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洛陽市聚焦7大方向26項重點工作

  日前,我國首部針對營商環境的行政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發佈。全市重點工作推進會也指出,要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堅持把營商環境作為洛陽發展的“命門之穴”,著力強法治、寬准入、優服務,有效解決市場主體的准入、準建、準營問題,以高品質的營商環境提升洛陽競爭力。

優化營商環境 洛陽市聚焦7大方向26項重點工作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我市日前發佈正式文件,將7大方向26項重點工作寫入洛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

  下一步,我市將全面持續推進各項工作,著力破解企業投資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競爭力,加速推進洛陽高質量發展。

在堅決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方面——

●進一步減少社會資本市場準入限制。將外資企業設立等8項審批服務事項列入“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推進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

●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大力開展“百千萬”工程等專項行動。符合相關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地方財政部分貼息創業擔保貸款。

●清理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行為。

●加強誠信政府建設。

在推動外商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方面——

●切實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公平待遇。全面廢止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針對外資設置的准入限制。

●進一步促進外商投資。鼓勵境外企業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落戶洛陽。

●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和推進通關便利化。到2020年年底,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減一半。

●優化企業納稅服務。2020年,一、二、三類企業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分別壓縮至2個、6個、8個工作日。

在持續提升審批服務質量、提高辦事效率方面——

●進一步簡化企業投資審批。2019年在產業集聚區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試行新批工業用地“標準地”制度,探索開展“區域評估”。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市推廣“證照分離”,實施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等。

●方便企業用水、用電、用氣、用暖。2020年,供水、供氣、供暖用戶報裝時間進一步縮短到20個、15個、15個工作日以內。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全容量開放。

●進一步壓減行政許可等事項。

●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推行審批服務“三集中、三到位”“一窗通辦”,並納入績效考核。

●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聚焦不動產登記、企業投資、民生事務等重點領域重點事項,開展攻堅活動。

●推進審批服務便利化。

●深化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改革。

在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方面——

●清理規範經營服務性收費。建立完善我市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動態調整機制,全面推行依清單收費。

●整治政府部門下屬單位、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等亂收費行為。

●落實國家降低涉企保證金和社保費率有關政策,減輕企業負擔。

在大力保護產權、為創業創新營造良好環境方面——

●加快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實施“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的維權援助。

●加快落實各項產權保護措施。抓緊清理不利於產權保護的規章、規範性文件,繼續加大涉產權冤錯案件甄別糾正力度。

在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維護良好市場秩序方面——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高事中事後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創新市場監管方式。積極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等新型監管方式,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

●堅決糾正“一刀切”式執法,規範自由裁量權。

在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提高涉企政策科學化水平方面——

●搭建政企制度化溝通平臺。建立領導幹部聯繫企業制度,幫助解決問題。搭建“互聯網+”溝通平臺,暢通溝通渠道。

●建立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出臺政府重大經濟決策主動向企業家和行業協會、商會問計求策的操作辦法,完善與企業的常態化聯繫機制。(來源:洛陽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