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美食來鳳魚,辣而不麻,辣而不燥,值得來來回回pick

無論是古代還是如今,遷徙

一直都是中國比較特殊的一個社會現象,而其中的原因要麼是戰爭自然災害導致的,要麼是因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的。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影響的不僅是當地的生活結構,還有肉眼可見的飲食習慣變化,這種飲食變化直接造就了一個稱呼的出現:江湖菜。

江湖菜是相對於正宗菜而言的一種菜式,因特色,風味,低價,大眾等一系列特點得到了人們的普遍喜愛。從雞鴨魚肉,到山珍魚蝦,江湖菜的菜式可以用不計其數來形容,但今天想說的是跟魚有關的一道江湖菜----來鳳魚

來鳳魚,用來鳳當地生產的魚,配以當地種植的朝天椒和各種調味料烹飪而成,因麻辣鮮香的口味和濃油紅亮的外表,來鳳魚一直被當做重慶江湖菜的鼻祖。不過名字裡雖然佔了一個"鳳",但待遇卻沒有體現"鳳",跟毛血旺,泡椒牛蛙等菜式相比,來鳳魚在一些外地人心裡的存在感簡顯得有些低了,但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今天就好好說說吃的過癮

的來鳳魚。

非遺美食來鳳魚,辣而不麻,辣而不燥,值得來來回回pick

來鳳魚的由來

來鳳魚的名字來源於地名來鳳鎮,鎮上的來鳳驛站跟龍泉驛站、雙鳳驛站、白市驛站一起被稱為成渝古道上的"四大名驛",而且這個地方自古就是盛產魚米的地方,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豐富的美味物產,為來鳳魚的出現奠定了先天的條件基礎。

來鳳魚的由來跟歷史上的"湖廣填四川"有關。清朝康熙年間,四川因為年年戰亂的原因,人口驟減,田地荒蕪,已經不是原來的"天府之國"了,為了恢復生產,巡撫張德地請旨從別處遷人,考慮到四川的重要性,康熙下旨從江西,湖南,湖北,廣東,福建等地遷一部分人到四川,因為生產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人就在來鳳鎮定居了下來。填四川的人多以漁民為主,他們依水而生,與魚為舞,熱情好客,為了照顧不同地區人的口味,在烹飪主要食材魚肉時調料放的比較雜,沒想到大家不僅喜歡上了,還都吃出了自己家鄉的味道,久而久之,來鳳魚就這麼流傳開來。

非遺美食來鳳魚,辣而不麻,辣而不燥,值得來來回回pick

來鳳魚的發展

來鳳魚的發展,離不開中國歷史上兩個重要的時期,一個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個是改革開放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來鳳魚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做法上,由粗糙的烹飪方法逐漸走向精細化。這一改變得益於國民政府遷到重慶,讓這座習慣了寧靜的山城變得熙熙攘攘熱鬧起來,一時間達官貴人社會名流齊聚重慶。來鳳盛產的壁河魚是封建社會的貢品,這一特質讓很多權貴慕名而來,但是在吃上面他們很挑剔,為了迎合這些貴人的需求,爭相獻藝的廚子細中求細,精中求精,煎炸燒炒熘燴等做法統統來一遍,積極促進了來鳳魚由粗變細的烹飪做法。

改革開放時期的來鳳魚,變化主要體現在味道創新上。1984年政府鼓勵農名進城務工經商,一些有經營頭腦的人就地取材,開辦起了專門烹飪"來鳳魚"的餐館,改變了以前單一的局面,但是隨著餐館數量的逐漸增多,競爭也越來越明顯化,為了留住顧客生存下去,商家紛紛使出十八般武藝,創造出各種新的口味,除麻,辣兩種基本味道外,還有甜,鹹,鮮香,外加十多種複合型的味道。

烹飪的精細化,味道的創新化,促使來鳳魚漸漸走出本土,面向全國乃至國際,2016年6月,來鳳魚傳統烹飪技藝被列入重慶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單裡,正式成為一道非遺美食。

非遺美食來鳳魚,辣而不麻,辣而不燥,值得來來回回pick

來鳳麻辣魚的特色

來鳳魚相關的菜品有很多,但其中最值得一說的我認為是

具有代表性的麻辣魚,不僅因為它最接近原始的烹飪技藝,還因為它是我唯一吃過的。

來鳳麻辣魚的做法頗有粗獷豪放之風,魚塊切的又大又厚,在一盆紅亮誘人的調料裡顯得格外晶瑩剔透;

相關的調料用量多且足,再加上配菜的種類很少,看起來頗為誇張的一大盆,除了調料就是魚肉,跟現在市場上的一些麻辣菜餚比起來,來鳳麻辣魚經濟又實惠;

重慶的菜餚最大的特點我覺得是辣而不麻,辣而不燥,來鳳麻辣魚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入口的魚肉吃起來鮮辣細滑,辣的巴適,讓人直呼過癮。

非遺美食來鳳魚,辣而不麻,辣而不燥,值得來來回回pick

一條魚,能被端到餐桌上成為一個地方的代表名菜,能讓人們趨之若鶩地去品嚐,能讓人們按照舌尖上的記憶去尋找,這應該就是食物的魅力,烹飪的魔力,來鳳魚,有機會我還要去吃你的,等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