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市中医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的龙世松医生医术很高超,经过近半年的治疗,我的肾功能恢复得很好,真的很感谢他。”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近日

他对龙世松医生赞不绝口

现在他平时自己在家护理

高品质的医疗技术

以人为本的贴心服务

让莫先生非常满意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龙世松最早接触肾病科是在2010年6月,当时科室还未进行学科细分,一个科室要负责收治脑病和肾病两个学科的病人。科班出身的他,刚到科室不久就能够独立完成诊疗工作。病人超早期脑梗塞的诊断及溶栓治疗,脑出血的快速诊断及会诊,脑梗塞恢复期的肢体、语言康复功能训练,脑梗塞后遗症期病人的心理疏导,肾炎的诊断及激素常规治疗,激素冲击治疗,急性肾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慢性肾衰竭一体化治疗......在脑肾内科主治医生紧缺的情况下,他成为了一名“全能医生”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为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2011年9月,龙世松前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肾病专业半年。通过进修学习,龙世松掌握了肾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系统诊疗技术和血液透析技术,让“尿毒症”患者能在家门口就能开展血透治疗。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由于血液透析人群多数已没有肾功能,如果停止血液透析,他们体内的肌酐、尿素氮等“毒素”会不断升高,所以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必须进行定期、规律的血液透析。龙世松带回来的这一门技术,对于肾病患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这也使得市中医医院的血透病人得到大幅增长,肾病诊疗更趋向规范化。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随着医院接诊的肾病病人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需要建立血管通路接受治疗,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学习建立血管通路技术已迫在眉睫。2018年9月,龙世松申请前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进修,专门学习血管通路和动静脉内瘘技术。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据龙世松回忆,在学习动静脉内瘘时对他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需要对很细的血管进修缝合,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不能手抖,手必须有很强的稳定性。第一例内瘘、第二例内瘘、第三例内瘘.....一遍遍的看、一遍遍的讲、一遍遍的练,在积累了三十多例的数量后,他终于练到心不慌、手不抖、心中有术、术前有评,能独立完成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这一次的进修对他来说受益匪浅,通过此次进修,龙世松掌握了内瘘重建术、内瘘桥接术、超声引导下内瘘闭塞PTA术等多项技术。进修回来后他积极开展工作,半年手术累计上百例,解决了患者须转院后才能完成动静脉内瘘的建立的难题,为患者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在肾病内分泌科办公室挂着一块鲜艳锦旗,这块锦旗是今年8月是患者阿英和她家人送给龙世松的,这面锦旗充满着对肾病科医务人员高尚医德、贴心服务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这名患者正是因为龙世松带回来的血管通路技术,让她的尿毒症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接受诊疗,节约了她很多医疗费用和精力。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龙世松说,因为血管通路和动静脉内瘘操作复杂,十分考验医生的技术。以前贺州的尿毒症患者都需要去大城市的医院进行手术,现在市中医医院有了血管通路和动静脉内瘘技术,患者不用跑远门就能接受治疗,让辖区群众切实感受到足不出户看病的便捷、高效与实惠。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肾病内分泌科作为贺州市中医医院一个较为年轻的专科,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建设,已让越来越多的肾病患者选择这里、信任这里。胰岛素泵和血液灌流技术、血透血管通路技术、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血透长期导管置管术等多项技术成为该科室的亮点招牌,技术的不断更新突破,让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2019年上半年,肾病内分泌科门诊就诊人次数、出院人数、血透人次等均比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

优秀医师系列报道 | 意济苍生 心系患者——肾内科龙世松

在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3年来

龙世松从未发生过任何差错事故

未有过患者投诉

他用满腔热忱践行着

“以病人为中心”的承诺

他说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意济苍生苦与痛

心牵患者喜与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