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繳夠15年,就可以停了?


社保繳夠15年,就可以停了?

前兩天,有個小夥伴問:社保繳夠15年之後剩下的錢拿去做理財,和一直繳到65歲,哪一個更有利?

對於社保繳納的問題大家一直都有各種各樣的疑惑,有的怕不划算,有的是壓力太大,尤其是對於自由職業、失業人員來說,自己要全額繳納社保,負擔就更重了。

所以,有些人就想,是不是可以繳滿15年就可以停了呢?剩下的錢拿去做理財,收益應該也還不錯。

  • 我們先來看,為什麼會有15年這個說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16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就是說,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以上,到退休後,就具備了領取養老金的資格。

但七七卻不建議大家繳到15年就不再繳納社保了。

  • 一來,是因為這個15年,是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

我們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主要來源於兩個賬戶: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完全取決於個人賬戶儲存額,而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就比較複雜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從公式中就可以看出,當地的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這三個是影響基礎養老金的主要因素。

社平工資我們沒有辦法左右,但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就因人而異了,是由自己控制的。

繳納的時間越長,費用越多,退休後可以領到的養老金就越多。

並且,養老金每年都會上漲,同樣的漲幅下,養老金的基數越大的,自然就漲得更多。

多繳多得這件事,還是很公平的。

  • 二來,我們繳納的社保,並不僅僅只有養老保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保障,醫療保險。

要想在退休後,能繼續享受醫療保障,也是有條件的。

普遍要求是,累計繳費年限男性滿25年,女性滿20年,退休後才可以終身享受醫保報銷的待遇。

要是我們退休後只靠養老金過活,顯然是不夠負擔醫療開銷的。雖然醫保報銷範圍有限,但在基礎保障這塊還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來說,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必須一起繳納,不能單獨繳費。當你繳滿15年社保後停繳,領取養老保險的資格達到了,可卻還不能享受醫保待遇。

就算是你繳滿25年社保,達到了繳費年限,退休後可以領養老金,並且可以享受終身醫保待遇,

只要你沒達到退休年齡,斷繳社保,醫保報銷也就跟著停了。

這期間,看病買藥住院花的錢,都需要自己掏腰包。斷繳社保會帶來哪些影響,點擊《社保斷繳後,會有多嚴重?》回顧。

社保交夠15年,只是達到了領取養老金的門檻,這個時候就停繳社保,損失還是蠻大的。有能力的小夥伴,還是儘量多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