在一边,带着云淡风轻的笑,默默注视着娃娃们。

对比一下自己,不可描述的穿搭,松松垮垮地样儿,一惊一乍的情绪,顿时我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原来抱怨娃之前,适时拿镜子照照自己,有瞬间止怒泄火的功效。

什么样的妈,产出什么样的娃。这句话一点不错。

这些细节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自从当年误打误撞带着娃进入私立名校后,见识了很多别人家的孩子,也旁观了不少别人家父母带娃的场景。孩子间真正的差距,与是否多上几个培训班,是否多刷几套题无关,真正的优秀隐藏在最普通不过的日常中,比如以下这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

1

有一次实验室开放月活动,预约的家长们带着孩子来到一所研究机构参观实验室。对于才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次的活动很有吸引力。孩子们到的有些早,活动尚未开始,大家便四散活动开了。

大部分男孩子开始在草地上疯跑打闹。只有一个小男孩则首先在妈妈的带领下,认真参观实验楼大堂里墙上的各种科普介绍。看得出来,小男孩很感兴趣,非常认真地听妈妈讲解。到了集合时间,小男孩早已把大厅里的介绍全看完了。

这个孩子在班上一向表现突出,让人羡慕,知识储备也很超前。当我看到了这个细节,顿时明白了,普通孩子抓紧碎片时间疯玩,但别人家孩子抓紧碎片时间学习与思考;同样,普通家长在有学习任务才开始吼,学霸的家长则早把学习融入在了孩子的日常中。

同样的活动,不一样的收获。每一个细节,都是差距。

这些细节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2

暑假带娃去台湾参加游学,在台北故宫,听到一个同行的孩子聊历史,从中国到西方,从玛雅文明到印度孔雀王朝,一样样如数家珍。

孩子的爸爸从小带孩子逛博物馆,一年又一年,从不间断。最终,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有眼前的渊博。

之前网上曾传海淀家长的“实力”:“清华材料系的传统,孩子上小学前一定要明白核聚变原理”。其实这只是看着吓人,一个所谓原理,并不能说明太多。

家长的知识储备可能是娃的起点,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家长本身有多渊博,而是能够尽早把学习习惯融入孩子日常生活,并持之以恒。

同样的周末,普通爹放松一身肥肉,随手扔一个iPad给娃,学霸爹带娃四处搜集知识宝藏,时时刻刻用知识滋养娃。

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差距就在不经意间被拉开。

这些细节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3、

同样是这次暑假台湾游学活动,行程的最后一天傍晚到达桃园机场附近酒店,原本留一些自由活动时间。但台风将至,大雨未到,大部分家长都带着孩子窝在酒店,大家都在为第二天能否顺利飞回而担忧。

但有一家却乘着这个节骨眼儿,带着孩子出门把桃园所有的捷运(地铁)线都坐了个遍,是的你没看错,买了张通票,全部做一遍,直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到酒店。原来,这个孩子是个公交迷,到一个城市定然要将这个城市的公交线路研究透。一个城市就喜欢把当地的公交线路研究个透。

提及学霸,往往会想到学霸特有的专注和执着。

其实,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曾有过自己的好奇和执念。当孩子表现出愿意深入钻研一项事务时,有多少家长愿意为之付出,并全力呵护?

很多时候,我们不嘲笑孩子异想天开,行为幼稚,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些细节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也许你的孩子也曾和学霸一起经过同样的地方,但你并没有带他停下,让他了解周边的趣事和知识……

也许你的孩子也曾显露出潜在学霸的钻研劲头,然而,没有得到及时挖掘和滋养,最终如流星般消逝……

孩子最初的想法往往幼稚而单纯,但家长若愿意提供支持,良性互动,兴趣就能被不断强化和延展。

孩子体会到了钻研的乐趣,会愿意全身心投入,独立思考和琢磨,并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于是,一步步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越,学霸可以养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