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他們這樣做


這件事他們這樣做


工作人員在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院聯網測試,為駐外員工就醫做好準備

聯網

趙平不用再為哥哥的醫療費發愁了。

趙平和哥哥趙君同是勝利油田職工。一年前,50歲的趙君因顱內壓增高引發腦疝,後經搶救,雖然脫離生命危險,但高額的手術費用和望不到盡頭的後期治療,卻成壓在全家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就在此時,一項關於全國異地住院就醫聯網結算的油田惠民政策給他們帶來曙光。趙君成為油田第一批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的受益者。30萬元治療費出院結算時,不用墊付全部資金,自己只掏了不到8萬元,更讓全家人欣慰的是不用再為是否把哥哥輾轉搬回東營治療的問題而糾結,可以踏踏實實在異地安心治療。

同樣,油田職工張穎華的66歲退休職工父親張中也在北京醫院檢查。他曾去北京就診,由於沒有辦理轉診,光一個門診項目檢查就掏了好幾千元。前不久老人病情加重,準備再次去北京,全國異地住院就醫聯網結算幫助他住院。

相比過去“從外地全額墊付資金後,再跑回來報銷”的繁瑣手續,張穎華覺得,這一政策給異地就醫省去很多麻煩,也讓身在外地的油田職工心裡踏實。

這些實惠都源自2019年,油田醫療保險移交山東省管理,新社保卡的制卡更換工作隨之在油田全面鋪開。從明年開始,中石化勝利油田28萬參保職工將實現全國異地住院就醫聯網結算。

這件事他們這樣做

這件事他們這樣做

社保卡的“前世今生”

勝利油田社保卡最早發放於2004年,當時該卡的異地功能僅限於從異地醫療機構能讀取出用戶的個人信息。

2008年勝利油田更換二代社保卡,功能單一的社保卡變為“一卡通”,導致卡內的標準被修改,從此脫離“國標”。後來,一卡通的功能項目變得越來越多,社保卡的社保功能被逐漸弱化,最終導致這張卡成為一種“特殊”存在。

201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行業、企業社會保險納入地方管理工作的通知》,但由於勝利油田龐大的參保人數超出東營市服務能力,這項工作遲遲沒有進展。

隨著油田外部市場增多以及越來越多的油田退休職工遷移到外地居住養老,加上大家對就醫需求質量的提高,異地就醫成為普遍現象,這張卡愈發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異地就醫需求。

2017年國家推行實施全國異地住院就醫聯網結算,把退休以後異地安置、單位長期駐外以及轉診就醫這三類情況納入其中。政策實施後,勝利油田曾多次向上級部門反映,提出關於開通全國異地住院就醫聯網的意向,得到的答覆都是勝利油田無法實現,原因一是油田醫保是企業自建,沒有接入國家社保專網,二是沒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社保卡,三作為企業不可能有國家行政區劃代碼。也就是說,想要實現聯網不僅要有“高速公路”,還要有“通行卡”和“車牌號”,可是這三樣,當時的勝利油田一樣都沒有。

這件事他們這樣做

終於,變了

10月28日,在東營市西城濟南路最繁華的十字路口,中國建設銀行東營勝利支行大廳工作人員一如既往地忙碌著。幾個月前,這裡就開設了社保卡一站式服務新窗口,為油田職工新醫保卡更換和業務辦理提供服務。

勝利油田社保異地就醫最終邁出重要的一步。

為了滿足職工對異地就醫的需要,勝利油田積極與省裡相關部門對接,通過提交報告以及與中央、省直相關部門溝通,反映職工的迫切需求,努力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油田建起國家社保專網,重新更換國家標準的社保卡,從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申請來國家行政區劃代碼,掃清一切制約油田實現異地住院就醫聯網的障礙。

2018年10月,勝利油田首先在省內實現異地住院就醫聯網結算,職工憑藉身份證就能實現省內異地住院登記和辦理結算;2019年4月,開通零星辦理國標社保卡業務,又在全國實現了異地住院就醫聯網結算。

目前油田社保卡已在全國17個省市實現異地住院就醫聯網結算。


這件事他們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