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親的「他們」

他們,是誰?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醫務人員。他們,來自同一個地方,自貢市一醫院。

他們,為何在康定?在西昌?在合江?因為,他們都在對口支援,默默奉獻自我。他們就是"康定對口支援人":宮吳健、陳旭昇、劉億軍、王關傑、徐立希;"西昌對口支援人"冷蔚、王東、邱濤、劉偉平、溫曉平;"合江對口支援人":舒亞君、魏成明、張暉、譚玉聰。今天,就讓我走進這些對口支援的最親"他鄉人"。

一、康定情緣:他們在康定

最親的“他們”

他,叫宮吳健,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從事各類健康體檢、職業體檢及職業病診斷、職業衛生、放射衛生、職業中毒、職業健康評價等工作15年。他,在康定,對口支援康定市人民醫院體檢科,掛職副院長。

在對口支援之前,他重點打造體檢科體檢大廳,親自制定體檢工作流程及體檢大廳佈局設置,帶領相關科室完成體檢大廳的功能設置、設備調試,體檢大廳正式投入使用,解決了醫院長期以來無體檢大廳的工作侷限。他還指導健康體檢、學生體檢、公務員體檢、徵兵體檢等工作流程、體檢項目選擇、體檢結果和結論的準確性,重點指導對體檢中的風險防控和質量保證。他參與醫院重大事項討論和管理幫扶,為醫院領導班子的醫療管理理念注入新思維、新方法,進一步提高了醫院管理水平。

最親的“他們”

他,叫王關傑,人稱"老王",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從事中醫骨傷和骨傷康復20餘年,擅長中醫藥治療骨科疾患以及骨科疾患的康復治療。他,在康定,對口支援康定市人民醫院骨傷康復科。

他充分結合骨傷康復科現有病種和設備,進行相關骨傷專業、康復治療和儀器使用的理論培訓、臨床實操,切實打開醫療局面,同時讓醫護治一體化和現代康復的理念傳輸給受援單位。他不僅從工作實踐上幫扶開展新技術、規範醫療文書,還從專業素養上幫扶進行論文書寫培訓、職稱提升指導。他親身指導,毫無保留傳授經驗。他利用休息時間將進口設備說明書翻譯成中文,並手把手的教醫生們使用儀器。他親切陪護,耐心細緻與患者交流。

他樹立"傳幫帶"榜樣。他與所帶徒弟冉小峰的對口支援計劃、工作落實、記錄考核等工作受到衛生計生對口支援檢查調研督導組高度評價,督導組號召所有支援人員向他們學習,認真履職盡責,做到精準"傳幫帶",造福受援醫院和當地民眾。他總是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真誠的笑容,樸實的話語,總是讓人感到溫暖。20餘年從醫路,他將醫者天職銘記於心。他用"小針刀"給患者"骨氣",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得到患者信任,贏得同行讚譽。

最親的“他們”

他,叫陳旭昇,副主任醫師,從事醫學影像診療工作30多年。他,在康定,對口支援康定市人民醫院放射科。

他主要對口指導放射科,CT、DR等影像設備的攝片操作、影像診斷。到目前為止,除了日常的業務指導,他還進行了放射遠程指導、理論業務員培、師帶徒、義診、體檢等溝通工作。他一直堅信,"對口支援是一項光榮的任務,是人生一次難得的歷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最親的“他們”

他,叫劉億軍,主治醫師,從事傳染病臨床醫師工作19年。他,在康定,對口支援康定市人民醫院感染科。

他從無到有的建立了康定市人民醫院感染科科室構架、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開展艾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的診療程序及具體管理工作。深入基層下鄉,進行會診與義診,參加傳染病的管理工作。在康定對口支援期間,主要負責收治住院病人並對下級醫師所管病人進行查房,並擔任轉科醫師帶教工作,負責轉科醫師的教學、查房及考核。他精通深靜脈穿刺、人工肝血漿置換、腹水濃縮回輸等各種專業技術的手術。

最親的“他們”

他,叫徐立希,高級經濟師,從事醫院財務管理、人力資源、醫保、紀檢監察及審計等工作25年。他,在康定,對口支援康定市人民醫院財務科、醫保科及審計科。

在康定對口支援期間,他主要指導康定市人民醫院審核2017年度財務會計憑證。他指導清理康定市人民醫院固定資產並上報衛計委獲得衛計委好評,還規範了醫院採購流程與合同管理。他還幫助對口醫院建立審計科,規範財務、醫保管理,受到康定市衛生計生委與醫院領導表揚。

二、邛海邊、瀘山下:他們戀上西昌

最親的“他們”

他,叫冷蔚,普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從事普外科診療工作23年。他,在西昌,對口支援西昌市人民醫院普通外科三和普通外科四2個科室。

他在對口支援期間,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他師帶徒4人,實際指導5人,他對徒弟們面對面授課,將自己的醫學心得和技能傾囊相授。他還積極參與危急重症患者的全員會診,為患者重獲健康盡上自己的一份醫者力量。他帶領團隊完成西昌市人民醫院首例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指導徒弟獨立完成醫院第一例腹腔鏡疝修補術。

最親的“他們”

他,叫王東,腫瘤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從事惡性腫瘤放化療20餘年,對惡性腫瘤綜合治療具有豐富經驗。他,在西昌,對口支援西昌市人民醫院高新腫瘤分院腫瘤科。

他在西昌,通過深入調查瞭解,聽取受援單位意見,根據腫瘤科新成立不久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針對性的對口支援計劃。他協助科室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優化診療流程,通過業務查房,專題講座,遠程指導等各種形式,著力提升醫務人員專業能力,促進腫瘤規範化治療。他利用自己從事放射治療多年的經驗,手把手指導醫生們進行腫瘤靶區勾畫,制定放療計劃,完善放療質控,處理放療毒副反應,積極引導醫生學習惡性腫瘤治療新技術、新進展,灌輸目前先進的腫瘤治療理念,提升放射治療水平。

最親的“他們”

他,叫邱濤,神經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畢業,在讀博士,從事神經內科診療工作14年。他,在西昌,對口支援西昌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他一到醫院就馬不停蹄地開展工作,快速熟悉科室工作內容。他與幫扶徒弟深入交談,"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對徒弟們進行傳幫帶。他幫助其制定科室的五年發展規劃,依據病區擴建的需求,引進人才,解決目前科室人員匱乏的問題。他加強制定科室相關制度,加強醫療質量管理。他將好的經驗,制定成SOP(標準化的工作流程),並不斷PDCA,完善流程。他幫科室制定了強力推進卒中中心建設,逐步發展亞專業的發展策略。他利用自己所學的腦血管介入治療的優勢。積極幫助科室開展腦血管病的介入診治工作。他帶領團隊診治的血吸蟲腦病等少見病,開展了耳石頭復位治療位置性眩暈,並開展XPERT輔助診斷結合性腦膜炎等新技術。工作之餘,凡是對口科室的醫生遇到任何問題,他總是通過各種方式耐心解答,細心幫扶。

最親的“他們”

他,叫劉偉平,檢驗科副主任,副主任檢驗技師,碩士研究生,從事臨床檢驗工作10年。他,在西昌,對口支援西昌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他,為了有重點、有目的地開展"傳幫帶"工作,認真調查了西昌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團隊、科室業務、學科建設、科研教學等方面的基本情況。他毫無保留地跟西昌市醫學檢驗界同仁分享前言知識。他還結合我院15189醫學實驗室認可的管理體會,針對該院檢驗科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科建設、論文寫作方面進行了專題培訓和講座。

最親的“他們”

她,叫溫曉平,主任護師,從事護理工作34年。她,在西昌,對口支援西昌市人民醫院護理部。

她在對口支援期間,對護理部的護理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進行了指導,就如何通過不良事件做質量的項目改進進行了討論;對手術室、ICU 進行了查房,對全院的護理人員進行了《創新思維與護理科研》、《護士職業生涯的規劃》的培訓;按醫院等級評審的標準對護士長進行了指導,為西昌市人民醫院更好地迎接三級乙等醫院的評審做好護理方面相應的協助準備工作。

合江情誼:心合心的情,心合心的誼

最親的“他們”

他,叫魏成明,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從事腫瘤的放化療及靶向治療、姑息治療等綜合治療14年。他,在合江,對口支援合江縣人民醫院腫瘤科。

他在對口支援期間,根據受援科室具體情況,夯實科室基礎管理,以醫療核心制度的落實為基礎,通過具體病例及日常工作中相關問題探討交流的形式,加強對受援科室管理流程的優化和改進,建立科學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受援科室的基礎醫療管理水平。他幫助科室創建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他還結合具體病例參與幫助、指導臨床醫療工作。他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進行醫療核心制度管控、臨床診療示範教學查房、病案討論、疑難危重病例分享、專場講座分享、定期業務學習等。

最親的“他們”

他,叫舒亞君,副主任醫師,從事胸心外科臨床30多年。他,在合江,對口支援合江縣人民醫院心胸外科。

他在對口支援期間,與合江縣人民醫院胸外科的3位醫生結成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開展教學查房、講座和個別輔導相結合。他親身指導胸片的閱讀及胸部CT片分析病情、制定手術方案、疑難病例討論、病例點評、門診及住院病例指導、核心制度落實等。他還指導開展了雙孔及單孔胸腔鏡肺大泡切除術、肺腫瘤楔形切除術、肺癌根治術、食管胃結合部腫瘤根治術等。他對徒弟們的指導"嚴厲"而"溫柔",他是徒弟們眼中可敬、可愛的"舒老師"。他到門診親自坐鎮,他耐心、細心地給予患者恰當又充滿愛心的診療。他是患者眼中總是充滿微笑、親切的"舒醫生"。

最親的“他們”

她,叫張暉,副主任護師,從事護理工作38年,有豐富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及高超的護理技術。她,在合江,對口支援合江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她在對口支援期間,一到受援地,就即刻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心內科護理質控和管理、業務指導、教學、護理查房、操作示範、護理講座,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她的努力下,該科室的護理質量大有提高。疑難、危急重症病人的救治床旁,總能看到她緊張、穿梭的纖瘦身影。在對口支援期間,她對保障醫療安全的絕不打折,對病人生命和健康高度責任感,愛崗敬業的精神,對過硬職業技術和本領的堅守,無一不深深地影響著科室人員。她一直認為奉獻沒有休止符,在奉獻中贏得與病魔的鬥爭,在奉獻中實現我護理事業的成功,用勤勉敬業,熱情和愛心,打造自己閃亮的一生。

最親的“他們”

她,叫譚玉聰,副主任護師,從事手術室護理工作27年。她,在合江,對口支援合江縣人民醫院手術室。

她在對口支援期間,深入科室調研,瞭解受援醫院手術室人員結構、儀器設備和開展手術情況,制定了周密詳盡的工作計劃和目標。她指導手術室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流程及應急預案,開展業務學習查房、操作示範、現場指導、遠程教學、管理幫扶和組團學習等,幫助合江縣人民醫院手術室人員更新觀念,實現手術室護理質控、專科手術配合、儀器設備使用管理等各方面業務的提高。她還推廣應用了《手術室高危患者壓瘡風險評估單》和《手術室目標管理清單》2項新技術,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她的指導下,受援科室的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極大地提升,深受科室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