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宁地方习俗之采茶戏的由来

武宁采茶戏,又称“武宁茶戏”,是赣北一个独具风格、影响较大的地方剧种,以武宁为中心,广泛流传于修水、瑞昌、永修、德安、九江、奉新、靖安、铜鼓及湖北省的阳新、通山、大冶、黄梅、武穴等县,深受人们喜爱。

武宁采茶戏最早起源于“茶歌”即“采茶调”。当地人在种茶、锄茶、摘茶、拣茶、制茶、卖茶、喝茶等劳动与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一种“茶文化”,进而产生了一种“采茶歌”。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进士陈奉兹在《浔阳乐》中描写当时九江元宵灯会盛况时写道:“灯火照龙河,鱼龙杂绮罗,偏怜女儿巷,一路采茶歌。”《武宁道光志》里也记载了一首古老的茶歌:“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姐妹双双采,明年姐妹摘谁家。”在武宁一些茶坊里,也流传着《十二月拣茶歌》:“正月拣茶懒纺纱,一心一意去拣茶,心想做件漂白褂,腰中无钱托人赊,以后还钱去卖茶”。由此可见,当时民间“茶歌”风行盛况。这种优美动听“采茶调”(包括民间小调)很自然地成为当时民间灯彩和婚嫁喜庆、祭祀、节日娱乐活动等歌唱部分的内容,特别是民间灯彩,有些是以唱“采茶调”为主的,所以叫做“采茶灯”。与此同时,“采茶调”还被民间艺人用到茶行、茶馆去唱“板曲”,慢慢形成了“唱生”这一职业。当时武宁有很多商人在江西的四大名镇之一的吴城开设茶行,武宁的“唱生”经常到这些茶行去卖唱,并将流传到吴城的早期赣东北采茶戏和万载花灯等带回武宁,促进了武宁采茶戏的发展。

武宁采茶戏严格地区分是四大声腔:北腔、汉腔、叹腔、四平腔,未悉何故一直只用锣鼓伴奏,很具特色。民间艺人因不受丝弦伴奏束缚,在演唱时将民间小调揉合成耍花腔而衍变成“九板十八腔”,九板为摇板、导板、闷板、平板等;十八腔为北腔(茶腔)、汉腔(仙腔)、叹腔、慢四平腔等。它灌注了前辈艺人大量心血而成为丰富多彩的腔调,如上河的罗时春、下河的黎邦纶,以及这两位茶戏老师傅的高徒上河宁茂煌和下河的刘诗笙。艺人们对茶戏腔调的形容是:“北腔叙家常,快板火烧房,二六郑重事,叹腔动哀肠,落魂归地府,花调跳粉墙,夹白补不足,为下先转腔”。

武宁采茶戏,是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风格独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历史悠久,为群众喜闻乐见。它产生于传统农事采茶之中,并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相对完备、固定的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